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抑制: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骨髓抑制(Myelosuppression),也稱為“骨髓功能抑制”,是放化療或使用某些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所產生的副作用,導致骨髓中造血幹細胞的活性下降、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血液中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計數的減少[1][2]

大多數化療藥物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如臨床上常用的鉑類、紫杉醇類、氟尿嘧啶等,常常造成血細胞不同程度的減低,嚴重者還可導致出血、貧血、感染或死亡。

目前防治化療後骨髓抑制的主要藥物是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惡性腫瘤患者在第一個化療週期時就使用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可明顯減少骨髓抑制的發生,大大降低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感染的發生率。

對老年人或有發熱和中性粒細胞減少史、無抗菌藥物預防史、營養不良等危險因素的患者,應考慮預防性應用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

接受放化療或者有血液或骨髓系統腫瘤、骨髓內轉移癌的人群,需要定期或根據需要及時檢查骨髓抑制的情況,出現血細胞計數異常時需要及時就醫。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該及時就醫:

  • 接受放化療的人群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定期監測血液指標(血常規等)。
  • 如血常規提示白細胞計數減低、中性粒細胞計數及百分比下降,或出現傷口化膿、腫脹、發紅,發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發燒等感染表現;紅細胞計數減低,貧血,稍有活動就出現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眼瞼、面板、甲床、口腔、牙齦蒼白,乏力等;
  • 血小板減低,出現出血傾向,身體各個部位不明原因的出血、血便、血尿、面板出現不明原因淤血,關節肌肉疼痛、虛弱感強等,一旦發現異常應儘快就診。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胸痛劇烈、呼吸困難;
  • 昏迷;
  • 自發性出血;
  • 出血難以止住。

建議就診科室

  • 腫瘤內科/腫瘤外科
  • 血液內科
  • 感染科

醫生如何診斷骨髓抑制?

臨床醫師根據患者病史、放化療史、臨床表現、查體、血液實驗室檢查、骨髓穿刺病理檢查等結果,確診骨髓抑制並不難。

  • 腫瘤患者有接受靶向治療、化療或放療等治療的病史
  • 血常規。能快速反映外周血內各類細胞情況。
  • 骨髓穿刺活檢。通過觀察骨髓內各細胞的形態、數量判斷病情。對於接受放化療的腫瘤患者,骨髓穿刺活檢還可確認骨髓損傷程度。
  • X 射線或計算機斷層顯像 (CT)
  • 磁共振 (MRI)。骨髓由紅骨髓、黃骨髓、骨成分和支援系統組成。MRI 具有軟組織分辨能力強的優勢,不僅可以鑑別紅骨髓和黃骨髓,也可早期顯示骨髓病變和評價骨髓功能。
  • 骨髓核素掃描(ECT)。可以全面、動態觀察骨髓造血情況,已廣泛用於評估放化療對骨髓的損傷程度、檢測髓外造血、骨髓活檢定位和骨髓疾病的診斷和分期。
  • 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具有高對比度和高空間解析度,是評估紅骨髓功能和累及骨髓的良惡性病變的重要檢測方法。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出現多久了?
  • 是否有其他病史?以前有沒有血液系統疾病?
  • 患何種腫瘤,接受了哪些治療方案?有沒有作過放療或化療?用藥或停藥時間多久了?
  • 腫瘤疾病近期有複查嗎?

患者可以諮詢哪些問題?

  • 骨髓抑制是什麼?能治好嗎?
  • 需要做哪些檢查?可能是哪些藥導致的這種情況?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要吃哪些藥改善這種狀況?哪種方法最適合我的病情?
  • 有併發症和後遺症嗎?
  • 治療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 國內哪些醫院治療此病經驗最好?

