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結核: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是一種繼發於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的肩關節結核。致肱骨、肩峰、喙突等骨質破壞,伴結核感染全身表現,早期多無運動障礙。需儘早行抗結核治療,必要時輔助手術清除骨骼區域性病灶。
  • 骨與關節結核是最常見的肺外繼發性結核,大約佔結核患者總數的 5%~10%。肩關節結核少見,無詳細資料。
  • 最主要的病因/危險因素: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通過血液傳播形成小病灶,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或疾病造成自身抵抗力下降時引起感染。危險因素包括: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患者、與肺結核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群、免疫抑制、糖尿病、營養不良患者。
  • 根據病變位置可分為單純滑膜結核、單純骨結核、全關節結核。單純滑膜結核僅有關節滑膜結構病變。單純骨結核僅有骨質病變。兩者均有病變為全關節結核。
  • 該病症狀包括全身症狀和肩關節區域性症狀。全身症狀包括低熱、乏力、盜汗、消瘦等。肩關節早期表現為區域性隱痛,勞累時加重,休息可緩解。當病變侵犯全關節後,引起肩關節腫脹和活動受限。
  • 主要治療包括休息、飲食營養、抗結核藥物治療和區域性病灶清除。其中標準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是關鍵,要貫穿整個治療過程。單純骨結核或單純滑膜結核可行非手術治療,全關節結核宜行手術清除病灶,感染控制後作關節融合治療或人工關節置換。
  • 該病病的主要危害包括區域性損害和結核全身侵犯。骨骼破壞進展至關節損害可致關節功能障礙,影響運動功能。
  • 健康人群尤其兒童和青少年應自我保護,避免和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已經存在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患者,需嚴格遵醫囑行抗結核治療,按時複查,避免病情加重,出現肺外繼發感染。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兒童及青年人群,如果與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後,出現低熱、乏力、盜汗,病史較長者可表現為消瘦、食慾差等症狀,需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有結核病史患者,再發結核症狀,並有肩關節區域性疼痛和腫脹以及區域性壓痛,甚至竇道形成,膿液流出,需立即就醫。

建議就診科室

  • 骨科
  • 呼吸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肩關節結核?

當醫生懷疑為肩關節結核時,會通過患者全身症狀及區域性檢查,血常規、血沉、C 反應蛋白等抽血化驗,和結核菌素試驗等結核感染相關檢查,同時聯合骨骼的 X 線檢查,可明確結核感染並確定區域性長骨感染。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血常規、血沉、C 反應蛋白:為感染疾病常規抽血檢查。通過此項檢查,醫生可初步判斷是否存在感染,並根據數值變化初步估計哪類病原菌感染。
  • 結核菌素試驗:為結核感染常用檢查之一,在感染早期或身體免疫力嚴重低下時可表現為陰性。其他檢查結核感染還有結核抗體、E-SPOT 檢查(T 細胞斑點檢測)、抗酸桿菌檢測等,用來判斷是否存在結核感染。
  • X 線:對診斷肩關節結核最重要的檢查,但不能做出早期診斷,在骨感染結核 6~8 周後才有 X 線改變。通過此項檢查,可顯示病變侵害骨質的範圍和形態。
  • CT:有關節腔內積液,並可早期發現關節邊緣骨破壞;在後期病例則顯示出明顯的骨破壞與死骨,還可顯示出關節外軟組織間隙內膿腫大小與流動的方向。
  • MRI(磁共振)檢查:可分辨肌肉、滑膜、肌腱結構,顯示早期炎症病變。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既往有哪些全身病史?
  • 是否感染過結核或與結核患者密切接觸?
  • 發病早期全身症狀是什麼?
  • 出現症狀有多久了?病情發展變化如何?
  • 曾到別的醫院就診了嗎?治療了嗎?療效如何?
  • 自己買藥治療了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發病原因是什麼?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病情嚴重嗎?
  • 需要治療嗎?
  • 如何治療?
  • 需要手術嗎?
  • 治療效果如何?
  • 會復發嗎?
  • 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需嚴格按服藥要求口服抗結核藥物並按時複查肝功能、腎功能。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後,都需要按要求限制患側上肢的活動以及按時行功能鍛鍊。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如果患者做了手術,術後注意保持傷口敷料清潔乾燥,及時拔除引流管(醫生確定拔除時間),術後每 3 天換藥,術後 2 周拆線。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嚴格按照呼吸科醫生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上腹部疼痛等症狀(不良反應症狀),應及時就醫。
  • 術後、用藥複查:術後 1 個月、3 個月,後每半年,需要到醫院複查 X 線片等專案。抗結核治療期間每個月到醫院複查肝功能、腎功能。
  • 飲食: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 8 小時以後可少量進食清淡流質飲食(如米粥、肉粥等),術後第 2 天可恢復正常飲食,宜優質蛋白(牛肉、魚肉、雞肉、奶類、豆類)飲食。
    • 若為普通患者,飲食無特殊要求,宜均衡營養,適當高蛋白飲食,避免服用對肝腎功能有影響的中成藥等其他藥物。
  • 運動: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儘早下床活動,術後用三角巾或支具懸吊患肢 3 周,後從小範圍活動開始鍛鍊肩關節活動。晚期全關節結核做關節融合的患者,需要石膏或支具固定 4~6 個月。
    • 若為非手術患者,需要用支具將肩關節固定在功能位,抗結核治療期間,每日 2 次,取下支具,行肩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鍛鍊,每次鍛鍊 20 分鐘。
  • 其他:如結核病患者需獨立起居,日常戴口罩,避免結核傳染。戒菸、戒酒。

