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黏膜腫脹: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鼻黏膜表面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當這些毛細血管受到感染、過敏等刺激因素時,就會迅速地擴張,從而導致鼻黏膜腫脹(nasal mucosa swelling)。另外,鼻腔黏膜腫脹會引起許多併發症,如流鼻涕、鼻塞等症狀。

  • 引起鼻黏膜腫脹的原因有很多,絕大多數由感冒、鼻部過敏、鼻部感染引起。同時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等也會引起鼻黏膜腫脹。常常用手摳鼻子也會致使鼻黏膜腫脹。此外,許多月經前期的女性因雌激素水平升高,也會出現鼻黏膜腫脹。
  • 當鼻黏膜的血管網遭到刺激、傳染等因素時,會快速擴大,從而致使鼻塞。同時,嗅覺會顯著減退,說話的聲音低悶。感染時還會出現鼻涕增多的症狀。若不積極治療,患者的鼻黏膜腫脹會加重,可使患者產生嚴重的呼吸困難、頭痛、頭暈、發熱、鼻涕變多、鼻涕中帶血等症狀,甚至會引起癌變。患者還會出現焦慮、抑鬱等異常情緒,從而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及生活。如果積極地對症治療,則恢復良好。
  • 當患者有長期持續性鼻塞,同時伴有鼻部疼痛、嗅覺減退、頭痛、失眠等症狀,需要及時就醫。需要做血常規、血清特異性IgE檢測、鼻腔分泌物細菌培養、鼻內鏡檢查、CT等檢查。
  • 常用藥物來治療鼻黏膜腫脹,包括減充血劑(如偽麻黃鹼)、抗組胺藥(如阿伐斯汀)、抗感染藥(如青黴素)等,可以緩解鼻黏膜腫脹、鼻塞、流鼻涕等症狀。
  • 平常要加強鍛鍊,多進行一些體育活動來提升免疫力。注重保暖,以避免因傷風引發鼻炎。可用鹽水清洗鼻腔,能夠帶走鼻腔表面的細菌等。

何時就醫?

大多數症狀較輕的鼻黏膜腫脹並不嚴重,但如果嚴重的鼻黏膜腫脹並伴發下列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呼吸困難
  • 鼻癢、不停地打噴嚏
  • 味覺、嗅覺明顯降低
  • 一直流鼻涕、流膿涕
  • 存在鼻部出血
  • 劇烈的頭痛
  • 發熱
  • 頭昏
  • 精神不佳,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來,且注意力不集中

就診科室

  • 耳鼻喉科
  • 呼吸內科:若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請到呼吸內科就診。

就醫前準備

就醫前,請準備好既往病史資料及用藥資訊,並認真思考和回答下列問題,這些資訊有助醫生準確、快速的判斷病情:

  • 鼻黏膜腫脹是在什麼時候發現的?持續了多久?
  • 是否是第一次出現該症狀?如若不是,第一次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是否曾經接受過治療(包括服用的藥物和接受的手術)?效果怎麼樣?
  • 是否有鼻塞、頭痛、流鼻涕、鼻癢、打噴嚏等其他症狀?
  • 平常生活的環境怎麼樣?
  • 有過鼻外傷史嗎?
  • 家族中是否有成員有類似的症狀或遺傳病史?

常用檢查

醫生通常採取以下方法來診斷鼻黏膜腫脹,並明確鼻黏膜腫脹的原因:

  • 問診:醫生會詢問患者的病史、症狀以及使用的處方和非處方藥物等資訊,以此作為疾病診斷的輔助依據。
  • 體格檢查:醫生通常會觀察患者鼻部形態,以及患者的精神狀態是否異常。然後會觸碰患者的鼻部表面,來判斷是否有壓痛。
  • 鼻內鏡檢查:可以觀察到鼻內部的情況,有助於醫生判斷腫脹的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異常情況。
  • 鼻分泌物培養:鼻分泌物培養有助於查明鼻黏膜腫脹的原因,例如是否有細菌、病毒感染。
  • 血清特異性IgE檢測:醫生會抽取患者的血液做免疫學檢測,以此來輔助判斷導致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
  • 血常規:可檢測出機體是否存在細菌感染,有助於醫生初步診斷病因。
  • CT檢查:CT具備較高的解析度,是診斷慢性鼻炎、鼻竇炎的重要指標。有助於明確病變範圍。
  • X線檢查:可以幫助顯示病變的形態,以評估鼻內炎症程度。

治療原則/方法

對於鼻黏膜腫脹,醫生可能採取下列治療方法:

  • 積極治療原發病:針對引起鼻黏膜腫脹的原發病進行治療。
  • 藥物治療:

(1)減充血劑:常用的藥物有偽麻黃鹼、萘甲唑啉、賽洛唑啉等,可使鼻黏膜血管收縮,緩解鼻塞、鼻黏膜充血腫脹。

(2)抗組胺藥:一些抗組胺的藥物有抗炎的作用,常用的藥物有阿伐斯汀、苯海拉明等,對治療鼻癢、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狀有效。

(3)抗感染藥:可用青黴素、氨苄西林等抗菌藥物來控制感染。

  • 手術治療:一些因鼻外傷導致的鼻黏膜腫脹的患者,可採用手術治療。

家庭治療

輕微的鼻黏膜腫脹症狀可能無需治療,可以在家採取下列措施進行緩解:

