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擊傷: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電擊傷,俗稱“觸電”,是一定量電流通過人體,引起不同程度組織損傷或器官功能障礙或猝死。

  • 身體某部位直接接觸電流或被雷電擊中,電流通過中樞神經和心臟時,可引起呼吸抑制、心室纖維顫動或心搏驟停,造成死亡或假死;電流侷限於一側肢體,可造成該肢體殘疾。
  • 夏季,天氣潮熱多雨及人體大量出汗,電擊事件增多。雷擊多見於戶外勞動的農民。建築工人和運動員等。除洪水外,雷擊傷害位於天氣相關(沙塵暴、寒潮、大風、霜凍)傷害的首位。
  • 意外電擊常發生於工作或生活中違反用電操作規程者。風暴、地震或火災致電也可遭受意外電擊。絕大多數電擊發生於青少年男性和從事電作業者。
  • 觸電後輕者僅出現痛性肌肉收縮、驚恐、面色蒼白、頭痛、頭暈、心悸等。重者可導致意識喪失、休克、心跳呼吸驟停。電擊後患者常出現嚴重室性心律失常、肺水腫、胃腸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礙、急性腎功能不全。
  • 高壓電擊的嚴重燒傷常見於電流進出部位。電擊創面的最突出特點為面板的創面很小,而面板下的深度組織損傷卻很廣泛。
  • 治療原則是:保證急救現場的安全,現場心肺復甦(CPR)是救治關鍵;嚴密觀察病情,防治各種併發症;診斷、搶救致命的合併傷;只要生命體徵穩定,髙壓氧治療越早越好,減少後遺症發生。
  • 電擊傷主要危害是電休克,電休克會導致呼吸麻痺和心搏停止。輕者經及時治療可痊癒,嚴重者可導致殘疾甚至死亡。
  • 電擊傷以預防為主,普及用電知識和規範操作,普及觸電現場搶救方法。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有明確的電接觸史和臨床症狀,應及時就醫。
  • 一旦發現傷者心搏、呼吸停止,馬上現場進行心肺復甦。只要判斷患者無反應且呼吸消失或不能正常呼吸(僅僅是喘息),立即撥打 120,對於心臟停搏者,如現場有除顫器馬上予以除顫,如無除顫器,則持續用力、快速胸外按壓。

建議就診科室

  • 急診科
  • 燒傷科

醫生如何診斷電擊傷?

根據有明確的電接觸史和臨床表現即可診斷電擊傷。應瞭解有無從高處墜落或被電擊拋開的情節。注意頸髓損傷、骨折和內臟損傷的可能性。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是髙壓電擊傷還是低壓電擊傷?
  • 電擊傷的部位(入口、出口)在哪?範圍多大?
  • 有沒有症狀?嚴重程度如何?症狀持續加重還是維持穩定?
  • 症狀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被電擊後是否有其他部位二次損傷和合並傷?
  • 是否自行用過藥?
  • 是否有心臟病等其他疾病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有生命危險嗎?
  • 我還需要做什麼檢查?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辦法?
  • 需要治療多長時間?
  • 能治癒嗎?
  • 有併發症和後遺症嗎?
  • 治療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 普及宣傳用電常識,經常對所用電器和線路進行檢查與檢修。
  • 從事室外工作者,切勿站在高處或在田野上走動或在樹下避雨;不能接觸天線、水管或金屬裝置。
  • 雷雨天在室內儘量少用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裝置,最好關閉電源拔掉插頭,避免電磁脈衝以及雷電波的侵入給裝置和人身造成傷害。一定要把房間內的門窗關好。不宜使用花灑沖涼。萬一建築物遭雷擊,電流可能會沿著供水管道流入地下,通過水流導致淋浴者遭雷擊。

治療原則是:保證急救現場的安全,現場心肺復甦(CPR)是救治關鍵;嚴密觀察病情,防治各種併發症;診斷、搶救致命的合併傷;減少後遺症發生。

保證急救現場的安全

急救者應首先確定進行急救不會使他們遭遇電擊的危險。當確定現場安全時(電擊的危險已解除),判斷患者的心跳、呼吸狀態[3]

現場心肺復甦

電擊傷現場急救是救治關鍵,一旦發現傷者心搏、呼吸停止,馬上現場進行心肺復甦。如現場有除顫器馬上予以除顫,如無除顫器,則持續用力、快速胸外按壓[2]

對電擊傷患者,心肺復甦嘗試可能有高成功率,儘管呼吸、心搏停止較長時間,也需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復甦治療。因為許多患者很年輕,既往無心肺系統的疾病,如果能立即提供心肺功能的支援,他們有很大的生存機會[3]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防治各種併發症

對輕症者及心肺復甦成功者,應連續進行心電、呼吸、血壓監護和肝、腎功能監測,及時發現心律失常和高鉀血癥,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失衡,治療急性腎功能不全。

診斷、搶救致命的合併傷

電擊傷常發生在電工爬高操作、瓦工砌房時觸碰電線等。一旦發生觸電,人從高空墜落,易造成顱腦外傷、骨折、腹部閉合性損傷如肝破裂等,這些合併傷如不及時搶救均可在短時間內致死。

