被診斷為冠心病,還能運動嗎?

被診斷為冠心病後,很多人因擔心“運動會引起心臟病發作”而不敢運動。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醫生是鼓勵冠心病患者適當運動的,甚至做過介入或搭橋手術者都可以運動。

為何要運動?

適當運動可以從多方面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因冠心病再次住院或死亡的風險,提高生活質量。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死亡風險下降約 1/3[1]

一方面,運動有助於抑制炎症從而穩定冠狀動脈中的粥樣斑塊,促進心臟的側支迴圈建立,改善心功能。另一方面,運動還有助於控制血壓,降低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即常說的“好”膽固醇)水平,並利於血糖控制、降低進展為 2 型糖尿病的風險。

反之,長期不運動可能使得血壓、血糖、血脂難以控制,心肺功能得不到良好鍛鍊,不利於心臟功能的保護與恢復。甚至有證據顯示,缺乏運動可能增加心動過速、體位性低血壓(突然從平躺姿勢站立或者長時間站立引起的低血壓)和栓塞(血栓從血管壁脫落,隨血流執行阻塞血管)的風險[1]

怎樣運動?

先評估,再運動

準備運動前,先諮詢有經驗的心血管醫生,請醫生幫助評估運動風險,推薦適合的運動方案和方法。一般來說,醫生會告知適合做哪些運動、要避免哪些運動、每週運動幾次、每次運動多長時間等(可參考下表)[1]

冠心病患者運動頻率、強度、時間和型別的要求
運動頻率每週多數時間保持活動(至少每週活動 3 天,最好每週 5~7 天),逐漸增加頻度。
運動強度

達到目標心率[最低目標心率=(220-年齡)×0.5,最高目標心率=(220-年齡)×0.7]:

呼吸加快,還能說話,但不能再唱歌;

如果還能唱歌,就要加快速度;

如果喘氣、說話吃力,就要減慢速度。

隨著規律運動,運動時心率加快的次數減少,這時要增加運動量以達到目標心率。

運動時間

至少運動 10 分鐘,逐漸增加到 20~60 分鐘,每週總運動時間達到目標。

運動型別

動用大塊肌肉群的運動,如走路、騎車和游泳。

持續 10 分鐘或更長時間,例如快步走。

運動前,先預熱

運動前,先進行 5~10 分鐘的準備活動,然後按照預定方案開始運動。最後,再進行 5~10 分鐘的放鬆活動。

量力而行,留心症狀

運動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自己的狀態。運動量需適度,可參考下表逐漸增加運動量,不要突然大量運動。

冠心病患者逐漸增加運動量的方案
開始運動時間(周)最短運動時間(分鐘)次數/天運動
15~102慢走
210~152正常速度走路
315~202正常速度走路
420~251~2正常速度/大踏步走
525~301~2正常速度/大踏步走
6301~2正常速度/大踏步走

如果出現胸悶憋氣、心跳紊亂、頭暈、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要立即休息。如果肌肉痠疼、乏力等症狀持續不緩解,也要休息。上述不適症狀較嚴重時,需要立即就醫。

總而言之,冠心病患者要運動,而且要會運動,建議諮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合理運動。(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易鐵慈醫生參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