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股骨頭壞死(femoral head necrosis),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主要表現為缺血側的髖部疼痛、無法活動。

股骨頭壞死,多發生於 30~50 歲男性,是青壯年髖關節殘疾的常見原因。最直接的原因是股骨頭血供不足。

創傷、長期大量飲酒、使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或某些疾病,均可引起股骨頭的血供不足。

在股骨頭壞死早期,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就會出現髖部或腹股溝處的疼痛、髖部無法活動和跛行。負重時疼痛會加重,休息後會有所減輕。如果不進行治療,這些症狀會越來越重,甚至可能導致殘疾。

要診斷股骨頭壞死,除了詢問病史和進行體格檢查,醫生主要依靠的還是影像學檢查(X線、磁共振檢查等)。其中,磁共振(MRI)檢查對於早期發現股骨頭壞死最敏感。

如果能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能有效減少股骨頭和髖關節的損害,改善髖關節的活動能力。股骨頭壞死主要依賴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症狀。術後可以進行運動康復。

患者在生活中應注意減輕髖關節負重,控制體重,戒菸戒酒,避免接觸性體育活動以延緩髖關節損傷。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出現髖部、臀部或腹股溝持續性疼痛時,若是有以下的既往病史,應及時前往就醫:

  • 髖部骨折史。
  • 髖關節脫位史。
  • 長期激素服用史。
  • 酗酒史。

推薦就診科室

  • 骨科

如何診斷股骨頭壞死?

  • 病史體徵:如果懷疑股骨頭壞死,醫生會詢問病史和進行體格檢查。在體格檢查中,醫生可能檢查髖關節有無壓痛及雙腿的活動範圍。
  • 影像學檢查:
    • 磁共振成像(MRI):是診斷早期股骨頭壞死最靈敏最準確的手段。
    • X線成像(X-ray):該檢查顯示股骨頭壞死引起的骨骼損傷,但很難在早期就發現股骨頭壞死。
    •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能夠幫助醫生判斷骨骼損傷的程度,但容易漏診早期股骨頭壞死。
    • 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該檢查也能早期發現股骨頭壞死徵象,並可以預測股骨頭壞死的進展,但價格較高。
    • 骨掃描:這種檢查採用放射性核素檢測骨組織。能夠幫助醫生識別股骨頭壞死的不同時期。急性發生期和緩解期時,在影像上會有明顯的表現。
    • 骨活檢:該檢查能夠幫助醫生確定分期。目前普遍採用的是國際骨微迴圈研究協會(ARCO)分期系統,將股骨頭壞死按程度分為0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部位出現疼痛?嚴重程度如何?
  • 疼痛持續了多久?什麼時候開始疼痛的?
  • 哪些情況下疼痛會加重或緩解?
  • 近期是否受過外傷或其他創傷?
  • 是否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 有哪些疾病史?
  • 平時是否有飲酒的習慣?
  • 是否患過惡性腫瘤?
  • 是否進行過器官移植?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 如何治療呢?最適合我的是哪一個呢?有什麼副作用嗎?
  • 治療後能夠治癒?
  • 日常我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什麼時候可以恢復體力活動和鍛鍊?

患者在日常中應注意什麼呢?

  • 減少髖部活動,使用手杖或柺杖(建議使用雙柺),以減輕髖關節負重和延緩股骨頭損傷。
  • 在醫生建議下,進行髖關節活動度的康復訓練。
  • 避免劇烈體育活動。
  • 控制體重。
  • 戒菸戒酒。

股骨頭壞死主要依靠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效果不佳。

手術治療

手術方式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保留患者自身的股骨頭,一類則需要用人工關節進行替換。主要的包括以下型別:

  • 髓芯減壓術 (core decompression surgery):可分為可分為細針鑽孔減壓術和粗通道髓芯減壓術兩種。手術的目的是降低骨內壓,增加血流供應,延緩或阻止股骨頭破壞。這類手術時間較長,但手術效果不錯。
  • 截骨術 (osteotomy):將壞死部分移除,以防止股骨頭塌陷和維持關節功能。截骨術包括內翻或外翻截骨、經股骨轉子旋轉截骨等多種手術方式。
  • 骨移植術 (bone graft):通過移植的方式,用健康骨骼替代壞死骨,通常和髓芯減壓術相結合。骨移植術可分為不帶血運骨移植術和帶血運自體骨移植術兩種。
    • 不帶血運骨移植術:植骨方法包括壓緊植骨、支撐植骨等,植骨材料包括自體皮質骨和鬆質骨、異體骨、骨替代材料。
    • 帶血運自體骨移植術:自體骨移植分為髖周骨瓣移植及腓骨移植。可進行的術式較多,具體如何選擇,需要結合患者自身的情況,和醫生共同商量。
  • 人工關節置換術 (hip joint replacement):對於股骨頭嚴重塌陷、關節功能嚴重喪失,其他治療無效的情形,可使用人工關節替代病變的關節。

