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藏毛竇: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骶尾部藏毛竇(The sacrocaudal pili sinus),是在骶尾部臀間裂的軟組織內,形成內藏毛髮的慢性竇道或囊腫。二戰期間,歐美軍人長期乘坐吉普車,在這些人群中發病率較高,故又有“ 吉普車病” 之稱。

  • 該病好發於 20~30 歲青年男性群體,肥胖及多毛體質者更易發。
  • 本病的發生,與久坐、肥胖、骶尾部外傷史等因素有關。其發病機制有兩種學說:先天學說和後天學說。
  • 該病的典型症狀為骶尾部存在急性淺表膿腫,破潰後形成竇道,反覆破潰,經久難愈。囊腫內常含毛髮,伴肉芽組織。
  • 本病的治療主要為手術。手術目的是切除全部藏毛組織和竇道,切到骶尾筋膜和臀筋膜,儘量保留正常組織和面板。
  • 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感染加重,甚至累及骶尾骨,造成骨髓炎等。長期反覆感染刺激,可引起區域性肉芽組織增生,甚至癌變。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出現骶尾部腫物時。
  • 出現骶尾部疼痛時。
  • 出現骶尾部有分泌物,流膿水、血水等症狀時。

建議就診科室

  • 肛腸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等結果,並與其他相似症狀的疾病相鑑別,進行綜合確診。

常見的相關檢查如下:

  • 視診:骶尾部中線可見 1 個或多個竇道,竇道口較小,周圍面板紅腫、變硬,常有瘢痕。
  • 觸診:在竇道口附近,可摸到長橢圓形或不規則硬結區,擠壓時,可排出膿性液體。急性發作期,有急性炎症表現,即有觸痛和紅腫,並排出較多的膿性分泌物。
  • 探針檢查:採用球頭探針,自骶尾部探查,探針向顱側走行,探入深度約 3~4 cm,有的可探入更深,遠端為盲端,不與直腸相通。
  • 影像學檢查:
    • 骶尾部超聲檢查、CT、MRI(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學檢查,可進一步幫助骶尾部藏毛竇的診斷及鑑別診斷。
    • 骶尾部造影:可瞭解骶尾部藏毛竇的範圍、深度及走向。
    • X 線檢查:可鑑別骨質破壞性疾病(結核)及骶尾部畸胎瘤。
    • 腔內超聲:可鑑別診斷骶尾部藏毛竇和肛瘻。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多大了?
  • 哪裡不舒服?該症狀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症狀是持續性加重還是維持穩定?
  • 嚴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續多長時間?已經出現多久了?
  • 有沒有外傷病史?有沒有肛周手術史?
  • 有沒有糖尿病史?有沒有克羅恩病史?有沒有肺結核史?
  • 是否自行用過藥?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什麼原因導致骶尾部藏毛竇?
  • 需要做哪些檢查可以確診?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哪種方法最適合我的病情?可以保守治療嗎?
  • 需要治療多長時間?治療費用是多少?
  • 能治癒嗎?會復發嗎?
  • 有併發症和後遺症嗎?
  • 治療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 這個病有癌變或遺傳的可能嗎?
  • 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篩查嗎?

日常應注意以下事項:

  • 適當減肥,保持良好的體重範圍。
  • 注重個人衛生,保持區域性清潔。
  • 特別是體毛較重的患者,平時應適量運動、避免長期久坐。
  • 肛門按摩和提肛運動,可有效地改善肛門區域性血流,並達到肛門括約肌的功能鍛鍊。

抗感染治療

感染早期有一定治療效果,但只能控制症狀,其複發率極高。若形成膿腫,應行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本病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目的是切除全部藏毛組織和竇道,切到骶尾筋膜和臀筋膜,儘量保留正常組織和面板。應根據竇道部位、範圍及感染程度,選擇不同手術方法。

常見的手術方法如下:

