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血管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過敏性血管炎?過敏性血管炎,是由於藥物或感染而引起的變態反應性疾病,主要影響面板細小血管(細小動脈和靜脈、毛細血管),但也可影響其他臟器的小血管而造成多系統病變。
  • 患病情況如何?本病暫無準確的流行病學資料。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呢?過敏性血管炎最主要的病因,包括免疫複合物沉積、炎症損傷、凝血異常等。本病的危險因素,包括接觸某些過敏藥物、食物,病原體感染,以及接觸某些化學物質或患有某些免疫系統疾病、腫瘤等。
  • 過敏性血管炎有什麼症狀?該病典型症狀為面板可觸性紫癜和(或)瘀點(直徑小於 2 毫米的皮下出血斑點)、瘀斑(直徑大於 5 毫米的皮下出血斑點),可伴有其他系統症狀,包括腎臟、關節、腸道、心臟、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
  • 過敏性血管炎如何治療?本病的治療以去除病因或誘因為主,嚴重者需藥物治療。關鍵點在於去除誘因或病因。難點在於找到引發過敏性血管炎的外源性物質和病情危重。
  • 過敏性血管炎有什麼危害?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正規治療,則症狀通常會惡化,生活質量下降,預期壽命下降,預後不良。如果及時接受正規治療,則大部分急性患者可能痊癒,很少轉慢性或惡化。慢性患者經過正規治療,一般也能較好控制症狀,生活質量較治療前提高,壽命增加,預後良好。
  • 過敏性血管炎一般為急性,但在長期抗原暴露下,可能發生長期持續的疾病,即使在沒有可識別誘因的情況下,偶爾也可能發生慢性血管炎。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面板稍高於皮面的紫癜
  • 撒尿時泡泡增多
  • 小便帶血
  • 關節痛
  • 氣促
  • 咯血
  • 心悸
  • 腹痛腹瀉
  • 嘔血便血
  • 頭痛複視等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活動時出現呼吸困難
  • 吐出或拉出大量鮮血

建議就診科室

  • 風溼免疫科
  • 腎內科
  • 面板科

醫生如何診斷過敏性血管炎?

當醫生懷疑是過敏性血管炎時,根據患者的症狀和體徵進行評估,檢查主要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免疫學檢查、毛細血管脆性試驗、X 線檢查、病理檢查等。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血常規:可以輔助發現體內是否有炎症,甚至變態反應性炎症(超敏反應炎症)。
  • 尿常規:可以發現尿中是否有血、蛋白、管型等。可反映過敏性血管炎是否累及腎臟。
  • 大便常規:通過大便隱血試驗可發現大便中是否含有血,從而推測過敏性血管炎是否累及消化道。
  • 免疫學檢查:對血液中的不同的免疫成分檢測,可初步確定引起免疫反應的機制,也可輔助判斷體內是否存在某些基礎免疫系統疾病。
  • 毛細血管脆性試驗:對毛細血管施以壓力,觀察血管壁、血管內皮細胞、血小板等因素的綜合止血作用。可發現毛細血管是否健康、血小板是否異常。
  • X 線檢查:對胸部照射可發現肺部是否有炎症,有無胸腔積液或心包積液。
  • 病理檢查:是確診的金標準。主要包括對面板和腎臟病理檢查兩部分,根據面板改變部位病理檢查,可確定是否是面板過敏性血管炎。腎臟病理檢查包括顯微鏡和電鏡下檢查,可確診過敏性血管炎是否累及腎臟。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出現的該症狀?
  • 出現症狀前有吃過或者接觸過什麼特別的東西嗎?
  • 出現症狀前幾周有沒有生過什麼病?
  • 小便有沒有異常?
  • 以前有沒有確診過免疫方面的疾病?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這個病是怎麼引起的?
  • 怎麼治?難治嗎?要多久才能好?費用高嗎?
  • 我有問題的臟器能恢復健康嗎?
  • 我平時要注意什麼?
  • 會復發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胃腸道手術過後,注意區域性傷口有無發紅或者化膿,若有,需向醫生尋求幫助,注意不要劇烈咳嗽以免傷口裂開,術後通常會造瘻(連通腸道和腹部表面,通過人工造瘻排便),要保持區域性清潔。
  • 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感染髮燒、口脣蒼白無血色、容易出血等嚴重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藥並就醫。
  • 定期複查:症狀減輕或痊癒不復發者一般不需要複查,其餘患者應根據醫生建議定期複查和治療,主要複查血常規和免疫學檢查,監測用藥不良反應。
  • 飲食:
    • 胃腸道手術患者術後 1~2 天應禁食,肛門排氣(放屁)過後,可進食。原則是從少到多、稀到稠、簡單到多樣、循序漸進,少食多餐。具體可先喝水,再進食清流質飲食或流質飲食,如米湯、菜湯、魚湯、蛋湯等,進食的量從每次 30 毫升左右慢慢增加到 150 毫升,每天進食 5~6 次。2~3 天后可食用少渣半流質,如米粥、菜泥糊等,從半碗逐漸增加至一碗。術後 7~10 天,可逐漸過渡到軟食,如麵包等,每天 4 次左右。術後 1 個月可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 其餘患者,飲食應清淡少油,但需補充足夠的能量和蛋白質。每日飲食堅持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食物種類越多越好,主食細糧(大米、面等)輔以粗糧(玉米、糙米等),蛋白質以植物性蛋白為佳,如大豆、豆腐等,脂肪來源於食用油,維生素主要來源於各種綠色蔬菜和水果。
  • 運動:術後患者建議儘早下床運動,循序漸進,慢走時間可逐漸增加。非手術患者痊癒後建議 1 周運動 3 次,每次時間不低於 1 小時,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輕量運動(走路)到中等運動(快走),避免劇烈運動。
  • 戒菸禁酒:菸酒可能增加血液黏滯度,故應戒菸禁酒。

