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後卵巢惡性腫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絕經後卵巢惡性腫瘤,是指發生於絕經後女性,起源於卵巢上皮細胞、間質細胞或生殖細胞的惡性腫瘤,以上皮性腫瘤最為常見。
  • 在全球範圍,發達國家的卵巢癌發病率為 9.1/10 萬,發展中國家為 5.0/10 萬。我國每年約有 5.2 萬名女性被確診為卵巢癌,但卵巢惡性腫瘤在絕經後女性中,尚缺乏相關流行病學資料。
  • 卵巢惡性腫瘤的病因尚未明確。本病的危險因素為遺傳因素、基因突變、年齡等。
  • 根據組織學分類(按照世界衛生組織 WHO 制定的 2014 版女性生殖器官腫瘤分類)可分為 14 類,其中主要型別有上皮性腫瘤、性索間質腫瘤、生殖細胞腫瘤及轉移性腫瘤等。絕經後女性的卵巢惡性腫瘤以上皮性腫瘤最為常見。按照腫瘤侵犯程度分為 4 期(腫瘤婦產科協會 FIGO 分期):Ⅰ 期(腫瘤侷限卵巢)、Ⅱ 期(腫瘤侷限於盆腔內)、Ⅲ 期(顯微鏡下盆腔外轉移灶和/或局灶淋巴結受累)、Ⅳ 期(超出腹腔外的轉移)。
  • 本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腹痛、腰痛、腹脹、下肢疼痛、下肢水腫、消瘦、貧血等症狀。功能性腫瘤可產生相應的激素症狀,如絕經後陰道出血、乳房增大等。早期症狀可不明顯。
  • 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以手術及化療為主,再根據術後腫瘤病理型別及分期決定是否放療和化療,也可輔以靶向治療。
  • 卵巢惡性腫瘤早期症狀不明顯,出現症狀時常常為晚期,並且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致死率居婦科腫瘤第一位。
  • 早期卵巢惡性腫瘤(侷限於卵巢或輸卵管內),患者腫瘤 5 年生存期可達 92%。

絕經後婦女具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應每年定期體檢,進行卵巢癌的篩查。當患者腹痛、腹脹、腹瀉、便祕、下肢脹痛、下肢水腫、排尿次數增多、排尿困難、絕經後陰道出血等症狀應及時就醫。當出現腹部持續性劇烈疼痛、高熱等情況時,應立即撥打 120 急救電話或立即就醫。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腹痛、腹脹;
  • 腹瀉、便祕;
  • 下肢脹痛、下肢水腫;
  • 排尿次數增多、排尿困難;
  • 絕經後陰道出血。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持續性劇烈腹痛伴有惡性嘔吐;
  • 高熱;
  • 暈倒。

建議就診科室

  • 婦科
  • 腫瘤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絕經後卵巢惡性腫瘤

無症狀的卵巢惡性腫瘤常在體檢中發現。對於已出現症狀就診的患者,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體格檢查(包括婦科檢查),結合血清腫瘤標誌物、影像學檢查等相關檢查後初步擬診為卵巢腫瘤。確診需要手術活檢取得組織樣本或經腹腔穿刺進行病理檢查。最終綜合所有檢查確定卵巢惡性腫瘤的分型及分期。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腫瘤標誌物檢測:抽血檢查,方便快捷,可檢測 CA125、人附睪蛋白 4(HE4)、CA153、CA199、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其中 CA125、HE4 對鑑別卵巢腫物良惡性有幫助。
  • 超聲檢查:可快速判斷腫塊的部位、性質,檢出率高、費用低、無射線。
  • 全腹 CT:可快速判斷腫塊的具體位置、性質、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係、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情況。該檢查無創傷、費用較低,但有射線。
  • MRI:MRI 也是無創性檢查,費用較高,檢查所需時間較長;但其可更好的判斷腫塊性質及其與周圍器官的關係,能對疾病的資訊反映更多的細節。
  • 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PET-CT 可以顯示腫瘤的代謝情況,可發現卵巢腫瘤在盆腔外器官是否有轉移,但不推薦應用於初次診斷。
  • 電子內窺鏡胃腸鏡:排除胃腸道腫瘤需要檢查。尤其當卵巢為雙側實性腫塊時,需要檢查胃腸鏡排除胃腸道來源腫瘤轉移至卵巢。
  • 經皮腹腔穿刺檢查:晚期巨塊型患者可在 B 超或 CT 引導下穿刺活檢,進行病理檢查。早期卵巢癌患者,應避免細針穿刺,以防止腫瘤破裂在腹腔內播散。
  • 腹腔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腫塊外觀、與周圍組織的關係,並對腫塊進行活檢。
  • 細胞學檢查:抽取腹腔積液,查詢癌細胞。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多大年紀了?是否還有月經?絕經多久了?
  • 哪裡不舒服?症狀持續多久?能自行緩解?
  • 有去過哪家醫院?做過什麼檢查?接受過什麼治療?症狀是否緩解?
  • 家裡親屬是否有類似的症狀,是否患有腫瘤?
  • 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乙肝等基礎疾病?是否有長期服用藥物?
  • 是否對藥物過敏?
  • 是否飲酒吸菸?持續多久時間?
  • 從事什麼工作,是否接觸放射性物質?
  • 近期體重是否有下降?大小便情況如何?
  • 近期是否有發燒、感冒等感染症狀?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我會得這個病?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
  • 我現在屬於腫瘤哪一期?
  • 有哪些治療方案?花費大致需要多少?醫保是否能報銷?
  • 治療期間有什麼注意事項?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
  • 治療效果如何?會復發嗎?有哪些可能的併發症?
  • 需要多久複查?
  • 會遺傳嗎?

