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症狀上區分流感和感冒?

如果早晨起來打噴嚏、咳嗽、渾身痛、發燒、沒力氣,怎麼知道這些症狀是感冒還是流感(即流行性感冒)呢?

瞭解流感和感冒症狀的區別很重要,感冒是比流感更輕微的呼吸道疾病。感冒的症狀會讓人難受幾天,而流感的症狀則會持續幾天到幾周。流感還可能導致肺炎和住院等嚴重健康問題。

常見的感冒症狀有哪些?

感冒通常從咽喉痛開始,這個症狀一般會在一到兩天後消失,然後出現鼻塞、流鼻涕這些鼻部症狀,第四天或第五天出現咳嗽。發燒在成人中不常見,但可能會出現低燒。兒童感冒更容易發燒。

感冒後最初幾天流清水鼻涕,然後鼻涕質地變稠,顏色加深。深色鼻腔分泌物也很正常,這一般不是鼻竇感染等細菌感染的症狀。

數百種不同的感冒病毒可能造成感冒症狀。

感冒症狀會持續多久?

感冒症狀一般會持續一週左右,感冒症狀出現的前三天,具有傳染性,也就是說患者會把感冒傳染給別人,所以最好待在家裡多休息。

如果感冒症狀持續一週不見好轉,可能是細菌感染,也就是說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

有人可能會把感冒症狀誤認為是過敏性鼻炎(花粉病)或鼻竇感染。如果感冒症狀發作很快,並且能在一週後緩解,一般就是感冒不是過敏。如果感冒症狀一週後不見好轉,要諮詢醫生,看是否是過敏或鼻竇炎。

常見的流感症狀有哪些?

流感症狀通常比感冒症狀更嚴重,發作也更快。流感症狀包括咽喉痛、發熱、頭痛、肌肉痠痛、鼻塞和咳嗽。豬流感還會引發嘔吐和腹瀉。

大部分流感症狀能在二到五天內逐漸緩解,但持續一週或以上的情況也並非沒有。肺炎是流感的常見併發症,尤其常見於年輕人、老年人、肺病或心臟病患者。如果出現氣促症狀,要諮詢醫生。肺炎另一個常見症狀是退燒後一兩天後再次發燒。

像感冒病毒一樣,流感病毒也是從鼻子、眼睛、嘴巴等黏膜進入人體的,每次用手接觸這些地方,都可能讓自己感染流感病毒,因此勤洗手保持雙手清潔對預防流感和病毒感染非常重要。

是流感症狀還是感冒症狀?

如何判斷是流感還是感冒?很多專家建議量體溫。流感經常會出現感冒常見的鼻塞、咳嗽、疼痛和精神萎靡症狀,但普通感冒很少出現超過 38.3℃ 的發燒。如果是流感,患者很可能在感染流感病毒之初就出現發燒,感覺非常不舒服。身體和肌肉痠痛也更常見於流感。以下表格有助於區分感冒和流感。

症狀感冒流感
發燒有時,一般是低燒常見,高燒(38.3~39.0℃,偶爾會更高,特別是幼兒),持續 3~4 天
頭疼偶見多見
全身痛輕度常見,一般是重度
疲勞、無力有時常見,可持續 2~3 周
極度疲勞未見常見,發病之初
鼻塞多見有時
打噴嚏常見有時
咽喉痛多見有時
胸悶、咳嗽輕度到重度,乾咳多見,可發展成重度
併發症鼻竇堵塞、中耳感染鼻竇炎、支氣管炎、耳道感染、肺炎,可危及生命
預防勤洗手,避免與感冒患者親密接觸勤洗手,避免與流感患者親密接觸,每年接種疫苗
治療減充血劑、止痛劑/退燒劑減充血劑、止痛劑和退燒劑可使用非處方藥;不得給幼兒服用非處方咳嗽和感冒藥;某些情況下可使用處方抗病毒藥;諮詢醫生更多治療相關資訊。

一般情況下,可以根據發病時間判斷是感冒還是流感,一般流感季是在秋天至次年春天。

出現哪些症狀時要諮詢醫生?

如果已經有流感或感冒症狀,出現以下嚴重情況時一定要諮詢醫生:

  • 持續性發燒:發燒持續超過三天可能是其他細菌感染,應接受治療。
  • 吞嚥疼痛:雖然感冒或流感引發的咽喉痛也會有稍微不適,但重度疼痛可能是鏈球菌性咽喉炎,需要就醫治療。
  • 持續性咳嗽:咳嗽持續兩週或三週不緩解,可能是支氣管炎,需要抗生素治療。後鼻滴注或鼻竇炎也可能導致持續性咳嗽。另外,哮喘也是持續性咳嗽的一個原因。
  • 持續性鼻塞和頭痛:感冒和流感導致鼻竇通道充血堵塞時,可能導致鼻竇感染(鼻竇炎)。如果有眼周和臉周疼痛感伴流膿鼻涕超過一週,可能是細菌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而大部分鼻竇感染都不需要抗生素治療。

某些情況下,患者可能需要緊急醫療救助,對成人來說,緊急情況包括以下:

  • 重度胸痛;
  • 重度咳嗽;
  • 氣促;
  • 頭暈;
  • 意識模糊;
  • 持續性嘔吐。

對兒童來說,出現以下症狀也需要急救:

  • 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
  • 膚色發紫;
  • 不能喝足夠的水;
  • 嗜睡,不能正常反應;
  • 極度暴躁或不安;
  • 症狀持續不緩解,並出現惡化;
  • 發燒伴皮疹。

流感或感冒能不能預防?

預防感冒和流感最重要的方法是勤洗手,用溫肥皂水雙手揉搓 20 秒後洗手能洗掉手上的病菌。

除了洗手預防流感或感冒外,還可以通過接種流感疫苗預防季節性流感。季節性流感的高發期一般在十二月末至次年三月。接種流感疫苗兩週後,身體產生抗體,能防禦流感。兒童第一次接種疫苗需要接種兩劑,中間間隔一個月。

接觸有症狀的流感患者後,服用抗病毒藥物也能預防流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