接受放化療的人群,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定期監測血液指標,一旦發現異常應儘快就診。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在接受放化療期間,應做好防護隔離措施(如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與任何患有可能傳播疾病的患者接觸,避免發生感染而影響治療。
  • 生活中若發現不明原因的出血,或出血難以止住的情況,需及時就醫。

藥物治療

  • 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根據美國感染病學會指南推薦,惡性腫瘤患者在第一個化療週期時就使用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可大大降低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感染的發生率。尤其適合老年人或有發熱和中性粒細胞減少史、無抗菌藥物預防史、無營養不良等危險因素的患者。
  • 嗎啡酸片:嗎啡酸片的主要成分為嗎啡酸,屬於酚酸類化合物,是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應對放化療的腫瘤患者的白細胞減少方面有明顯效果。
  • 提升白細胞類藥物:常用維生素 B4、鯊肝醇、碳酸鋰、地榆升白片等藥物。這類藥物能刺激白細胞的生成、促進造血,從而使白細胞的數量增加。缺點是起效緩慢、療效欠佳,放化療期間需長期服用。

輸注血小板和濃縮白細胞等血液成分

  • 輸注血小板和濃縮白細胞,可以預防嚴重感染和出血。
  •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反覆輸血或血液成分,會使患血源性傳染性疾病感染的風險增加,還會引起患者體內產生抗體從而導致一種自身免疫反應,會縮短患者的存活時間,而且還有增加腫瘤復發可能性。

造血幹細胞移植

嚴重骨髓抑制時,醫生會考慮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目前常用的是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其他治療方法

中藥、鍼灸:在正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

在治療惡性腫瘤的過程中,放療的射線和某些化療藥物也會殺死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血液和骨髓系統的惡性腫瘤導致血細胞無法正常生成;骨髓內的轉移癌也會導致骨髓中的正常細胞死亡,或喪失它們的正常功能,從而出現血細胞計數異常,導致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化學藥物治療(化療):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經過分化產生血細胞,常用的化療藥物,如硫唑嘌呤、鉑類如奧沙利鉑、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會殺死骨髓中的許多細胞,導致血細胞計數的異常。
  • 放射治療:在接收大面積放射治療時,尤其是骨盆、腿部和軀幹等部位,射線會導致部分骨髓內細胞喪失其正常功能,導致血細胞計數的異常。
  • 血液和骨髓系統的惡性腫瘤:如白血病,會導致骨髓內細胞失去原有正常功能,使得正常的血細胞無法產生,導致血細胞計數的異常。
  • 骨髓內的轉移癌:癌細胞從原有部位脫離出來,擴散到骨髓。癌細胞會取代骨髓中的其他正常細胞,使得骨髓難以產生正常生理所需的血細胞,同時腫瘤本身也會釋放細胞因子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如 γ-IFN),從而導致血細胞計數的異常。

哪些人容易患骨髓抑制?

具有下列危險因素的人,更容易出現骨髓抑制:

  • 正在接受化療藥物治療的患者。
  • 正在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在接受大面積放射治療時,尤其是骨盆、腿部和軀幹等部位,射線會導致部分骨髓內細胞喪失其正常功能,導致血細胞計數的下降。
  • 患有血液或骨髓系統腫瘤等相關疾病的人群,因原有疾病會對骨髓造血功能產生影響,更容易出現骨髓抑制。
  • 壓力大。精神壓力和不良情緒也會導致病情進展。

骨髓抑制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感染:白細胞計數減低,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時,易感染,即使是輕微感染也會影響化療程序,嚴重的感染可導致死亡,臨床常因骨髓抑制推遲放、化療。常見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面板黏膜、肛周、會陰、尿道以及各種管道、引流管放置處,也可伴有口腔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繼發感染。
  • 貧血:紅細胞計數減低會出現貧血。貧血最常見的症狀是氣短和易疲倦,貧血不僅使患者的全身情況較差,還會降低放療和化療的效果。
  • 出血:血小板計數低,會導致凝血功能差,患者可有面板、黏膜出血,有自發性出血的高度危險性。

預防性應用和儘早使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助於減少骨髓抑制的出現。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均衡營養的飲食,避免壓力,充足的睡眠和適度的運動。
  • 高危人群,應定期複檢相關血液指標,若出現新的症狀及時就醫,聽取醫生治療意見,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 惡性腫瘤患者早期使用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可大大降低感染及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發生率,對有相關病史或高齡老人等危險因素,且無使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禁忌證的人群,應考慮預防性應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