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為什麼“喘息”如影隨形?

人體要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需要源源不斷的氧氣,同時將“廢氣”——二氧化碳排出體外,這個過程是一刻不停的。

當人體獲得的氧氣不足時,主觀上就會感到憋氣,人體會試圖增加呼吸的頻率、呼吸的深度來改善憋氣的感受。“喘憋”就是對這一症狀的描述。

心、肺是兩個器官,心衰的患者為什麼會喘呢?

要理解這一問題,需要先了解心肺的血液迴圈。包括以下步驟:

  1. 血液流經全身各組織後,變成缺乏氧氣、富含二氧化碳的“靜脈血”,經由靜脈系統“逐級回收”到上、下腔靜脈(人體最大的靜脈),最終迴流至右心房,然後進入右心室。
  2. 右心室將靜脈血泵入肺內,血液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獲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轉變成富含氧氣的“動脈血”。
  3. “動脈血”經肺靜脈流至左心房,繼而進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縮,將這些血液“泵”入主動脈,並經由主動脈的逐級分支輸送至全身。
  4. 全身的組織經由血液獲取氧氣後,進行代謝,產生二氧化碳,“動脈血”又變成了缺乏氧氣、富含二氧化碳的“靜脈血”。

上述環節周而復始,構成了人體的兩套協調並行的血液迴圈系統:體迴圈和肺迴圈。

當發生心衰時,左心室射血功能減弱,每次射血後,都會有很多血液殘留在心室內,心室內的殘餘血量增加,繼而左心房的血量也會增加,心房內的壓力會增高,與心房相連通的肺靜脈壓力也增高。這就導致心房上游肺內的血液無法正常流向心臟,引起肺淤血,甚至肺水腫。打個比方,就像海底隧道施工,如果排水泵損壞、功率不足,便無法將隧道內的水有效排出,水慢慢越積越多,空氣越來越少。

人體進行氧氣交換的部位主要在肺泡,正常情況下,肺泡與包在肺泡上的毛細血管貼靠得非常緊密,肺泡中的氧氣擴散到血管內的距離非常近。肺淤血、肺水腫時,毛細血管內的水分就會“跑”到肺泡周圍,這樣,隔著水進行氣體交換的距離就大大增加了。肺泡中的氧氣很難交換到血液中來,血液在流經肺泡的有限時間內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血中氧濃度降低,就會通過人體調節系統刺激呼吸中樞,加快並用力喘氣。同時,缺氧會給人胸悶、憋氣的感覺。從而導致了患者常說的“喘”、“憋”兩個症狀。

心衰患者睡覺時經常憋醒,需要坐起來、垂下雙腿才會減輕。這是因為人體平躺後,迴流到心臟的血液量明顯增加,直接增加了肺內的血液量。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降低,不能充分地向身體的其他部位泵出血液,導致左心房壓力增高,血液淤積在肺部,如上述過程,造成缺氧。呼吸困難、不能平臥是心衰引起肺水腫的主要症狀。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李延醫生參與本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