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腹外疝是指腹內臟器或組織連同腹膜壁層,通過腹壁先天性或後天性缺損或薄弱區向體表突出。常見症狀為人體在站立、行走、勞動或腹內壓增高時體表可見腫塊突出,質地一般比較柔軟,患者平臥、休息或用手輕推腫塊即可消失。

  • 腹外疝以腹股溝疝最為常見,約佔各種疝病的 90%,腹股溝疝以腹股溝斜疝最為常見,佔腹股溝疝的 90%;男性患者斜疝的發病率遠較女性多,約佔 90%,且右側斜疝發生為 60% 高於左側(約 25%),兩側同時發病率為 15%。
  • 較常見的腹外疝還有切口疝、臍疝、白線疝和造口旁疝等。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見疝。
  • 其發生與該處腹壁強度降低和腹內壓增加兩大因素有關。
  • 腹外疝的臨床型別:按照腹外疝發生的部位,可以分為腹股溝疝、股疝、臍疝、白線疝、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腰疝;按照腹外疝的臨床症狀可以分為:可復性疝、難復性疝、嵌頓性疝、絞窄性疝。
  • 成人疝氣是沒有自愈的可能性的,手術是治癒成人疝氣的唯一手段。嬰幼兒年紀較小,有自愈可能,只要疝氣沒有發生嵌頓,可以用疝氣帶保守治療,緩解疝氣症狀及疼痛感,防止疝內容物嵌頓。如果患兒 2 歲以後,仍未痊癒,可考慮手術治療。
  • 預防本病首先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大便通暢,便祕很容易引起腹外疝;所以遇有便祕時,可採取通便措施,不可強行排便。此外,平時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防止疾病的發生。乾重的體力活時,要注意自我保護,防止腹壓突然增高而導致形成腹外疝。

腹外疝部分患者只有可復性包塊突出表現,無疼痛等其他不適,容易忽略,一般建議一旦發現腹壁時有時無、或大或小包塊時均應至醫院就診,首次就診時,醫生會進行查體和 B 超檢查來診斷。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發現腹壁可復性包塊。
  • 腹壁突起包塊,時大時小,伴或不伴有疼痛不適。
  • 尿頻表現,排除泌尿系疾患。
  • 腹壁在運動或發力後出現性質不明包塊。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既往腹壁可復性包塊,出現不能還納,伴或不伴有區域性疼痛及腹痛。
  • 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及惡性嘔吐的腸梗阻表現,可能為腹股溝疝嵌頓。
  • 確診腹外疝,出現嵌頓情況。

建議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腹外疝?

醫生根據患者可復性包塊的症狀及體徵,基本能夠做出診斷,進一步明確診斷需完善 B 超檢查,同時判斷出患者腹外疝的具體型別。

  • B 超檢查:通過 B 超檢查可明確診斷,同時診斷腹外疝病情包括疝氣型別、大小、缺損疝環口大小等。
  • 腹部 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明確疝環具體位置,瞭解缺損大小,並瞭解疝內容物。
  • 腹部立位腹平片:如有疝內容物嵌頓,瞭解嵌頓腸管梗阻情況。
  • 鋇劑造影檢查:如考慮疝內容物為腸管,並有粘連時可行此項檢查,瞭解具體粘連位置及程度,為手術做好準備。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什麼症狀?有無具體誘因?持續多長時間?與體位變化有無關係?
  • 包塊突出時有無疼痛感?疼痛性質?
  • 有無突出時不能還納情況?有無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表現?
  • 有無其他醫院診治?做過什麼檢查?結論如何?
  • 身體狀況如何?有無參加鍛鍊?
  • 有無慢性咳嗽、便祕、腹水、腫瘤等增加腹壓病史?
  • 家族中有無腹外疝病史患者?
  •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是怎麼患上腹外疝的?能治好嗎?可以不做手術嗎?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我需要馬上住院手術嗎?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哪種方法最適合我的病情?
  • 手術治療後我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我是否需要調整某些生活習慣?
  • 這個病有傳染或遺傳的可能嗎?
  • 飲食:多吃粗糧及新鮮蔬菜、水果,少吃油膩厚味的肉類,以防長期便祕,增加腹內壓。
  • 日常輕度活動不受限制,劇烈活動以及搬重物等導致腹壓驟然升高的活動需避免,以免出現嵌頓性疝或者絞窄性疝,適量的運動,增強腹壁肌肉強度,避免疝氣的發生。
  • 勿提重物:提起重物的一瞬間腹內壓力會迅速升高,如果存在腹壁薄弱點,會導致疝氣的發生。
  • 避免引起腹內壓增高的因素如咳嗽、便祕、排尿困難等。術後恢復重體力勞動不宜過早,以防疝復發。
  • 戒菸:長期大量吸菸引起的長期慢性咳嗽會使腹內壓力明顯升高。
  • 勿長時間憋尿:特別是前列腺增生的人群,容易發生排尿困難,導致腹內壓增高,從而誘發疝氣發生。

