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構音障礙: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功能性構音障礙又稱發育性發音障礙或發育性語音不清,是兒童最常見的語音障礙。患兒並無構音器官(如舌頭、嘴脣、下巴等)的形態及功能異常,智力發育也正常,但卻在構音、語言發育方面存在障礙[1]

  • 一項對湖南省 4~16 歲兒童的調查研究發現,功能性構音障礙的總髮病率約為 0.78%,且男童多於女童(約 2∶1)。其中,以 4~6 歲兒童的發病率最高,達到 2.14%;除此之外,近年來沒有大樣本的調查報告[2][3]
  • 功能性構音障礙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可能與神經發育不成熟有關,已知的病因包括遺傳、心理、生理、環境等多方面因素[4]
  • 主要症狀為吐詞不清,某些字發音錯誤(讀不準音節,比如常見拼音中的聲母 g、k、h 發音不清),從而導致與他人交流困難、社交障礙[1]
  • 治療主要包括語音矯治和行為訓練,總體來看治療效果良好[1]
  • 該病導致患者與他人交流困難,嚴重影響學習、日常生活,長此以往可能誘發心理健康問題,各種不利影響有可能延續至成年[1]
  • 如果孩子年齡超過 5 歲(正常兒童語音功能通常在 4 歲 6 個月左右完全發育,5 歲前一般都能穩定發出所有音節)但仍有部分音節發音不清,應考慮到該病的可能性並及時就診[5]

正常兒童語音功能通常在 4 歲 6 個月左右完全發育,5 歲前一般都能穩定發出所有音節。注意:有些患兒構音錯誤的方式是很難通過幼兒自身的學習糾正的,切勿認為大一點就慢慢好了而導致病情延誤[5]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孩子年齡超過 5 歲仍有部分音節發音不清者。

建議就診科室

  • 兒童保健科

醫生如何診斷功能性構音障礙?

醫生在診斷該病時通常是看患兒是否滿足如下四個條件:

  • 發音器官的形態及功能沒有異常;
  • 聽力正常;
  • 言語發育水平達 4 歲以上;
  • 發音錯誤呈固定狀態(症狀持續半年以上)[4]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測試發音:讓患兒自行朗讀或通過看圖提問引導幼兒發音,從而判斷是否存在吐詞不清[3][5]
  • 聽力測試:分為主觀測試法(需要患兒主動配合)和客觀測試法(無需有意配合,通過儀器檢測),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使用,能夠協助判斷患兒是否存在聽力障礙。
  • 其他:當懷疑患兒存在記憶、認知等方面問題時,可進一步行顱腦 CT、顱腦核磁共振(MRI)等檢查,來了解患者有無腦部發育問題。

醫生可能詢問患兒家屬哪些問題?

  • 孩子說話時常見哪些字或音節不清晰?
  • 這種總是讀錯、糾正不過來的現象出現有多久了?
  • 孩子聽力正常嗎?有沒有做過相關檢查?
  • 智力、認知方面發育跟周圍同齡孩子相比一樣嗎?
  • 平時孩子吃的最主要的食物都有哪些?
  • 孩子小時候是幾個月斷奶?當時是怎麼進行輔食新增餵養的?
  • 孩子的父母以及近親有沒有小時候也出現吐字不清問題的?

患兒家屬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孩子得的是什麼病?現在診斷明確嗎?
  • 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 為什麼會得功能性構音障礙?
  • 該怎樣治療?
  • 好不好治?一般療程大概要多久?
  • 會遺傳嗎?
  • 如果再生一個孩子,也會得這種病嗎?有沒有辦法預防?