本病治療最重要的去除致病的病因或誘因,若有嚴重面板病變、持續存在的病變,以及有其他器官受累的患者,需要用到藥物治療。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符合手術指徵可進行手術。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對於有嚴重面板病變或合併其他器官受累的患者,通常需要藥物治療干預。

  • 糖皮質激素:具有強大的對抗炎症的作用,此外還有強大的抑制免疫系統的作用。可以抑制抗體產生以及免疫複合物對補體的啟用,同時能抑制炎症對小血管壁的損傷。一般應用於那些瀰漫性面板病變(嚴重面板病變),或臟器器官受累的患者。這類藥物包含強的鬆、潑尼鬆龍等。
  • 抗組胺藥:對於輕度面板損害的患者,可以僅用抗組胺藥,這類藥物可以抑制組胺的釋放,降低毛細血管通通透性,有一定抗炎作用。這類藥物包含氯雷他定等。
  • 非甾體抗炎藥:對於輕度面板損害的患者,可以僅用非甾體抗炎藥處理。這類藥物有抗炎作用,但效果不如糖皮質激素強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醫生懷疑疾病是非甾體抗炎藥引起的,就不能使用此類藥物。
  • 碸類藥物:這類藥物對該疾病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可能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這類藥物包含氨苯碸等。
  • 秋水仙鹼:這類藥物可以抑制中性粒細胞的活化、趨化等作用,可以起到抗炎作用。對於慢性過敏性血管炎或者復發的患者,有一定療效。
  • 免疫抑制劑:這類藥物細胞毒性較大,但免疫抑制作用較強,若糖皮質激素無效或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使用或與糖皮質激素聯用有一定作用。這類藥物包含環磷醯胺、硫唑嘌呤等。
  • 抗生素:對合並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的患者,使用抗生素可起到抗感染和殺菌作用。常用藥物包括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
  • 中藥:某些中藥或方劑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如四妙勇安湯。中醫中藥對症狀有一些緩解作用,必須要在正規中醫院和研究院所的醫生指導下遵醫囑用藥。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用於處理併發症。

  • 內鏡下止血術:對於併發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若藥物治療無效,首選內鏡下止血,一般效果較好。
  • 病變腸段切除術:對於內鏡下仍無法止血,或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患者,通常對病變腸段採用切除手術,可達到止血效果。

其他治療方法

  • 病因治療:是治療該疾病最基本的手段,可以防止疾病進展也可預防復發。對於明確致病誘因的患者,應嚴格避免今後接觸該類物質,不明確但懷疑的物質,也應避免接觸。
  • 血漿置換:可以去除血液中的致敏淋巴細胞、免疫複合物等可能引起免疫反應的物質,可起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僅對部分患者有效。

疾病發展和轉歸

  • 過敏性血管炎不經正規治療,輕微和僅限於面板病變的患者可能能自愈,少部分轉慢性。另外的患者不經正規治療,症狀通常會惡化,生活質量下降,預期壽命下降,預後不良。
  • 過敏性血管炎經過正規治療,大部分急性患者可能痊癒,很少轉慢性或惡化。慢性患者經過正規治療,一般也能較好控制症狀,生活質量較治療前提高,壽命增加,預後良好。

過敏性血管炎最主要的病因,包括免疫複合物沉積、炎症損傷、凝血異常等。

過敏性血管炎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免疫複合物沉積:是最主要的病因。當某些外源性物質入侵機體時,作為抗原(敵人),能夠刺激機體產生對應的抗體(士兵)。這些抗體與抗原形成免疫複合物,可以沉積在小血管壁,可以啟用體內免疫系統的成分補體(後備戰力)。補體一旦啟用,會破壞沉積免疫複合物的小血管壁,造成損傷。
  • 炎症損傷:在抗原的趨化作用下,大量的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等炎症細胞,會定向向這些抗原部位移動聚集,其可以直接損傷組織,同時可釋放大量炎症介質造成組織炎症損傷。
  • 凝血異常:血小板可以釋放一些物質,這些物質能導致血小板聚集,區域性形成血栓。這些血栓堵住小血管,導致這些小血管供應的組織器官缺血、產生組織損傷,同時繼發的纖溶系統(體內能溶解血栓的系統)功能異常也能加重病變。

哪些人容易患過敏性血管炎?