成人疝氣是沒有自愈的可能性的,手術是治癒成人疝氣的唯一手段。嬰幼兒年紀較小,有自愈可能,只要疝氣沒有發生嵌頓,可以用疝氣帶保守治療,緩解疝氣症狀及疼痛感,防止疝內容物嵌頓。如果患兒 1 歲以上,仍未痊癒,可考慮採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以修補腹壁缺損或薄弱處為主。手術是治癒絕大部分腹壁疝的惟一有效方式。

非手術治療

  • 1 歲以內嬰幼兒的先天性臍疝多可臨床觀察,如 1 歲以上還是不癒合的可以考慮手術。
  • 腹帶、疝氣帶:對於無手術條件的患者或者等待手術的患者可以終身或臨時使用腹帶。使用腹帶可以避免缺損的迅速擴大和疝內容物脫出,能夠避免嵌頓。但對於疝內容物在疝囊內難以回納的患者腹帶要慎用,以避免腹帶對腸管等內容物的不當壓迫。  

手術治療

小兒和成人的手術治療方法是有差異的,小兒主要做區域性的組織縫合修補,不使用合成補片,成人的修補手術多會使用補片等材料。

  • 組織縫合修補(疝囊高位結紮術):組織縫合修補是將缺損兩邊組織進行縫合關閉缺損的修補方式,多使用於缺損不大(缺損小於 2~3 cm)的小型腹壁疝,同時不適用補片修補的小兒疝也使用組織縫合修補,其他使用本方法的情況還包括創面感染或者嚴重汙染的腹壁疝。該方法應用最廣,安全、有效,缺點是縫合張力大,術後手術部位有牽扯感、疼痛感,易復發。
  • 補片修補:目前採用材料對腹壁疝進行修補是手術治療的主要方式,對於中等以上大小的腹壁疝都傾向於採用材料修補,應用的材料臨床稱之為補片。
  • 腹腔鏡腹壁疝修補術:不在腹壁做切口,通過 3~5 個穿刺孔完成手術,對患者創傷小,患者術後恢復快;但需要使用防粘連補片和腹腔鏡裝置,費用較高,對手術醫生的操作要求也較高。對大多數的切口疝、造口旁疝、半月線疝都首選腹腔鏡補片修補術。

治療原發病

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咳嗽、便祕、腹水等。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易復性疝者多選擇適當時機手術,預後良好。
  • 嵌頓疝是一種急症,短時間不能復位,會變成絞窄性疝,及時手術治療預後良好。
  • 延誤手術時機,腸管受壓或絞窄時,可出現急性機械性腸梗阻、腸穿孔或合併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等,將危及生命。

腹外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腹壁強度減弱:屬於解剖結構原因,是疝發生的基礎,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情況。
    • 先天性因素包括腹膜鞘狀突未閉、腹內斜肌下緣高位、寬大的腹股溝三角、臍環閉鎖不全,腹壁白線缺損等,有些正常的解剖現象,如精索穿過腹股溝管、股動靜脈穿過股管區,也可造成該處腹壁強度減弱。
    • 後天獲得性為多種原因(手術切口、引流口癒合不良、外傷、炎症、感染、手術切斷腹壁神經,肥胖者過多的脂肪浸潤,老齡的肌肉退化萎縮以及膠原代謝異常),導致堅實的筋膜組織為疏鬆而有微孔的結締組織層或脂肪所代替。
  • 腹內壓增加:是一種誘發因素,原因類別較多,包括慢性咳嗽、慢性便祕、晚期妊娠、腹水、排尿困難、嬰兒經常嚎哭、舉重、經常嘔吐以及腹內腫瘤等。

哪些人容易患腹外疝?

  • 嬰幼兒未完全發育、腹壁肌肉薄弱,易由於哭鬧使腹部壓力升高,出現臍疝、腹股溝疝。
  • 老年人肌肉萎縮,腹壁薄弱,此外,老年人因咳喘、便祕、前列腺增生導致的排尿困難等疾病,致使腹壓升高,為疝的形成提供了動力。
  • 腹部突然過度使力人群,如運動員。
  • 有慢性咳嗽、經常嘔吐、便祕、脫肛、排尿困難、腹部手術、外傷、妊娠期間等使腹部壓力增高患者。