  • 切開引流術:急性膿腫形成時,即在區域性麻醉下,行十字切開引流。化膿性骶尾部藏毛竇採用切開引流術,並不能得到根治。因此,在感染控制後,若竇道範圍較小,可以切開所有原發和繼發管道,清除肉芽組織,外敷防腐生肌藥物,留等二期癒合或行根治性手術治療。
  • 竇道切除一期縫合術:適用於骶尾部中線上的小型無感染竇道。手術切除全部竇道,直至骶骨筋膜,將所有病變組織由骶骨筋膜切除,若骶骨筋膜受侵,也要切除,有時還需要切除尾骨。遊離兩側的肌肉和筋膜,需完全縫合傷口,使一期癒合。縫合中,為了消除深的臀間裂、避免傷口裂開,可採用“Z” 形縫合術或菱形縫合術。
  • 竇道切除部分縫合術:適用於竇道口及竇道較高患者,以及竇腔較大、有很多竇口和竇道的患者。在切除全部病變組織之後,將切口兩側的面板和肌肉在中線上縫合於骶骨筋膜,中間留一間隙用於引流,使大部傷口一期癒合,中間一部分創口經肉芽組織癒合。該手術效果與竇道切除一期縫合相同,但此癒合時間較長。
  • 竇道切除切口敞開術:適用於多個竇口伴輕度感染患者、傷口過大而不能縫合和手術後復發的患者。先用探針探查竇道的走向、深淺、範圍,由竇口注入亞甲藍,根據竇道走向,作梭形切口,將病變面板及竇道底部大塊切除,並將所有亞甲藍染色組織全部切除,創面壓迫包紮。該手術操作簡單,但癒合期長,形成的癜痕廣泛,只有一薄層上皮,粘於骶骨,如有損傷,瘢痕容易破裂。
  • 袋形縫合術:適用於單個竇道、竇道壁似纖維組織患者。該手術方法是將竇道頂部的面板切除,清理腔內肉芽組織、毛髮和皮脂等物質,切口邊緣面板與竇道殘腔做間斷縫合。若殘腔壁薄不能縫合,則可將面板縫於底部結締組織,對側支竇道需分別切至末端,同樣袋形化。
  • Limberg 皮瓣轉移術:1946 年前蘇聯 Alexander Alexandrovich Limberg 教授首次提出菱形轉移皮瓣成形術,也被稱為 Limberg 皮瓣轉移術。這種術式可以有效抬高臀溝,降低複發率。

疾病發展和轉歸

  • 骶尾部藏毛竇經過有效的系統性治療,可以痊癒;若治療不及時,會使病情遷延不愈,反覆發作。
  • 如果治療不及時或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感染加重,甚至累及骶尾骨,造成骨髓炎等。長期反覆感染刺激,可引起區域性肉芽組織增生,甚至癌變。

本病的發生與久坐、肥胖、骶尾部外傷史等因素有關。

常見原因有哪些?

目前,對於本病的發病機制,有以下兩種學說:

先天學說

源於 19 世紀胚胎學的發展,認為藏毛竇的發生與發育密切相關,由於相關部位髓管殘留物或骶尾部中央縫畸形發育,導致面板內涵物形成囊腫,其內毛髮被解釋為內陷的上皮存在毛囊。

後天學說

1946 年,Patey 報道 1 例理髮師的手指上發現藏毛竇,使先天學說受到質疑。之後,較多學者認為,藏毛竇的發生是由於損傷、異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走路、久坐等使骶尾部摩擦,臀中裂之間的毛髮刺入區域性面板,臀間裂有負吸引作用,可使脫落毛髮向皮下穿透,形成短管道,而毛髮仍然與其根部相連,短管道隨即皮化,當毛髮由原來的毛囊脫落後,被皮化短管道產生的引力吸入,毛髮聚集於皮下脂肪內,成為皮下異物,一旦區域性感染髮生,便發病形成囊腫。

哪些人容易患病?

  • 20~30 歲青年男性。
  • 多毛體質者。
  • 久坐者。
  • 肥胖者。
  • 骶尾部外傷史者。

骶尾部藏毛竇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早期:該病在發生感染以前,症狀不明顯或僅感覺骶尾部面板增厚或發硬,輕微脹痛或不適。
  • 靜止期:在骶尾部中線面板處,可見不規則小孔,直徑約 1~3 mm,探針探查時可探入。
  • 感染期:骶尾部出現一個表淺膿腫,區域性可伴有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特點,此為該病的典型症狀。

骶尾部藏毛竇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骨髓炎: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感染加重,甚至累及骶尾骨,造成骨髓炎等。
  • 癌變:長期反覆感染刺激,引起區域性肉芽組織增生,可能癌變。

可以採取如下預防措施:

  • 增強體質,促進氣血流暢和增加腸蠕動。
  • 保持飲食規律,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時應多吃蔬菜、水果。
  • 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排便時間最好選擇早晨起床或早飯後。
  •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洗澡和坐浴,保持肛門部的清潔。
  • 適當減肥、避免肥胖、適當運動、勿長期久坐等,都有助於預防骶尾部藏毛竇的發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