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femul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 綜合徵)是一種常見的髖關節疾病。
  • 常見於 20~40 歲的運動愛好者。
  • 重複性的髖部運動、發育性因素、兒童髖部疾病、先天基因因素等,是常見的病因。
  • 大致可分為 3 型:凸輪撞擊型(Cam 型)、鉗夾撞擊型(Pincer 型)、凸輪鉗夾撞擊型(混合型)。
  • 主要表現為腹股溝區疼痛、髖關節彈響、活動受限,影響日常生活和運動水平。
  • 可通過保守治療、康復治療或手術治療。其中,手術治療又包括髖關節切開手術和髖關節鏡探查治療術。
  • 如果撞擊因素不被發現和解除,早期的髖臼盂脣損傷(Hip labral tear)會持續發展,並最終導致關節退變及骨關節炎,故需要早期診斷及治療。
  • 接受治療的患者,症狀通常會得到改善,且可以恢復到完全活動,包括運動。沒有治療者,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惡化。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經休息無法緩解的疼痛;
  • 出現髖關節交鎖,即走著走著突然出現髖關節不能做屈伸動作了,影響繼續走路;
  • 上述症狀影響正常生活。

建議就診科室

  • 運動醫學科
  • 關節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的診斷不依賴於單一的臨床症狀,而需要經過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關節鏡檢查等,由醫生根據結果綜合判斷。當主訴、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相結合,均指向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時,可確診。

  • 體格檢查:通常,患者的髖關節活動受限,特別是屈曲、內收、內旋等動作。髖關節衝擊試驗可以誘發此病典型的疼痛,是最常用的體格檢查方法。其中又包括兩種:屈曲-內收-內旋試驗(FADIR)和屈曲-外展-外旋試驗(FABER)。
  • 檢查方法:仰臥位,將疼痛側的髖關節屈曲至 90 度,然後內收內旋髖關節(FADIR);或將患側髖關節屈曲至 90 度,然後外展外旋髖關節(FABER)。當出現髖關節或腹股溝區疼痛或卡壓症狀,FADIR 試驗提示前上盂脣損傷。FABER 試驗提示盂脣後部損傷。
  • 影像學檢查:首先拍攝一張骨盆的前後位 X 光片,和一張患側髖關節的外側位 X 光片,以獲得髖部的概況,識別凸輪或鉗子形態,以及識別髖部疼痛的其他原因。當需要進一步評估髖關節形態和相關軟骨結構及盂脣病變時,可以適當選擇 CT 及 MRI 檢查。
  • 關節鏡檢查:利用關節鏡進行髖關節的肉眼直視檢查,準確率高,且在檢查的同時可以予以相應的治療。該檢查不是必要的檢查,屬於有創的檢查,但在確診的同時可以進行治療。

醫生可能詢問哪些問題:

  • 哪裡疼痛?持續多長時間?
  • 以前有沒有做過保守治療?
  • 有沒有哪些誘因會導致疼痛加重?
  • 有沒有關節交鎖情況,也就是走著走著突然感覺大腿卡住了?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能不能只做保守治療?
  • 如果要手術,該選擇哪種手術方法?
  • 儘量避免重複、超生理角度的髖關節活動,如深蹲、蛙跳。
  • 增加平臥休息時間,躺著多休息。
  • 適當配合康復理療如骨骼肌衝擊波治療、中頻電脈衝治療。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可通過保守治療、康復治療、手術治療。

  • 保守治療包括患者教育、觀察等待、生活方式和行為的改變。
  • 康復治療以物理療法為主導,目的在於改善髖關節的穩定性,增強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加肌肉力量,改善關節活動範圍等。
  • 髖關節切開手術和髖關節鏡探查治療術,可改善髖關節的形態、修復受損組織。

非手術治療

  • 修正髖關節的運動方式,即避免過度屈曲髖關節,如避免深蹲動作,減少運動量,來減輕髖關節的撞擊。
  • 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如西樂葆、安康信等,減輕關節炎性刺激,並可結合理療或糖皮質激素關節內封閉治療。

值得說明的是,非手術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疼痛,並不能解除撞擊因素,因此不能阻止關節退變的持續進展。

髖關節切開手術

手術可對異常的髖關節結構進行直觀的處理。

  • 對於“凸輪撞擊”,可採用“股骨頭成型術”,去除股骨頭的任何非球形因素;也可採用“股骨頸成型術”,去除突出畸形的股骨頸。
  • 對於“鉗夾撞擊”,可手術切除髖臼邊緣的骨贅;如有髖臼脣撕裂或變性,可施行部分切除術;若髖臼脣從髖臼分離,可在清理髖臼後,將脫離的髖臼脣原位縫合;若撞擊由髖臼形態學異常(如髖臼後傾、髖臼內陷等)引起,可行環髖臼截骨術,以儘量恢復其正常形態。

手術的每一步切除後,醫生都會復位髖關節,並反覆檢查在髖關節的活動範圍內,不再存在撞擊;如果仍有撞擊存在,可再次切除多餘的骨塊。

術中,醫生會用螺釘固定截骨處,一般很少留置引流管。

術後常規應用低分子肝素,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為了讓截骨部位完全癒合,患者應避免負重,也不要做過度的外展、內收或屈髖動作(屈髖角度不能大於 70 度)。