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主要用來緩解症狀。

藥物治療

  • 非甾體抗炎藥:用於減輕疼痛和腫脹,如布洛芬、萘普生等藥物。
  • 降膽固醇藥物:服用皮質類固醇的患者可使用降膽固醇藥物,以降低血脂和改善骨骼的血液供應。
  • 抗凝血劑:凝血性疾病患者可使用抗凝血劑,以預防血管栓塞。

物理治療

  • 限制髖關節負重:建議使用手杖或柺杖。
  • 經皮電刺激:不過該治療的效果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支援。

康復運動

  • 關節活動度訓練:非負重前提下進行髖關節活動度訓練,以改善髖關節的功能。
  • 肌肉力量與耐力訓練:非負重前提下進行維持髖關節的肌肉訓練和腹背的核心訓練。
  • 可進行鍛鍊包括
    • 臥位抬腿法:仰臥,抬高患肢,屈髖屈膝90°,再放平,反覆多次;
    • 坐位分合法:坐在椅子上,雙手扶膝,雙腳與肩等寬,雙腿同時充分外展、內收,反覆多次;
    • 立位抬腿法:手扶桌子或其他固定物,身體保持豎直,抬高患肢,屈髖屈膝90°,使身體與大腿成直角,再放下患肢,反覆多次。
    • 扶物下蹲法:手扶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腳與肩等寬,下蹲後再起立,反覆多次。

需要注意的是,開展康復運動前,一定要和醫生商量,徵得醫生同意後再進行。

股骨頭壞死的病因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的直接原因是股骨頭處血液供應減少或中斷。

以下因素可導致股骨頭血液供應不足:

創傷

  • 運動中如果發生髖關節脫位或半脫位、股骨頸骨折等外傷,會導致股骨頭的血供中斷。
  • 交通事故引起的劇烈撞擊,也會導致導致股骨頭的血供中斷。

某些疾病

  • 鐮狀細胞貧血。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減壓病。
  • 痛風。
  • 凝血障礙。
  • 慢性肝病。

某些藥物和治療措施

  • 長期大劑量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 放療。
  • 化療。

不良生活習慣

  • 酗酒會引起血管內凝血的異常,導致股骨頭的血供問題。每日飲酒不到400毫升的人群,與不飲酒的患者相比,股骨頭壞死的風險升高了近3倍。如果超過400毫升,風險升高會更多。
  • 吸菸:吸菸會增加股骨頭壞死的風險。

哪些人容易罹患股骨頭壞死?

  • 性別:男性患病高於女性。
  • 年齡:30~50 歲最容易患病。
  • 妊娠:懷孕時體重增加,會增加股骨頭的承重負擔。
  • 肥胖:肥胖患者的骨頭承重負擔大,發生股骨頭壞死的風險也更高。

    股骨頭壞死有哪些症狀?

    早期患者可能沒有症狀,隨著疾病進展,股骨頭壞死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 疼痛:輕至中度的髖部或腹股溝疼痛。疼痛可突然發作,站立或行走時加重,休息時緩解。
    • 活動受限:患者可出現髖部活動受限的表現,例如跛行或是抬高腿時疼痛。
    • 肌肉痙攣:股骨頭壞死的兒童可能出現髖部肌肉痙攣、跛行或不肯負重。
    • 殘疾:隨著疾病進展,髖部疼痛會逐漸加重,甚至休息狀態下也感覺疼痛。一旦股骨頭壞死引起股骨頭塌陷時,會出現劇烈疼痛,可能導致無法行走。如不及時治療,可能造成殘疾。

    如何預防股骨頭壞死?

    • 戒菸戒酒。
    • 將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以避免阻塞血管和影響骨骼的血液供應。
    • 如需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應採取最低的劑量,並定期接受檢查。
    • 對於非創傷原因導致的股骨頭壞死,如果一側確診,應對另一側定期檢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