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治療,有哪些新進展?

時至今日,抑鬱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仍不清楚,這使得治療藥物的開發上,大都基於一些發病機制的“假說”,而沒辦法真正“除掉病根”。而且,抗抑鬱藥還存在不少副作用,很多患者因無法耐受而私自減量、停藥,無法獲得規範化治療。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新的治療手段,本文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近年來比較熱門的抑鬱症治療新進展。

藥物治療新進展

近幾年,在抗抑鬱藥物研發領域最受關注的,是一種毒品成分——氯胺酮。

氯胺酮是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也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全身麻醉藥。2000 年,科學家首次對其進行了臨床試驗,發現靜脈注射後 24 小時內,即可改善抑鬱症狀,遠快於普通抗抑鬱藥的起效時間(1-2 周)[1]

2014 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批准測試氯胺酮衍生藥,用於治療抑鬱症的臨床研究。研究發現,氯胺酮的抗抑鬱機制,主要是調節大腦內一種叫“穀氨酸”的物質的受體功能,而重度抑鬱症患者腦內的穀氨酸代謝一般存在異常。

氯胺酮治療抑鬱症起效快、作用持續,對難治性抑鬱症和“抑鬱共病”(即同時存在其他疾病)的效果好,上演了一場“K 粉‘從良’記”。不過,氯胺酮使用中的安全問題也需要重視。

研究表明,小劑量短期使用氯胺酮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影響[2][3]。2019 年 3 月,艾氯胺酮獲得美國 FDA 批准,用於治療成年難治性抑鬱症,但國內尚未批准上市。考慮到可能出現的藥物濫用問題,氯胺酮在國內的臨床應用仍然具有較大難度。

受氯胺酮成功的影響,其他作用於穀氨酸能受體或 γ-氨基丁酸受體(也是一種和抑鬱症密切相關的神經物質)的快速起效抗抑鬱藥也得到“青睞”。

  • 代號為“AV-101”(4-Chlorokynurenine)的試驗藥物表現出類似氯胺酮的抗抑鬱效果,且沒有氯胺酮的不良反應,目前處於 2 期臨床研究階段[4]
  • γ-氨基丁酸(GABA)受體的調節劑孕烯醇酮(brexanolone)已被美國 FDA 批准為產後抑鬱症治療用藥,但價格十分昂貴,每次治療價格高達 2萬~3.5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13.3萬~23.5 萬元)[5]

心理治療新進展

近年來,對抑鬱症心理治療的探索很多。目前,循證依據較充足、《中國抑鬱障礙防治指南》優先推薦的是認知行為治療(CBT)和人際心理治療(IPT)[6]

基於 CBT,又發展出了網路 CBT(iCBT),即通過網路課程進行 CBT 治療。iCBT 被證明也有緩解抑鬱症狀的作用,但與 CBT 相比療效如何還不明確。

研究認為,iCBT 具有便於獲取、減少花費、降低病恥感等優勢,但也存在一些風險,例如:缺少面對面接觸可能影響治療師對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判斷。而且,iCBT 提供的是普適性的治療課程,無法做到像“面對面”CBT 治療那樣,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調整[7]。同樣,網路 IPT 也具有上述優勢和風險[8]

物理治療新進展

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起步於 20 世紀 80 年代,是一種無創的治療方法,能通過電流感應刺激區域性神經元,適當增加其活性程度,從而起到抗抑鬱作用。但 rTMS 治療抑鬱症效果有限,多用於輔助治療,主要原因可能與頭皮定位偏差,導致不能準確刺激目標腦區有關,且如何選取定位也有爭議。

近期的研究發現,使用 MRI 輔助定位可提高 rTMS 療效。有學者提出,根據不同的症狀群,選擇相應的神經環路進行刺激,也可提高其療效[9][10]。例如,若患者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快感缺失、精神運動性遲滯等症狀,可能是“獎賞神經環路”出了問題,就可以嘗試用 MRI 定位到腹側紋狀體/伏隔核、內側前額葉皮質等部位,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此外,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和經顱交流電刺激(tACS),也已被證明具有改善抑鬱症狀的作用[11][12],但在國內應用較少。

一文讀懂:經顱磁刺激治療

康復及其他治療新進展

1.運動康復

早在 20 世紀初,就有人對運動與情緒的關係展開了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可以使人獲得更好的心情,對抑鬱症患者可能存在益處。

近年來研究表明,運動治療不僅可以改善抑鬱情緒,促進康復,還能預防抑鬱症的發生。國外的一些指南,如加拿大情緒和焦慮治療網路(CANMAT)、美國醫師協會(ACP)和美國心理學會(APA)、英國國家健康與臨床優化研究院 (NICE)的指南等,都將運動治療作為輕、中度抑鬱症的 1 級推薦方案之一。

但目前還缺乏一套完善的運動治療干預體系,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對運動的需求不一,研究結論也並不一致,科學的運動處方仍有待進一步研究[13]

2.補充益生菌

在《早期識別與診斷新進展》一文中,我們曾提到,腸道微生物可能在抑鬱症的發生中起作用。基於該假說,益生菌在抗抑鬱治療中的作用也得到了研究。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口服補充益生菌(如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可有效緩解抑鬱症狀,且對健康人群抑鬱情緒的緩解有益處。但研究也表明,益生菌只對 60 歲以下人群有效,對 65 歲以上人群則收效甚微[14]。目前,口服益生菌在抑鬱症的臨床治療中並未廣泛使用,其與抗抑鬱藥物的療效比較也尚不明確。

此外,一些營養補充劑,如乙醯左旋肉鹼,也被證明可緩解抑鬱症狀,但其治療效果仍需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研究證實[15][16]

抑鬱症的早期識別與診斷,有哪些新進展?

延伸閱讀:抑鬱症的預後評估,有何新進展?

目前已有一些潛在的標記物,如海馬體積、前扣帶回神經元活動、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水平、外周免疫因子、共病情況等,被認為與抗抑鬱治療的結果相關,但這些指標能否整合用於臨床治療策略選擇,仍有待進一步研究[17][18]

藥物基因組學檢測,是目前能較準確預測抗抑鬱藥物效果的方法。有研究通過機器學習的方法,建立了抗抑鬱藥物療效的預測模型,得到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約66%~77% [19]。目前,藥物基因組學的檢測已經用於臨床,尤其是對抗抑鬱藥產生反應不良的人群中。但由於這一檢測方法尚未進入醫保範圍,因此應用受限。隨著基因組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藥物基因組學檢測有望成為預測抗抑鬱藥療效的重要途徑。

共同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理醫學科醫生  吳佳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