綜合治療,包括休息、飲食營養、抗結核藥物治療和區域性病灶清除。其中標準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是關鍵,要貫穿整個治療過程。

藥物治療

抗結核藥物治療是關鍵,治療時長一般為 9~12 個月。

抗結核藥物:常用藥物為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鏈黴素和乙胺丁醇,藥物作用是抑制結核桿菌繁殖,並殺滅結核桿菌。藥物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需要視情況選擇聯合方案,需由醫生開具後,嚴格遵醫囑使用,並定期複查。

手術治療

經非手術療法本病一般多可治癒,但除單純滑膜結核外,其他結核侵害骨質容易遺留長久的肩關節活動障礙。全關節結核是病灶清除術最佳適應證,手術治療不僅能很快治癒病變,而且能保留大部分關節功能。

  • 病灶清除術:
    • 單純滑膜結核也可做滑膜切除;
    • 單純骨結核,手術清除病變部位的膿液、壞死骨質;
    • 全關節結核,手術切除病變滑膜和受侵害的骨質。
  • 關節置換、關節融合:晚期全關節結核,破壞關節致關節功能障礙,活動受限,可行關節置換、關節融合。

其他治療方法

  • 結核患者應充分休息,適當戶外日光照射、均衡營養。
  • 區域性制動(限制活動):用石膏、支具,限制病變肢體活動,以保證病變部位的充分休息,並減輕不適症狀。防止骨骼破壞、繼發骨折等損傷。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可發展至全關節結核,多殘留關節功能障礙。影響肩部活動,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經過正規治療後,單純滑膜結核或單純骨結核經治癒後,效果良好,一般無運動功能障礙。結核灶徹底清除並治癒後一般無復發。不影響生活質量,不影響壽命。

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通過血液傳播形成小病灶,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或疾病造成自身抵抗力下降時,引起感染。

肩關節結核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肺結核。
  • 消化道結核。
  • 可能與下述因素有關:
    • 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脈管炎、混合結締組織病等;
    • 免疫抑制狀態:服用化療藥物、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

哪些人容易患肩關節結核?

  • 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患者。
  • 與肺結核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群。
  • 免疫抑制、糖尿病、營養不良等患者。

早期表現有結核感染的全身症狀,肩關節早期表現為區域性隱痛,勞累時加重,休息可緩解。當病變侵犯全關節後,引起肩關節腫脹和活動受限。

肩關節結核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肩關節結核的常見症狀包括:

  • 結核感染全身症狀:如低熱、乏力、盜汗(夜晚出汗),典型病例可見消瘦、食慾差等症狀。在兒童患者,少數急性發病,可表現為高熱。
  • 肩部疼痛:疾病早期肩部隱痛,勞累時加重,休息可減輕。單純滑膜結核或單純骨結核發展至全關節結核時,疼痛加重,並有肩關節腫脹。
  • 肢體運動受限:當病變發展至全關節結核後,引起關節腫脹和運動功能受到限制。

肩關節結核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肩關節脫位或半脫位;
  • 軟組織膿腫。

避免結核感染是根本預防方法。已經存在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患者,應儘早行正規治療將結核治癒,預防其他部位併發症出現。

  • 兒童青少年應避免和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
  • 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糖尿病患者,避免和肺結核患者接觸。
  • 接觸過肺結核的人,出現低熱、乏力、盜汗,或出現消瘦、食慾差等症狀,需及時就醫,行結核篩查和治療,預防繼發性結核。
  • 已經存在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患者,需嚴格遵醫囑行抗結核治療,按時複查,避免病情加重出現肺外繼發感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