本病的危險因素,包括接觸某些過敏藥物、食物,病原體感染以及接觸某些化學物質或患有某些免疫系統疾病、腫瘤等。

  • 服用某些藥物:這些藥物包括巴比妥酸鹽類、利尿藥、碘化物類、磺胺類、青黴素以及阿斯匹林等。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利尿藥和抗癲癇藥最常作為誘發藥物。
  • 食用某些食物:這些食物包含牛奶、巧克力和含有可可的其他食物等。
  • 某些病原體感染:這些病原體包括結核桿菌、病毒、鏈球菌、麻風桿菌以及真菌感染等。
  • 接觸某些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包括石油產物、除草劑和殺蟲劑等。
  • 接觸某些體外蛋白:如抗蛇毒血清、各種脫敏劑等。
  • 患有某些免疫系統疾病:這些免疫系統疾病包括類風溼關節炎、高球蛋白血癥、冷蛋白血癥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 患有某些惡性腫瘤:某些腫瘤可能引起的免疫系統功能異常,這可能導致過敏性血管炎。這些惡性腫瘤如肺癌等。

過敏性血管炎的患者基本都有面板損害,可伴有全身表現,其他系統也可有一定的影響,根據影響系統的不同症狀表現不同。

過敏性血管炎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過敏性血管炎的常見症狀包括:

  • 面板損害:典型的面板損害是可觸及性紫癜,稍突出於皮面,從針尖大小至幾釐米不等,形狀多樣,也可表現為丘疹、結節、小皰、大皰(水泡或血泡)、潰瘍或複發性蕁麻疹,可伴有結節的網狀青斑。皮損處可有瘙癢、疼痛、刺痛感或燒灼感。面板損害通常對稱分佈在身體下垂部位,如臀部、下肢等。損害消退或轉為慢性時可發生面板色素沉著。
  • 全身表現:患者急性發病時,可有發熱、全身乏力、肌肉痠痛等表現。慢性患者也可有低熱、乏力等全身表現。
  • 腎臟受累:腎臟小血管炎可導致蛋白尿(撒尿時泡泡增多)、血尿、高血壓(收縮壓大於 14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大於 90 毫米汞柱)等。
  • 關節受累:一般僅有關節疼痛的表現,偶有關節炎引起的關節區域性紅、腫、熱、痛等表現。
  • 腸道受累:可表現為噁心想吐、肚子疼、拉肚子、嘔出或排出鮮血或黑便等表現。
  • 心臟受累:主要是心律不齊可引起的心悸(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嚴重時可心力衰竭,表現為呼吸困難、暈倒等。
  • 呼吸系統受累:可有氣促、咯血(呼吸道咳出血或痰中帶血)等,偶有胸腔積液引起的呼吸困難等。
  • 神經系統受累:見於嚴重患者。中樞系統受累可有頭痛、複視(視物成雙)等表現。外周神經受累可有區域性感覺異常,如手腳麻木、沒有感覺等,也可有運動異常,如無法抬手腕、抬腳等。

過敏性血管炎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肺炎
  • 消化道出血
  • 胰腺炎
  • 過敏性紫癜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有以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過敏性血管炎:

  • 停用或換用替代藥物:對於明確為某類藥物引起疾病的患者,需停用該類藥物或者換用替代藥物。
  • 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對於明確為某類食物引起疾病的患者,需嚴格避免再次接觸或食用這些食物。
  • 避免感染:對於明確為某種病原體感染引起疾病的患者,需嚴格注意阻斷該種病原體進入體內。
  • 避免接觸某些化學物質:若由於工作等原因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引起疾病,需更換工作或避免接觸這類物質。
  • 避免接觸某些體外蛋白:由於工作等原因接觸某些體外蛋白的患者,應避免再次接觸這些體外蛋白。
  • 控制已有免疫系統疾病:已有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應前往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控制疾病的症狀和活動。
  • 控制惡性腫瘤:對於早期惡性腫瘤符合手術指徵應立即切除,晚期需尋求醫生幫助,控制惡性腫瘤的活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