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癥: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高泌乳素血癥(Hyperprolactinemia)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體內血清泌乳素水平異常升高。[1]男女都可患病,女性更多見。

泌乳素由垂體合成和分泌,正常水平的泌乳素對乳腺發育、泌乳和卵巢功能、免疫功能等起重要調節作用。但如果泌乳素水平過高,就會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狀況、生育功能及生活質量。高泌乳素血癥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為 0.4%,在原發性閉經患者中為 4%,生殖功能障礙患者中為 9%~17%。[2]

  • 高泌乳素血癥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由多種病因引發,包括病理性因素、藥理性因素,以及原因不明的特發性高泌乳素血癥。[1][2]其中,垂體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癥最主要的病因。[1]
  • 臨床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女性、基因缺陷、調控或代謝途徑受到損傷。[2]
  • 女性高泌乳素血癥的典型臨床症狀是月經紊亂、溢乳、不育、性功能障礙;男性高泌乳素血癥的典型臨床症狀是性功能障礙、第二性徵減退、精子減少或不育。[1][2]
  • 垂體泌乳素瘤在導致高泌乳素血癥的同時,還可能壓迫周圍組織和神經,造成頭痛、視功能障礙、噁心、嘔吐、眩暈、昏迷。[2]
  • 如果患者伴有月經紊亂、溢乳、不育、性功能障礙,應該儘早前往醫院接受診治。
  • 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和既往病史,結合實驗室、影像學和眼科檢查,即可得出診斷結論,並評估具體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1]
  • 高泌乳素血癥的治療方案取決於具體病因和病情的嚴重程度。藥物性高泌乳素血癥應考慮停藥、換藥或加用多巴胺激動劑。伴有臨床症狀的垂體瘤患者首先可選用多巴胺激動劑治療;若藥物無效或垂體瘤壓迫周圍組織和神經的症狀較嚴重,則可採取手術治療。對於藥物療效不佳或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可採用放療方案。[2]
  • 患者需遵醫囑用藥,並長期接受隨訪,便於醫生監測病情變化趨勢。[4]
  • 高泌乳素血癥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並且誘因複雜多樣,難以實現有效預防。[2][4]

如果患者伴有月經紊亂、溢乳、不育、性功能障礙,應該儘早前往醫院接受診治。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和既往病史,結合實驗室、影像學和眼科檢查,即可得出診斷結論,並評估具體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伴有高泌乳素血癥典型症狀的患者,例如月經紊亂、溢乳、不育、性功能障礙,應該儘早前往醫院接受診治[2]

  • 首先需要確診病情,並查詢病因,甚至可能需要多科室會診;
  • 隨後,醫生才能以此為依據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就診科室:

  • 婦科
  • 神經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高泌乳素血癥?

  • 首先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的症狀和既往病史,並進行全面的體檢,充分了解病情。
  • 實驗室檢測:血清泌乳素水平;其他相關內分泌激素水平。
  • 影像學檢查:CT 或 MRI 掃描,明確是否存在垂體泌乳素瘤。
  • 眼科檢查:視力、視野、眼底檢查。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 症狀是持續進展還是維持穩定?
  • 以前是否有懷孕或生育史?
  • 除了生殖系統症狀以外,還有什麼其他異常情況?
  • 是否伴有什麼慢性病?是否長期服藥治療?服用的是什麼藥物?
  • 以前腦部是否受到過創傷?
  • 是否感覺視力有所減退?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導致目前的情況?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
  • 是否可以採用保守(手術)方案?
  • 治療方案是否會有風險或造成不良後果?
  • 治療之後能否恢復正常生育功能?
  • 今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患者需遵醫囑用藥,並長期接受隨訪,便於醫生監測病情變化趨勢[3]

  • 患者需遵醫囑長期用藥,有利於維持病情穩定。
  • 治療期間,有必要進行長期隨訪,便於醫生評估療效和病情變化趨勢。
  • 對於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最好在血清泌乳素持續穩定一段時間後,再嘗試懷孕。
  • 懷孕期間,更有必要全面監測病情,若有必要可繼續服藥控制血清泌乳素水平。

高泌乳素血癥的治療方案取決於具體病因和病情的嚴重程度。藥物性高泌乳素血癥應考慮停藥、換藥或加用多巴胺激動劑。伴有臨床症狀的垂體瘤患者首先可選用多巴胺激動劑治療;若藥物無效或垂體瘤壓迫周圍組織和神經的症狀較嚴重,則可採取手術治療。對於藥物療效不佳或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可採用放療方案[2]

如何治療高泌乳素血癥?