  • 鹽水沖洗鼻腔:用鹽水沖洗鼻腔的方法有很多,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條件來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方法。患者可以用本身的鼻腔來吸入鹽水,也可以用洗鼻器進行洗灌。該方法可以使粘液變稀,減輕腫脹,並能帶走一些細菌。
  • 香薰蒸汽浴:可以使用香薰蒸汽浴或淋浴開啟鼻竇。為此,只需要將幾滴精油如茶樹油,倒入一碗熱水中,然後再進行按摩、蒸汽吸入。可以緩解鼻黏膜腫脹,還具有抗菌的功效。

常見原因

引發鼻黏膜腫脹的原因有很多。傷風、鼻部過敏、感染是最主要的病理原因。另外,經常用手摳鼻孔也可引起鼻黏膜腫脹。一些常見的原因如下:

  • 普通感冒
  • 流感:當病毒侵入鼻子的內部黏膜時,就會出現流感症狀
  • 感染性疾病:

(1)急性鼻炎

(2)急性鼻竇炎

(3)慢性鼻炎

(4)慢性鼻竇炎

  • 鼻部過敏:過敏性鼻炎
  • 藥物性鼻炎:過度利用鼻充血噴霧劑等藥物,會引起鼻黏膜腫脹
  • 外傷:鼻骨骨折
  • 鼻腔腫瘤:

(1)鼻腔NK細胞淋巴瘤

(2)鼻腔T細胞淋巴瘤

(3)非癌性腫瘤

  • 月經前期
  • 妊娠晚期
  • 其他原因:鼻黏膜腫脹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環境刺激性(如經常挖鼻孔)、腺樣體腫大等

發生機制

鼻黏膜腫脹的發生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感染及過敏引起的炎性反應:當鼻黏膜接觸到某些過敏原(如黴菌、灰塵、花粉等),或者病毒、細菌侵入鼻黏膜細胞時,人體會通過釋放組胺等物質,對這些刺激因素作出反應,從而導致鼻黏膜腫脹。
  • 藥物的過分利用:過分利用鼻充血噴霧劑等藥物,會導致藥物性鼻炎,從而出現鼻黏膜腫脹。
  • 內分泌改變:女性在月經前期雌激素水平達到峰值,在雌激素的影響下,使鼻黏膜的反應性升高,從而使鼻黏膜腫脹。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鼻黏膜腫脹:

  • 感冒
  • 流感
  • 急性鼻炎
  • 急性鼻竇炎
  • 慢性鼻炎
  • 慢性鼻竇炎
  • 過敏性鼻炎
  • 有經常挖鼻孔習慣的人群
  • 鼻腔有非癌性腫瘤
  • 過量的使用鼻充血噴霧劑等藥物
  • 有鼻部外傷史的人群
  • 月經期前或妊娠晚期的女性
  • 不注意保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鼻黏膜上的血管網擴張、腫脹。

感冒後,鼻腔會而產生較多的粘液性或膿性物質,導致流鼻涕。感染後鼻腔黏膜的血管發生腫脹也會導致鼻腔阻塞,鼻塞後患者會感到非常難受,鼻子會透不過氣,因此常用嘴呼吸;同時嗅覺會出現減退,對各種氣味極不敏感。患者說話的聲音變得低悶。

嚴重時,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頭痛、頭暈、發燒等症狀。有些患者還會出現焦灼、抑鬱等異常情緒,從而影響正常的工作及生活。

伴隨症狀

不同原因導致的鼻黏膜腫脹會伴有相應的其他症狀:

  • 鼻黏膜腫脹伴流鼻涕、鼻塞:常見於感冒、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等。
  • 鼻黏膜腫脹伴鼻癢、噴嚏:多見於感冒、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炎等。
  • 鼻黏膜腫脹伴發熱:多見於流感。
  • 鼻黏膜腫脹伴頭痛:常見於急性鼻竇炎。
  • 鼻黏膜腫脹伴鼻腔出血、疼痛:可見於鼻骨骨折、頻繁地挖鼻孔。
  • 鼻黏膜腫脹伴嗅覺減退:見於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等。

日常護理

  • 手術後的患者注意不要用力擦鼻子,或頻繁摳鼻孔。
  • 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要勤打掃房間,注意衛生,避免接觸花粉、塵蟎等過敏原。
  • 注意飲食,要清淡飲食,避免吃辣椒、火鍋等辛辣的食物。
  • 多喝水,有助於滋潤鼻黏膜。

預防措施

  • 改掉經常挖鼻孔的習慣。
  • 保持充實的睡眠,同時要戒菸、戒酒,以減少菸酒對鼻腔黏膜的刺激
  • 注意保暖,天氣變冷時注意加衣服,防止出現感冒引起鼻炎。
  • 保持身邊周圍生活環境空氣的清潔,避免接觸灰塵、花粉等過敏原。
  • 可以通過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加強鍛鍊,提高身體素質以及免疫力。通過運動,可以使血液迴圈得到改善。
  • 防止因氣溫降低對鼻內黏膜的刺激,適當的時侯要注意戴上口罩。
  • 沐浴後儘量擦乾頭髮再睡覺,防止發生感冒。
  • 用鹽水沖洗鼻腔,能夠很好的防治鼻炎。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