術後第一天,就應開始做持續的被動運動(CPM)功能鍛鍊(屈髖角度應注意小於 70 度),以防止關節粘連;術後 6~8 周即可恢復髖關節的正常活動和功能。

髖關節鏡微創治療

  • 通過微創方式對髖關節中央和外周室間隔進行檢查和治療,可矯正髖關節形態,實現自由運動,創傷小,恢復快。其中,中央室包括髖臼脣及髖臼中央部分的所有結構;外周室包括髖臼脣外側、但仍為關節囊內部的結構,如股骨頭、股骨頸、滑膜皺襞及關節囊本身。
  • 手術時,患者採取側臥位或仰臥位。醫生可觀察到中央室的髖臼脣前外側撕裂和髖臼軟骨前部變性等特徵性病變,同時做必要的清創處理;關節鏡下還可對某些髖臼脣撕裂進行修補縫合。外周室可以發現股骨頭-頸連線處的骨贅,並直接切除。醫生還可在完全直視下,修整髖臼脣的外側部,並切除其周邊骨贅。
  • 在許多患者中,關節鏡是優選方法,有助於快速恢復;但還有一部分患者需要用開放性手術來解決問題。
  • 對於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早中期的患者,可以行關節鏡手術。對於出現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晚期導致嚴重髖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需要行開放手術或關節置換手術。

疾病發展和轉歸

接受治療後,症狀通常會得到改善,並恢復到完全活動,也能正常運動。沒有治療者,症狀可能會隨時間推移而惡化。

接受手術治療後,症狀可顯著改善,中短期的療效確切(2 年內),長期療效仍在研究統計當中[5][6]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的發病機制目前還沒有被研究所證實。常見的病因有重複性的髖部運動、發育性因素、兒童髖部疾病、先天基因因素等。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1999 年,Ganz 教授的團隊就曾報道了髖臼截骨術後導致的一種併發症——股骨髖臼撞擊現象[3],並於 2003 年正式提出 FAI 的概念[4]。隨後,2016 年於英國舉行的沃裡克協議(國際共識宣告)正式引入術語“股骨髖臼撞擊綜合症(femul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綜合徵)”。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是指形態有改變的髖關節(即股骨或髖臼部位的解剖學異常),在髖關節運動終末期發生股骨近端和髖臼邊緣的異常碰撞,這將導致髖臼盂脣損傷,從而引發髖關節疼痛症狀。運動的終末期是指髖關節極度屈曲、後伸、內旋、外旋、內收、外展。通俗的說,就是達到關節活動度最大的那個時候。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的發病機制目前還沒有被研究所證實。股骨和髖臼發生撞擊的根源,可能是兩者之間的一種異常接觸狀態,而這種異常狀態可能與股骨近端或髖臼的形態學異常有關。但科學家也發現,即使髖部解剖結構正常,有的人也可能發生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他們有個共同特點:髖關節發生過度活動,即超出生理功能的活動範圍。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常見的病因有:

  • 重複性的髖部運動,如跑步、籃球、足球、曲棍球。
  • 兒童髖部疾病,常見的如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股骨頭骺滑脫(SCFE)。
  • 先天的遺傳因素[1]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的主要症狀是,髖部或腹股溝中出現與運動相關或位置相關的疼痛。這裡說的“運動相關”,是指長期跑步,球類運動如籃球、曲棍球、足球;位置相關則是指長時間保持坐位或下蹲位。疼痛可以是間歇性或持續性的,也可放射到腰部、臀部或大腿。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的患者多為喜歡運動的青壯年,通常由於一個微小的創傷後緩慢起病,或者從沒有過陳舊性創傷病史[1]

  • 在發病的最初階段,患者經常出現間斷性的腹股溝區慢性疼痛,同時伴有髖關節活動受限。
  • 當髖關節活動過度(如進行體育運動或長時間行走後),或長時間保持坐位後,症狀可能會加重。
  • 隨著疾病的進展,還可有腰背部、骶髂關節、臀部或股骨大轉子(如圖)處疼痛。但疼痛處一般不會低於膝關節平面。簡單說就是,膝關節以下部位疼痛,往往就和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關係不大了。
  • 除了疼痛,患者還可能聽到髖關節有“咔噠”聲,伴隨關節交鎖症狀,即行走過程中突然出現髖關節屈伸不能,影響繼續走路;有時還會出現關節僵硬、關節運動範圍受限或打軟腿(即小腿軟軟的,用不上勁,走路一跛一跛的)等。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徵的分型有哪些?

  • 凸輪撞擊型(Cam型):常見於經常運動的男性。髖臼軟骨的損害通常發生在髖臼的前上部。
  • 鉗夾撞擊型(Pincer型):常見於喜好活動的中年女性。該損傷常位於髖臼軟骨周圍的狹窄長條狀區域,髖臼脣周圍常發生骨化改變。
  • 凸輪鉗夾撞擊型(混合型):研究表明,凸輪撞擊和鉗夾撞擊很少獨立發生,混合型最為常見。在一項對 149 個髖關節的研究中,只有 26 個髖關節單獨發生凸輪撞擊,16 個髖關節單獨發生鉗夾撞擊[2]

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手段。

減少運動量可以適當降低此病的發生風險。

感謝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陳迪熙醫生 參與本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