腹外疝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特徵性臨床表現:腹壁出現時有時無或時大時小的腫塊。腫塊在站立以及增加腹壓時出現或者變大,而發生早期平臥多可自行或用手按壓後消失,或者變小。患者早期除特徵性腫塊表現外多無顯著不適。
  • 隨著病程延長腫塊會隨缺損的擴大而逐步變大,患者也會出現腹脹、腹部不適等消化道症狀,此類症狀平臥後會有所改善。部分患者因疝內容物與疝囊、疝環形成粘連,腫塊可不再消失而持續存在,有些患者會出現腸粘連、腸梗阻的症狀。個別患者會因急劇腹壓增高等情況出現嵌頓,如未能及時處理會發生絞窄、腸壞死等嚴重情況,甚至可導致死亡。
  • 切口疝的患者多有腹部手術切口癒合不良的病史,以後腹壁原切口位置出現特徵性的腫物表現。
  • 難復性疝、嵌頓性疝及絞窄性疝,疝內容為不能還納入腹腔或還納困難時,伴有區域性疼痛或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腸梗阻表現。
  • 如果疝內容物為小腸、結腸則可出現陣發性腹脹、腹痛、噁心、嘔吐、肛門排便排氣不暢等腸梗阻症狀。
  • 如果疝內容物為膀胱、腎臟則可出現明顯的泌尿系統症狀,如尿頻、尿急、尿痛、血尿、腰部疼痛等症狀。
  • 如果疝內容物為輸卵管、卵巢或大網膜,可有腹部鈍痛、腰骶部鈍痛及食慾減退、消化不良、腸道脹氣等非特異性消化道症狀。疝內容物絞窄時,則出現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狀,如發熱、白細胞計數升高、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甚至發生休克。

腹外疝的臨床型別有哪些?

  • 易復性疝:疝內容物易於回納入腹腔。
  • 難復性疝:疝內容物(多為大網膜)不能或不完全能回納入腹腔內,但並不引起嚴重症狀者,多由疝內容物反覆突出致疝囊頸受摩擦而損傷,併產生粘連所致。如滑動疝(多發右側,有消化道症狀)、有些為巨大疝。
  • 嵌頓性疝:疝環較小而腹內壓突然增高,疝內容物強行擴張囊頸而進入疝囊,隨後因囊頸彈性回收將內容卡住,使其不能回納。
  • 絞窄性疝:嵌頓疝繼續發展,包括 Richter 疝(即腸管壁疝,嵌頓的內容物僅為部分腸壁,系膜側腸壁及其系膜並未進入疝囊,腸腔並未完全梗阻)、Littre 疝(嵌頓的為小腸憩室)、逆行性疝(各嵌頓腸袢間的腸管隱藏在腹腔內)。

腹外疝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腸絞窄:腸絞窄患者常有發熱、持續腹痛,胃腸減壓後腹部有腫塊。
  • 腸穿孔:是指腸管病變穿透腸管壁導致腸內容物溢位至腹膜腔的過程,是許多腸道疾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引起嚴重的瀰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現為劇烈腹痛、腹脹、腹膜炎等症狀體徵,嚴重可導致休克和死亡。

主要是針對腹內壓力增高的常見原因來預防,當有下列誘因時,請及早就醫治療或儘量避免:慢性咳嗽、長期便祕、排尿困難 (如包莖、膀胱結石)、腹水、妊娠、舉重、搬重物以及嬰兒經常啼哭等。

  • 白線疝、半月線疝、原發性腰疝大多有先天性區域性缺損的因素存在,隨著患者年齡增大,腹壁強度降低,一旦腹腔內壓力增高便容易發生,預防上比較困難。
  • 臍疝有部分是由先天因素引起的,此外,女性肥胖及多次妊娠者多發,肝硬化腹水患者亦容易出現,因此避免妊娠時胎兒過大、肝硬化患者控制腹水量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切口疝的發生多與腹部手術後切口癒合不良有關,減少切口癒合不良有助於預防切口疝的發生。

怎樣預防小兒疝氣的發生?

  • 由於疝氣容易在嬰兒期發生,故應注意觀察孩子的腹股溝部或陰囊處,是否有異常包塊。
  • 不能把小兒的腹部裹得太緊,以免加重腹內壓力。不要讓孩子過早的站立,以免腸管下墜形成腹股溝疝。
  • 飲食以易消化和含纖維素多的食品為主,以保持大便通暢。出現大便乾燥時,應採取通便措施,不要用力大便。
  • 避免孩子大聲啼哭,防止腹壓升高。

老年人如何預防疝氣?

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易發生疝氣,所以預防很重要,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 預防心肺、腎、前列腺等慢性疾病,以免誘發腹壓增高。
  • 戒菸,以免引發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等導致腹股溝疝。
  • 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 適量增加活動,增強體質。
  • 進食易消化食物,多飲水,適量增加粗纖維的蔬菜,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飲食,保持大小便通暢。
  • 儘量減少或避免重體力勞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