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化腺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低分化腺癌是指來自腺上皮、有腺樣結構或黏液分泌功能的低分化惡性腫瘤,多見於胃腸、肺、乳腺、膽嚢、子宮體等處。相對於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來說,由於其癌細胞分化程度更低,具有更強的轉移和增殖能力,因此惡性程度較高,治療後效果較差。

  • 在胃癌中,低分化腺癌佔比高達 50%,肺、乳腺等器官,低分化腺癌在腺癌中所佔比例呈現增加的趨勢。
  • 低分化腺癌最主要的病因是環境因素(如長期接觸化學汙染、電離輻射等)、內分泌紊亂等機體因素、遺傳因素。長期接觸化學汙染、電離輻射、細菌、病毒的人群,居住在環境嚴重汙染地區的人群,吸菸酗酒的人群和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群,更易患該疾病。
  • 極度消瘦、面色萎黃、疲乏無力,是所有低分化腺癌患者共有的症狀。不同部位的低分化腺癌還會伴有不同的臨床症狀,主要包括原發腫瘤病灶的症狀和轉移症狀。如肺部低分化腺癌,患者還會出現刺激性乾咳、胸悶、氣短、咯血等;肝臟的低分化腺癌,患者還會出現噁心、嘔吐、肝區疼痛等;轉移症狀包括高血壓、眩暈等。
  • 低分化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為切除原發灶。治療關鍵點為:腺癌呈浸潤性生長,腫瘤細胞會長入並破壞周圍組織,應做到廣泛擴大切除,以儘量完全切除癌組織。治療難點為:低分化腺癌的癌細胞轉移率較高,易復發,治療後效果較差。
  • 若不進行及時治療,病情持續進展,可導致腫瘤發生遠處轉移,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多處位置,最終出現惡病質(極度消瘦、疲乏無力)、多器官功能障礙(口脣發紫、呼吸困難、嗜睡、呼之不應)等,危及生命。
  • 戒菸、限酒、避免長期接觸化學物質(化工染料),可有效預防本病的發生。此外,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預防本病發展的重要手段。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嗆咳:無原因、頑固性嗆咳,痰中帶血絲。
  • 胸痛:胸部刺痛,痛感尖銳,多為突發。
  • 厭食:食慾不振,看到食物也沒有進食慾望。
  • 淋巴結腫大:發現腹股溝區(大腿根處)、鎖骨上窩(鎖骨上方的“小窩”)等處有包塊,觸控後無疼痛、但難以推動。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多器官功能衰竭:出現呼吸困難、口脣發紫,意識不清(不能正確地分辨自己的親人),尿量每日少於 400 毫升。
  • 窒息: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口脣嚴重發紫,大汗淋漓,極度煩躁不安。

建議就診科室

  • 腫瘤科
  • 普外科
  • 胸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低分化腺癌?

