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炎性息肉: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結直腸炎性息肉是繼發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血吸蟲病、阿米巴痢疾、腸結核等疾病之後形成的肉芽腫,也稱假性息肉。

檢查

主要有內鏡檢查和病理檢查。內鏡檢查可見息肉很小,無蒂,息肉表面多有充血,部分可見水腫和糜爛。病理學檢查可見息肉由不規則擴張的腺管和纖維組織構成,有炎細胞浸潤。

診斷

主要依靠內鏡檢查和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內鏡檢查可見息肉直徑很小,無蒂,息肉表面有充血,部分可見水腫和糜爛。病理學檢查可見息肉由不規則擴張的線管和纖維組織構成,有炎細胞浸潤。

炎性息肉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發生癌變者需要根據情況進行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

預後

在炎性息肉形成的早期,如炎症能有效控制,肉芽腫很有可能隨之消失,如果炎症不能有效控制,且呈持久的慢性刺激,炎性息肉就有可能癌變,癌變的概率與病程長短呈正相關。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具有極高的癌變率,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克羅恩病也有癌變的可能。

病因與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感染和損傷有關,也可繼發於慢性非特異性的炎性疾病。

臨床表現

此類息肉常為多發,息肉無蒂,表面光滑,直徑小於0.5釐米,炎症控制後,息肉可消失;若持續受慢性炎症刺激,則有癌變的可能。炎性息肉的一般症狀不明顯,有症狀者主要表現為腸炎的症狀,如腹瀉、黏液便、黏液血便,臨床可通過內鏡檢查及病理檢查確診。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