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是怎樣“蛀”成的?

牙齒是怎麼構成的?

首先來認識一下我們的牙齒。從外形上看,每顆牙都可以分為牙冠、牙頸和牙根,通俗地說,牙冠就是我們從口腔裡可以看到的牙齒部分,牙根就是被埋在牙齦裡無法看到的部分,至於“頸”,顧名思義,是牙冠與牙根的連線部分。

那麼,牙齒是由什麼組成的?覆蓋在牙冠最外層的叫“牙釉質”,這可是牙齒乃至整個人體中最堅硬的組織了,是白色半透明狀。牙釉質到底有多硬?大家都知道,石英是自然界硬度位列前幾位的礦石,牙釉質的硬度就堪比石英,是牙齒能夠耐受長期咀嚼磨損的主要“功臣”。完全成熟的牙釉質中,有機物的含量僅佔 4%,而無機物含量達 96%,其中絕大多數為鈣,這表示,牙釉質的成分非常穩定、代謝緩慢並且很堅固。同牙釉質一樣位於牙齒最表層、但覆蓋在牙根部位的硬組織,被稱為“牙骨質”,顏色較黃。牙齒的主體叫做“牙本質”,位於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硬度就不及牙釉質了。牙本質裡面有一個腔,容納著“牙髓”,位於牙齒最中心的部分,也是牙齒中最柔軟的組織。

正常情況下,牙齒處於脫礦-再礦化的平衡,維持著其硬度。打個比方,記得小學課本里那道水池注水和放水的數學題嗎,注水和放水的速度一致時水池裡的水才能保持在穩定的水平。同樣,脫礦就是牙齒的鈣、磷等離子溶出,相當於給牙齒“放水”,當唾液中這些離子重新沉積在牙齒時,相當於給牙齒“注水”,也就是再礦化。正常牙齒就是處在這樣的“注水”與“放水”的平衡的。

最堅硬的組織,怎樣被“攻陷”?

有人體最堅硬的組織牙釉質保護,牙齒怎麼就會被齲壞呢?細菌也是很聰明的,專挑最容易下手的牙齒生長環境入手。前面提到的牙齒脫礦和再礦化過程是受到口腔內環境影響的。當進食甜、酸食物後,口腔內的環境偏酸性,此時牙齒會發生脫礦,隨著唾液等沖刷、緩衝,口腔內環境的酸性減弱,鈣、磷等重新沉積在牙齒,發生再礦化。

口腔中的細菌躲藏在牙菌斑和牙石中,會利用食物中的糖發酵產酸。當口腔積存的細菌產生的酸多到一定程度,持續改變口腔內環境,牙齒脫礦-再礦化的動態平衡就被打亂了,“放水”速度超過了“注水”,牙釉質硬度逐漸降低,就這樣被齲壞了。總結一下,齲齒就是牙釉質脫礦-再礦化失衡的結果。

齲齒,千萬不可放任

最外層堅硬組織一旦被破壞,細菌就會在牙齒深部大肆破壞。被齲壞的牙齒,硬組織會逐漸發生顏色、形態和質地的改變。早期通常沒有疼痛等不適感覺,可能僅限於在醫生檢查時發現牙面上有黑點或白斑。如果放任其進一步發展,齲洞就會越來越大,遇到酸、甜、冷、熱等刺激時會感到疼痛,嚴重時疼痛會更加明顯。繼續發展下去,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牙齒會變成“殘垣斷壁”,甚至整顆牙齒都不保了。

記住,齲齒是在以細菌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對牙齒的慢性、進行性破壞。細菌是貪婪的,它們看中的可不僅僅是一顆牙齒哦!做好牙齒清潔、注意飲食營養、使用含氟牙膏、定期口腔檢查,齲齒是可以被預防和控制的。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