外科處置、預防破傷風

  • 對於廣泛組織燒傷患者,建議行壞死組織清創術;
  • 對於電擊傷除了要重視外表傷情,還要注意潛在更廣泛的組織損傷;
  • 必要時要及時行筋膜和焦痂切開減壓術;
  • 預防破傷風;
  • 有繼發感染者,給予抗生素治療。

電擊傷的發展及轉歸

輕者經及時治療可痊癒,嚴重者可導致殘疾甚至死亡。

電擊傷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意外電擊常發生於工作或生活中違反用電操作規程者。風暴、地震或火災致電也可遭受意外電擊。

  • 主觀因素:在工作中沒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用電制度,日常生活缺乏用電知識或疏忽大意[2]
  • 客觀因素:高溫、高溼度場所,腐蝕性化學車間,雷雨季節等,使電氣絕緣性降低,容易漏電。電器及線路老化未及時維修;或暴風雨刮倒電線杆,電線斷裂下落,火災時電線燒斷以及雷電擊中等[2]

哪些人容易發生電擊傷?

絕大多數電擊發生於青少年男性和從事電作業者[1]​​​​​​​。

電擊傷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電擊傷主要有全身表現和區域性表現

全身表現

電休克導致呼吸麻痺和心搏停止。臨床上分為輕型、重型和危重型三型。

  • 輕型:觸電後,因肌肉強烈收縮,有可能人體很快被彈離電流。患者表現為驚慌,四肢軟弱,面色蒼白,頭暈,心動過速,表情呆滯,呼吸急促。面板灼傷處疼痛,可發現期前收縮。
  • 重型:患者神志不清,呼吸不規則,增快變淺,心率加快,心律不齊,或伴有抽搐,休克。有些患者可轉入“假死”狀態,表現為心跳、呼吸極其微弱或暫停,心電圖可呈心室顫動。經積極治療,一般也可恢復,或遺留有頭暈、耳鳴、眼花、聽覺或視力障礙等。
  • 危重型:多見於高壓電擊傷,或低壓電通電時間較長。患者昏迷,呼吸、心搏停止,瞳孔散大。

區域性症狀

  • 低壓電燒傷:創口小,有焦黃灰白色創面。
  • 高壓電燒傷:面積不大,但可深達肌肉、骨骼、血管、神經,一處進口,多處出口,肌肉呈夾心性壞死,組織繼發性壞死、出血,截肢率高。
  • 電擊時因肌肉劇烈收縮的機械暴力,可致關節脫位和骨折。
  • 枕葉、顳葉的永久性損害可致失明或耳聾,少數出現短期精神失常。
  • 脊髓損傷可致肢體癱瘓和側索硬化症。

電熱灼傷主要為電接觸燒傷

  • 常有入口和出口兩個傷面,面板入口灼傷比出口處嚴重。
  • 電流的直接作用和熱能作用,可使區域性組織溫度升高,迅速引起組織“炭化”,使人體肌肉、脂肪及深部軟組織被電熱灼傷,引起組織缺血、壞死且伴血管損傷,血栓形成,血液迴圈障礙,加重區域性損傷。
  • 不能單從體表面板損傷範圍估計電損傷的範圍和嚴重程度,24〜48 小時後周圍組織開始發紅、腫脹,發生炎症反應,一週左右損傷組織開始出現壞死、感染,甚至發生敗血症。
  • 腹部電熱灼傷可導致膽囊壞死、腸穿孔、胰腺炎、腸麻痺、肝臟損害、腎損傷,或因血漿肌球蛋白增高,導致急性腎衰竭等。
  • 電流通過頭部可致白內障。

閃電損傷

當人被閃電擊中,心搏和呼吸常立即停止。面板血管收縮呈網狀圖案,為閃電損傷特徵。其他臨床表現與電擊傷相似。

電擊傷併發症有哪些?

  • 心肌損傷、嚴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障礙。
  • 吸入性肺炎和肺水腫。
  • 消化道出血或穿孔、麻痺性腸梗阻。
  •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或溶血。
  • 肌球蛋白尿或肌紅蛋白尿和急性腎衰竭。
  • 骨折、肩關節脫位或無菌性骨壞死。
  • 大約半數電擊者有單或雙側鼓膜破裂、聽力喪失;燒傷處繼發細菌感染。
  • 電擊後數天到數個月可出現上升或橫斷性脊髄炎、多發性神經炎或癱瘓等。
  • 角膜燒傷、視網膜剝離、單側或雙側白內障和視力障礙。
  • 孕婦電擊後,常發生流產、死胎或宮內發育遲緩。
  • 電擊傷首先應以預防為主,普及用電知識,用電時規範操作,普及觸電現場搶救方法。
  • 避免帶電操作,救火時先切斷電源。
  • 在雷電發生的時候,儘量在室內活動,最好不要去去室外。若是處在曠野中,切忌在田野中行走或在大樹下躲雨,也別在開闊的地方騎車或者奔跑,不宜打傘,不宜把金屬工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應該儘量找到地勢比較低,乾燥的地方蹲下,蹲下時需要併攏自己的雙腿,確保腿之間不會有電位差[1]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