  • 藥物性高泌乳素血癥[2]
    • 首先應考慮停藥;
    • 換用其他不會誘發高泌乳素血癥的藥物;
    • 如果無法停藥或換藥,則加用多巴胺激動劑。
  • 伴有臨床症狀的垂體瘤患者[2]
    • 藥物治療
      • 卡麥角林(Cabergoline),一種選擇性長效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 溴隱亭(Bromocriptine),一種非特異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 手術治療
      • 藥物治療無效,或垂體腫瘤產生明顯的壓迫及神經系統症狀,可採取手術治療;
      • 術前可短期服藥,使垂體瘤體積縮小,以減少術中出血風險,提高療效;
      • 如果有腫瘤殘留,術後仍需服藥或實施放療。
    • 放療
      • 包括傳統放療、質子重離子照射和核素植入性照射,以及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 可用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法耐受藥物治療的患者,以及不願或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
      • 放療起效較慢,且存在較多的副作用,醫生一般不推薦採用單一放療方案。

高泌乳素血癥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由多種病因引發,包括病理性因素、藥理性因素,以及原因不明的特發性高泌乳素血癥。[1][2]其中,垂體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癥最主要的病因。[1]常見臨床危險因素包括女性、基因缺陷、調控或代謝途徑受到損傷。[2]

高泌乳素血癥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高泌乳素血癥的病因複雜多樣,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主要包括[2]

  • 生理性因素包括:產後、哺乳、性交、運動、創傷、睡眠、應激、妊娠等。
  • 病理性因素包括:
    • 垂體疾病,例如垂體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癥最常見的病因;
    • 下丘腦疾病,例如顱咽管瘤;
    • 原發或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
    • 肝、腎功能受損;
    • 自身免疫病;
    • 多囊卵巢綜合徵;
    • 異位泌乳素分泌增多,例如支氣管源腫瘤、腎上腺樣瘤;
    • 肢端肥大症。
  • 藥物性因素:長期服藥,干擾體內對泌乳素的調控機制。
    • 抗精神病藥物;
    • 抗抑鬱藥物;
    • 抗癲癇藥物;
    • 抗高血壓藥物;
    • 抗胃潰瘍藥物;
    • 雌激素及避孕藥;
    • 阿片類藥物。
  • 特發性高泌乳素血癥血清泌乳素水平上升,但與生理、病理、藥理因素均無關。
  • 空蝶鞍綜合徵:年輕女性多見。蝶鞍隔(頭顱中的一個區域)因先天發育不全、腫瘤或手術破壞,導致腦脊液流入蝶鞍的垂體窩,使蝶鞍擴大,垂體受壓縮小,在MRI時顯示無垂體影像,稱為空蝶鞍。導致閉經和高泌乳素血癥。[3]

發生高泌乳素血癥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臨床與高泌乳素血癥相關的常見危險因素包括[2]

  • 性別:女性。
  • 基因缺陷:伴有某種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
  • 泌乳素調控或代謝途徑相關的組織器官受到損傷。

高泌乳素血癥有哪些症狀?

  • 女性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常見臨床症狀主要包括:
    • 85% 的患者有月經紊亂,月經稀少或閉經;
    • 育齡女性有排卵障礙,導致不育;
    • 溢乳:在非妊娠期和哺乳期,乳頭會有液體流出;
    • 性慾減退、生殖器萎縮;
    • 干擾受精和胚胎髮育,導致流產;
    • 骨質疏鬆。
  • 男性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常見臨床症狀主要包括:
    • 勃起功能障礙;
    • 第二性徵減退;
    • 性慾減退;
    • 精子數量減少;
    • 不育;
    • 骨質疏鬆。

高泌乳素血癥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垂體泌乳素瘤在導致高泌乳素血癥的同時,還可能壓迫周圍組織和神經,造成以下併發症:

  • 頭痛;
  • 視功能障礙,例如視力下降、視野缺失;
  • 噁心、嘔吐;
  • 眩暈、昏迷;
  • 嚴重者還可出現渾身抽搐。

高泌乳素血癥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並且誘因複雜多樣,難以實現有效預防。

開始服藥治療某些疾病之前,與醫生進行充分溝通,換用不易誘發高泌乳素血癥的藥物,或許可以降低發病風險。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