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骶髂關節扭傷是因扭轉外力或長期不良姿勢,使骶尾關節周圍韌帶被牽拉而引起的損傷,並可由於韌帶鬆動而引起骶髂關節移位,並出現程度不同的疼痛,這就稱為骶髂關節半脫位。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大多見於劇烈體育活動、外傷或姿勢不良性久坐後。少數患者可無明顯外傷史。
  • 有哪些分型?依據骶骨部相對位置,可分為向前半脫位和向後半脫位。
  • 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有什麼症狀?急性扭傷後,在一側下腰部、臀後部可出現疼痛,大多較為嚴重,疼痛感向遠處擴散至臀下部,或腹股溝區(大腿根部內側)。患者常取側臥位或俯臥位,翻身時疼痛加劇,拒絕站立,或是取下肢屈曲姿勢。步行時,患側常呈臀部下垂狀跛行步態。
  • 如何治療?一般採取保守方法,如臥硬板床休息、理療、區域性按摩、區域性封閉等方法,症狀多數可緩解。必要時輔以手法復位。對反覆發作、症狀嚴重者,可經後路暴露行骶髂關節融合術。
  • 有什麼危害?若不接受正規治療,骶髂關節疼痛和半脫位後不能負重可致腰、下肢活動性減低,如不能負重行走,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可能併發腰椎退變、尿道綜合徵、骶髂關節骨關節炎。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運動人員或搬運工人等,在活動過程中發生扭傷,後出現下腰、臀後部疼痛,疼痛感覺分佈至臀部或腹股溝區,翻身時有疼痛加劇,需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扭傷後出現劇烈疼痛,下肢不能負重、行走,應立即就醫。一般無撥打 120 的情況。

建議就診科室

  • 骨科

醫生如何診斷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

當醫生懷疑為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時,會通過發病情況、症狀及區域性檢查,同時聯合骨骼的 X 線檢查來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醫生會通過骨盆分離試驗,即擠壓骨盆是否出現疼痛,初步判斷骨盆的關節是否有病變。
  • X 線:無特異性改變,可能觀察到雙側骶髂關節間隙不對稱,同時能排除其他疾病,如骶髂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
  • CT:可顯示骶髂骨關節間隙增寬,可以判斷髂骨相對向前或向後脫位。
  • 磁共振檢查:目的是分辨肌肉、滑膜、肌腱結構,顯示韌帶損傷水腫訊號、關節囊的破壞等。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受傷經過?(或從事什麼工作的?)
  • 傷後不適症狀?
  • 出現症狀有多久了?
  • 病情發展變化如何?
  • 症狀和走路、翻身等活動的關係?
  • 曾到別的醫院就診了嗎?治療了嗎?療效如何?
  • 既往全身病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發病原因是什麼?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病情嚴重嗎?
  • 需要治療嗎?
  • 如何治療?
  • 需要手術嗎?
  • 治療效果如何?
  • 會復發嗎?
  • 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避免彎腰、舉重物等活動。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如果患者做了手術,術後注意保持傷口敷料清潔乾燥,及時拔除引流管(醫生確定拔除時間),術後每 3 天換藥,術後 8~9 天拆線。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嚴格按照醫囑服用止痛藥物,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上腹部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 術後、用藥複查:術後遵醫囑逐漸增加活動量和負重,如再有不適症狀,及時回醫院複查 X 線或骨盆 CT,判斷骶髂關節病變及恢復情況。
  • 飲食: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 8 小時以後可少量進食清淡流質飲食(如米粥、肉粥等),術後第 2 天可恢復正常飲食,可以吃優質蛋白(牛肉、魚肉、雞肉、奶類、豆類)飲食。
    • 若為普通患者,飲食無特殊要求,均衡營養,適當高蛋白飲食,避免自行服用中成藥等其他藥物。
  • 運動: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儘早下床活動,術後早期用柺杖或骨盆支具等保護活動。
    • 若為非手術患者,可行保護性活動。如骨盆帶輔助固定骨盆;短期內避免爬山、跑步等運動,可以進行日常活動及散步。

一般採用保守治療方法,如臥硬板床休息、做理療、區域性按摩、膏藥外敷及區域性封閉等方法,多數病人症狀可以緩解。對反覆發作、症狀嚴重者,可以做骶髂關節融合手術。

藥物治療

  • 抗炎止痛藥物:作用是緩解疼痛。常用藥物包括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這一類有可能出現胃痛、消化不良、大便變黑等不良反應,有潰瘍病史患者要慎用,或者選擇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不良反應較小,但價格偏高的藥物。

手術治療

  • 骶髂關節融合術: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經非手術療法一般多可治癒。對反覆發作、症狀嚴重者,可做骶髂關節融合術。手術的作用是固定骶髂關節,阻止其再脫位狀態下活動誘發疼痛。

其他治療方法

  • 手法按摩:患者俯臥,醫生固定骨盆,按正規的按摩手法由輕至重,由點及面對骶髂關節區域性及周邊肌肉、韌帶進行手法按摩。在操作過程中,患者在感到舒服的同時,亦可有骶髂關節復位感。
  • 區域性封閉:用區域性麻醉藥在骶髂關節疼痛處打封閉,1 周 1 次,3~4 周為一個療程,可減輕疼痛症狀。
  • 保護性活動:可用彈性骨盆帶進行骨盆制動。加強腹肌、背肌和臀肌鍛鍊。避免彎腰、舉重物等活動。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骶髂關節疼痛和半脫位後不能負重可致腰、下肢活動性減低,如不能負重行走,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經過正規治療後,效果良好,一般無運動功能障礙。不影響生活質量,不影響壽命。

急性扭傷或長期姿勢不良,引起骶髂關節周圍韌帶損傷,輕者只有疼痛不適,嚴重者可出現關節半脫位,甚至影響行走、翻身日常活動。

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急性扭傷。
  • 長時間在不良姿勢下勞動,如重物搬運、牽拉繩索。

哪些人容易患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

  • 運動員:如奔跑、跳遠等活動。
  • 搬運工人:如扛重物時腰部、臀部有異常扭轉動作情況等。

急性扭傷後,在下腰、臀後部一側出現疼痛,是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的最常見症狀。

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的常見症狀包括:

  • 疼痛:急性扭傷後,在下腰、臀後部一側可出現疼痛,大多較為嚴重,疼痛感向遠處擴散至臀部或腹股溝區,翻身動作可致疼痛加劇。
  • 下肢運動受限:嚴重損傷致骶髂關節半脫位,影響腰與下肢負重平衡性,致患側下肢因疼痛難以正常行走、負重,活動受到限制。

骶髂關節扭傷或半脫位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腰椎退變
  • 尿道綜合徵
  • 骶髂關節骨關節炎

避免扭傷是根本預防方法。

  • 運動員(如奔跑、跳遠活動)應注意自我保護,儘量避免損傷。
  • 搬運工人勞作時也注意自我保護。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