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栓塞: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動脈栓塞 (arterial embolism)是指由於栓塞物(栓子)黏附在阻塞血液流動的動脈壁上,導致血液在器官或其他身體部位的流動突然中斷或受阻。栓塞物是阻礙血液流動的任何事物,比如空氣,脂肪,腫瘤等等,而最主要型別的栓塞物(栓子)是血凝塊,也叫血塊或血栓[1]

  • 動脈栓塞可能是由一個或者多個血栓引起的,血塊會卡在動脈中並阻塞血流。這些堵塞會使血液和氧氣交換受到限制,進而導致損傷或組織死亡(壞死)。單個血塊可能導致多次栓塞,血塊可能分裂成多個血塊,並在血管內流動,隨著血液到達大腦,心臟,肺和腎臟[1][2]
  • 動脈栓塞經常發生在腿部和腳,而發生在大腦中的動脈栓塞則會引起中風,較少見於腎腸和眼部。
  • 導致動脈栓塞的主要原因是動脈損傷,高血壓等疾病也會增加動脈栓塞的風險
  • 動脈栓塞的症狀因所涉及的器官而異,主要表現為涉及身體部位的疼痛或麻痺,以及暫時降低器官的功能
  • 臨床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表現,結合患者的影像學檢查結果,一般可以判斷出病情的嚴重程度。
  • 患者若診斷為動脈栓塞,應儘快治療,治療方式分為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
  • 平時應適當鍛鍊,調理飲食,以減少動脈栓塞發病風險

如果發生了動脈栓塞的相關症狀,患者應該及早前往醫院確診病情。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臨床體徵和影像學檢查結果,一般即可判斷栓塞的發病位置和病情的嚴重程度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動脈栓塞屬於高風險急性病症,越早就醫,治療效果越好
  • 如果發現自己有上述症狀,請及時就醫
  •  因動脈栓塞成病原因比較複雜,症狀也不一,患者對於自己的病情很難做出準確判斷,應根據臨床醫生的經驗和檢查結果,儘早確診病情,展開治療

就診科室:

  • 心血管科

醫生如何診斷動脈栓塞?

醫生臨床檢查,初步檢查

  • 醫生先會記錄患者所描述的潛在動脈栓塞的症狀
  • 然後檢查脈搏或心率的情況,並檢測手臂或腿部的血壓情況
  • 對於情況嚴重的患者,還會檢查器官組織有無死亡或壞疽的跡象

影像學以及其他檢查,診斷動脈栓塞的發病位置和具體來源

  • 血管造影 - 檢查血管是否有異常
  • 多普勒超聲波 - 監測血流量
  • MRI -  拍攝身體的影象以定位血塊
  • 血液測試 - 尋找心肌酶等細胞損傷的生物標誌物
  • 心電圖(ECG / EKG)

醫生一般使用診斷測試與臨床表現一起權衡以獲得明確診斷[3][4][5]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的問題

  • 症狀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 當時發生了什麼情況?
  • 症狀發生期間是否有過暴飲暴食等情況?
  • 麻木的情況持續了多久,是否有疼痛感?
  • 是否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
  • 近期有沒有手術史?
  • 以前是否有到醫院就診?期間做過哪些檢查?有沒有進行過藥物或者手術治療?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動脈栓塞的程度有多嚴重?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血栓會不會自行消退?
  • 推薦採用藥物還是手術方案進行治療?
  • 治療之後會不會有後遺症,或者會不會影響之後的生活?

動脈栓塞的位置和發現時間的早晚將決定患者接受治療後的狀況。在動脈栓塞病發後及時接受治療,時間越早效果越好。經過治療後,很多患者可以恢復健康,但是還會有再次出現栓塞的風險。為了減少此類事情的發生,患者應該:

  • 按照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去醫院複診
  • 如果出現任何原有症狀復發或新的症狀,請立即去醫院就診
  • 改變之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平衡飲食

治療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症狀並改善阻塞的血管,以便能夠充分恢復受影響區域的血液供應。動脈栓塞通常是緊急情況,需要立即進行治療,越早治療,成功機率愈高。治療方式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是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包括:

  • 抗凝劑,如包含華法林和肝素,可防止形成新的血凝塊
  • 抗血小板藥,如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也可防止形成新的血凝塊
  • 血栓溶解劑,如鏈激酶,可以溶解已存在的血凝塊
  • 血管擴張劑,可以放鬆和擴張血管

外科手術包括:

  • 動脈搭橋:為受影響的地區創造第二個血液供應源。
  • 栓子切除術:通過放置在受影響動脈中的氣囊導管直接去除凝塊。
  • 血管成形術:通過帶或不帶支架的球囊導管開啟動脈完成。
  • 如果器官組織大面積壞死,取決於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治療的時候有時也會伴隨著截肢手術[2][5][6]

血塊隨著血液流動,通過動脈時阻止或限制血液流動,便發生了動脈栓塞。導致動脈栓塞的風險因素有多種,最主要原因是由疾病或其他健康狀況引起的動脈損傷。

動脈栓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動脈壁附著的血凝塊阻礙了血液的流動,導致了動脈栓塞,而內部血凝塊的形成往往始於血管損傷。當血管損傷發生時,身體會聚集各種凝血因子和組分來嘗試修復損傷的血管。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凝血產物可能會過量堆積,導致它們在血管中形成血凝塊,阻礙血液流動。[2]
  • 在心律失常的情況下,也可以在心臟中形成血栓。在這種情況下,心臟不會以正常的節奏方式跳動,這會導致血液在其中一個地方積聚。當發生這種情況時,血液將開始凝結,形成血塊。而這些血凝塊有進入大腦或心臟的可能性,分別可能導致中風和心臟病發作。
  • 還有許多遺傳疾病會增加血栓發展的風險,如 V 因子 Leiden 缺陷,S 蛋白缺乏症和 C 蛋白缺乏症。[3]部分藥物也會促進凝血環境,引起動脈栓塞。

動脈栓塞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可提升動脈栓塞風險的相關因素包括:

  •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
  • 動脈粥樣硬化
  • 吸菸
  • 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肥胖
  • 年齡增長
  • 血小板計數增加
  • 先天性心臟病
  • 二尖瓣狹窄與心內膜炎(心臟內部感染)
  • 最近進行過手術 [1][4]

動脈栓塞根據其影響身體的區域而不同,會有不同症狀。若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產生極大的健康風險。

動脈栓塞有哪些症狀?

  • 栓塞發生在心臟:胸痛,噁心,嘔吐,出汗。
  • 栓塞發生在四肢:虛弱,抽筋,面板顏色變化,麻木和刺痛感。
  • 栓塞發生在大腦中:臨時或永久喪失與有關的功能。可能包括活動,思考,說話和觸控的能力。
  • 栓塞發生在腹部血管:飯後幾小時內腹痛

動脈栓塞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
  •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 組織壞死和壞疽
  • 臨時或永久減少或喪失其他器官功能
  • 感染性休克 - 在感染引起感染性栓塞的情況下可見[1][5]

為了減少動脈栓塞的情況發生,最佳的預防措施可大體概括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抵制不良的生活習慣。具體表現為:

  • 避免吸菸
  • 不要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健康合理飲食
  • 每週做運動,健身,保持健康體重

對於一些具有凝血傾向和心律不齊的遺傳易感人群,發生動脈栓塞的風險仍然很高,醫生可能會長期開出血液稀釋劑或抗血小板藥物來降低動脈栓塞的風險[1][7]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