當醫生懷疑是低分化腺癌時,將通常進行問診以初步診斷該疾病,再通過胸部平片、胸腔鏡檢查、胃鏡檢查等,檢查是否有異常腫塊。在發現異常腫塊後,可能進一步切取部分腫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從而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問診:通過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以排除其他疾病或藥物導致本病的可能。
  • 超聲檢查:患者平躺在檢查床上,等待專業人員用儀器來檢查。此項檢查的目的是確定患者是否有腫瘤及腫瘤部位。如果是腹部超聲,需要患者在做該檢查的前 8 小時內禁食禁水。
  • 胸腔鏡檢查:患者被區域性麻醉後,插入胸腔鏡,進行全面觀察。此項檢查的目的是,全面且直觀地對患者的胸腔情況進行觀察,可觀察到腫瘤的大小、部位。
  • 病理學活檢:手術或胸腔鏡檢查時,獲取患者的部分可疑癌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此項檢查的目的是,確定腫瘤的型別以及判斷其侵犯程度和分化程度,是診斷本病的金標準。
  • 胃鏡檢查:患者被麻醉後,插入胃鏡的管子,進行胃部探查。此項檢查的目的是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的位置,獲取病變組織做病理學檢查。需要患者在做該項檢查前 8 小時內禁食水,空腹進行檢查。
  • 腫瘤標記物檢查:患者需在空腹情況下,採集靜脈血進行檢測。檢查目的是輔助診斷患者是否有癌症。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其他家庭成員是否有過患癌症的情況?
  • 患者平時的工作是什麼?
  • 有無經常接觸化學藥品的情況?
  • 有無經常接觸輻射的情況?
  • 近期有無感染或發熱?
  • 有無突然全身無力的感覺?
  • 吃飯、睡眠是否規律?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早期還是晚期?
  • 放化療有什麼副作用?
  • 是否需要做手術?
  • 手術痊癒率和複發率如何?
  • 我的預期壽命還有多久?
  • 需要做哪些檢查和治療?
  • 平時需要多吃什麼食物?不能吃什麼?
  • 是否會對下一代有影響?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如果患者做了手術,術後需要注意胸腔鏡導管的處理、手術部位的清潔、術後是否有嘔血和發熱等不良反應等。
  • 放療/化療後或期間的注意事項:接受放療/化療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可能會出現無法控制的脫髮、疼痛、嘔吐等異常反應,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對放化療藥物和劑量做減量或調整處理。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注意用藥發生的不良反應,若出現病變部位疼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 術後、用藥複查:每半個月需要到醫院複查一次,主要針對既往有癌症存在的部位,以及可疑存在轉移的部位,進行胃鏡、胸腔鏡、病理學活檢等專案。
  • 飲食: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禁食,待出現肛門排氣或肚子“咕嚕”叫時,可進流食,如米糊、稀粥等;
    • 若為普通患者,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火鍋)、生冷食物(如壽司、刺身等)、醃製熏製烤制食物(如燻肉、燒烤、皮蛋、鹹蛋等)。飲食以易消化食物為主,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蘋果、石榴、黃瓜、柚子、娃娃菜、青菜等。
  • 運動: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需要臥床休息;1 周後,根據醫生意見可下床輕微活動,如在醫院花園慢走 15 分鐘,不可勞累,不可牽拉傷口部位。
    • 若為非手術患者,注意合理安排作息,可以進行適當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但不可挑戰體力極限。每次運動 20~30 分鐘,每週運動 2~3 次,如散步、快走、扯鈴等。
  • 其他:戒菸、限酒。注意飲用水的衛生,不喝生水。

根據腺癌的具體部位,主要採取手術治療,切除原發灶。同時,全面考慮患者的機體情況和腫瘤的情況,選擇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

藥物治療

抗感染藥物:如青黴素等。用藥目的是預防感染,以及消除患者體內已有的細菌等。常見不良反應有皮疹伴瘙癢、過敏性休克等。

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經臨床檢查發現,患者的腺癌無明顯轉移情況,且各重要臟器無嚴重病變,評估認為患者的全身營養狀態、免疫功能可以耐受手術,通常行剖腹探查手術,並行根治性擴大切除。手術的目的是完全切除癌變組織,並在此基礎上擴大切除鄰近可能有癌細胞浸潤的正常組織,防止癌變進一步擴散。

其他治療方法

  • 放療、化療:根據患者身體耐受的程度、手術切除是否完全等,選擇放/化療。適用於根治性切除術的術前、術中、術後,目的是控制癌細胞、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防止復發。
  • 免疫治療:根據患者身體的耐受程度、手術切除是否完全,選擇免疫細胞治療。取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經體外啟用,獲得對腫瘤細胞的殺傷能力,細胞在體外增殖到一定數目後回輸到患者體內,用來直接殺傷腫瘤或激發機體的抗腫瘤免疫效應。目的是控制癌細胞,防止復發。
  • 支援治療:使用鎮痛藥物進行鎮痛等。目的是減輕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 靶向治療:如運用血管生成抑制劑、細胞週期抑制劑等。目的是針對性地損傷癌細胞,影響其通過血管獲取營養的能力,或使癌細胞停止增殖。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低分化腺癌將進一步惡化擴散,癌細胞將擴散至全身,引起惡病質、多器官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患者五年治癒率約為 50%,十年治癒率約為 25%,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低分化腺癌最主要的病因是環境因素(如長期接觸化學汙染、電離輻射等)、內分泌紊亂等機體因素、遺傳因素。