功能性構音障礙的治療週期較長(通常達 2 周~7 個月)[1],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始終遵照該病的治療方法要求來護理,並儘量消除可能的病因。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飲食方面:食物不能一味軟、爛,建議增加各種質地的食物,讓口腔得到充分刺激。
  • 加強語言教育:鼓勵患兒多說話,認真糾正發錯的音節,加強發音鍛鍊。
  • 創造有利的家庭語言環境:儘量避免說方言,家人應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一個吐字清晰、準確的良好語言環境。
  • 有意識地鍛鍊構音器官:比如鼓勵患兒玩吹泡泡、吹喇叭的遊戲等。

功能性構音障礙的治療主要是加強口腔等構音器官的功能鍛鍊,以及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糾正錯誤的發音,包括語音矯治和行為訓練,總體來看治療效果良好[1]

  • 語音矯治:分三步進行,先教患兒認識到自身發音的錯誤,然後通過聽覺語音刺激、語音定位法等治療方法讓患兒朝著正確的發音目標努力。完成前兩步後,再逐步鍛鍊患兒把正確讀音用於詞語、句子之中。
  • 行為訓練:針對患者不良發音習慣進行的糾正訓練,主要是口功能訓練來鍛鍊口腔運動協調能力,比如練習吹泡泡、吹喇叭,改善食物質地(由軟逐漸變硬),用牙刷刺激口腔等。

疾病發展和轉歸

如不積極治療,功能性構音障礙患兒吐字不清的症狀通常難以改善,嚴重影響患兒與他人交流、溝通,並影響學習和日常生活,長此以往可能誘發心理健康問題,甚至影響成年後的發展。若堅持積極治療,該病的預後通常較好,總體有效率可達 85%~90%[1]

功能性構音障礙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可能與神經發育不成熟有關,已知的病因包括遺傳、心理、生理、環境等多方面因素[4]

常見原因有哪些?

  • 遺傳因素[4]有研究對比患有該病的兒童父母與健康兒童的父母,發現患兒的父母年幼時及近親中吐字不清者更多,所以認為該病與遺傳因素有關。
  • 飲食習慣[4]咀嚼功能與語言發育密切相關,輔食新增不及時、飲食結構不合理(食物過軟、湯類為主等)不利於口腔運動功能的鍛鍊和發育,進而影響幼兒的語音功能發育。
  • 家庭語言環境[4]孩子由長輩、保姆照顧,各種方言夾雜的複雜家庭語言環境導致孩子出現構音障礙、語言表達障礙。
  • 家庭教育因素[1][4]監護人的鼓勵、教導有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而若不管不問、溝通很少則不利於孩子語言的發育。
  • 孩子患有影響語言發育的一些疾病[1]比如記憶、認知、聽力方面的問題等。

哪些人容易患病?

  • 父母年幼時及近親中有吐字不清症狀。
  • 輔食新增不及時,飲食以湯類、軟爛食物為主者。
  • 所在家庭語言環境複雜者。
  • 父母對孩子不管不問、溝通很少者。
  • 本身存在記憶、認知、聽力等方面的問題。

功能性構音障礙主要症狀為吐詞不清,某些字發音錯誤,這就導致患兒與他人交流困難,嚴重影響學習、日常生活,長此以往可能誘發心理健康問題,各種影響有可能延續至成年[1]

常見症狀有哪些?

吐詞不清,某些字發音錯誤:具體來說有構音方法錯誤和構音位置錯誤之分,前者如:“爸爸”讀作“啊啊”,“邊”讀作“班”;後者如用舌尖音替代舌根音、舌根音替代舌前音等,常見的 g、k、h 發音不清就屬於此類[1][5]

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心理問題:功能性構音障礙患兒在與外界交流方面存在障礙,難以融入正常社會,容易誘發心理健康問題。
  • 社交退縮[3]又叫社交退縮症,指在他人面前感到渾身不自在,於是儘量躲避他人、避免與他人接觸。

雖然功能性構音障礙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從目前已知的可能病因入手或許能夠起到預防該病的作用。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及時診治可能影響語言發育的一些疾病:比如記憶、認知、聽力方面的問題等。
  • 飲食方面:重視輔食的新增,食物不能一味軟、爛,要增加各種質地的食物,讓口腔得到充分刺激,通過咀嚼吞嚥鍛鍊口腔運動的靈活性。
  • 創造有利的家庭語言環境:孩子的照護者應做到吐字清晰、準確,避免方言夾雜。
  • 重視語言教育:多與孩子進行語言溝通,鼓勵孩子模仿、學習發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