低分化腺癌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環境因素:如環境汙染、化學毒素、電離輻射、細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謝的產物。在工作或生活中若長期接觸,會引起機體癌變。
  • 機體因素:內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亂等是致癌因素,導致身體正常細胞發生癌變。
  • 遺傳特性:有導致正常細胞易發生癌變的遺傳基因。

哪些人容易患低分化腺癌?

有如下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疾病:

  • 長期接觸化學毒素的人群。
  • 長期接受電離輻射的人群。
  • 病毒、細菌、真菌多重感染的人群。
  • 居住在環境汙染嚴重地區的人群。
  • 吸菸、酗酒的人群。

有如下不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疾病:

  •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患低分化腺癌者,則本人的患病風險增高。

極度消瘦、面色萎黃、疲乏無力,是所有低分化腺癌共有的症狀。不同部位的低分化腺癌,還會伴有不同的症狀,主要包括原發腫瘤病灶的症狀和轉移症狀。如肺部低分化腺癌,患者還會出現刺激性乾咳、胸悶、氣短、咯血等;肝臟低分化腺癌,患者還會出現噁心嘔吐、肝區疼痛等。轉移症狀包括高血壓、眩暈等。

低分化腺癌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低分化腺癌的常見症狀包括:

  • 極度消瘦:是最常見的症狀。患者面部可見到突出的眼眶,四肢皮包骨頭,平躺時腹部下陷,像“小船”一樣。
  • 面色萎黃:面色發黃、無血色,雙眼無神,呆若木雞。
  • 疲乏無力:表現為騎不動自行車等,嚴重時,走幾步可感到氣喘、無力。
  • 刺激性乾咳:感覺喉嚨或氣管處有異物卡住似的,遇到油煙味或冷空氣可使咳嗽加重。
  • 胸悶、氣短:患者感到胸部有重物壓著一樣,氣不夠用。
  • 咯血:咳出血絲或血塊樣的黏稠物質,呈紅色或暗紅色,可有腥臭味。
  • 噁心、嘔吐:患者進食後可感腹部飽脹不適,隨即出現嘔吐,嘔吐物為剛進食的食物,嚴重時可吐出墨綠色的膽汁。
  • 肝區疼痛:疼痛似“針扎”樣刺痛,咳嗽或用力排便時可使疼痛加重。
  • 高血壓:腫瘤轉移至腎臟時,可導致血壓高於 140/90 毫米汞柱,出現頭昏、頭脹,好像頭上戴著一頂“厚帽子”一樣。
  • 眩暈:腫瘤轉移至腦部時,可出現看東西天旋地轉、走路不平穩、易摔倒等。

低分化腺癌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惡病質
  • 多器官功能障礙

預防措施主要包括平時注意射線防護、避免接觸化學汙染等。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避免長期接觸化學毒素:染織廠工人工作時,需要戴口罩、手套、穿防護服等,下班後及時洗澡、換衣物。
  • 避免長期接觸電離輻射:放射科或介入科醫生,工作中要穿防護服,關好防輻射門窗等。
  • 預防病毒、細菌、真菌多重感染:發生這些感染性疾病後,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應使用抗病毒藥物或抗生素等來控制感染。
  • 居住在環境汙染嚴重地區的人群:不亂丟垃圾、不亂排汙水、不隨便點火,改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有條件者可搬離汙染區。
  • 避免吸菸和酗酒:及早戒菸、限酒,白酒每日飲用量少於 50 毫升、葡萄酒少於 100 毫升、啤酒少於 300 毫升。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以下方式也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或防止疾病復發:

  • 遺傳因素:家庭成員中癌症患者較多的人群,應每年到醫院進行一次體檢,如做胃鏡、腸鏡、X 線檢查、化驗腫瘤標誌物等。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