絕經期卵巢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和化療,在日常生活中從術後護理、飲食習慣、功能鍛鍊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日常管理,能獲得較好的預後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
    • 瞭解術中情況,護士會詳細說明術後注意點,需要認真記錄。
    • 全麻應去枕頭平躺在床上 6 小時,頭偏向一側以防止分泌物嗆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及窒息。
    • 開腹手術大多在術後 24~36 小時肛門排氣後進食,腹腔鏡手術術後 8 小時肛門排氣後進食,以流質食物為主。待肛門排氣或排便後,可從流質逐漸過渡至半流質,如無不適可改普食。
    • 家屬應協助醫生注意各種輸液管是否通暢,引流管是否有堵塞、摺疊、脫落,如有發生,及時呼叫護士或醫生。
    • 注意創口護理:無論是開腹還是腹腔鏡手術,都需注意創口是否有出血、滲液、流膿、感染。
    • 術後穿棉質寬鬆舒適的褲子,每日用 20% 碘伏擦洗外陰及尿道口,每日兩次,保持乾燥、清潔、無血跡,防止感染。
    • 術後起身應緩慢,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 術後 3 天之內禁止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壓的動作。
    • 術後 7~10 天拆線,傷口在癒合前禁止盆浴,可用溫水擦洗身體。
  • 化療期間應注意以下情況:
    • 化療前及化療期間應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否則會影響當日藥物的耐受性。
    • 化療期間,應攝入足量的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牛奶、牛肉、魚肉等,也可服用蛋白粉。注意多喝水、補充維生素。
    • 每週期都需要檢查血常規,如有異常,應及時將檢查單反饋給經管醫生。最常見的併發症有中性粒細胞下降過低、血小板顯著下降。中性粒細胞下降過低的患者醫生可能會給皮下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同時每天覆查血象,直至中性粒細胞絕對值超過 10×10每升。血小板下降明顯的患者醫生會及時給予重組人白介素-11 或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進行皮下注射,密切隨訪並及時停藥。
    • 順鉑給藥後,短期內不要接受冷刺激,如不喝冷飲,不要用涼水洗手,避免接近空調或冰箱等,以免誘發加重毒性。
  • 飲食管理:無論是腫瘤本身,還是手術、化療,都對患者免疫系統造成了傷害,尤其在化療期間消化功能減退、食慾下降,營養攝入減少。患者只有積極配合飲食管理,才能保證抗腫瘤治療順利進行。
    • 優質蛋白:如雞蛋、牛奶、蝦、魚、瘦肉等。食慾下降嚴重的患者可配合蛋白粉。
    • 高熱量水果:如香蕉、芒果等。
    • 含高分子多糖的食物可增加患者白細胞數量,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平常可食用香菇、金針菇、黑木耳、銀耳、靈芝等。
    • 低脂飲食,少吃加工肉類。
    • 戒菸、限制飲酒。
  • 運動管理
    • 術後若無明顯禁忌症,在術後 1 天后可在家屬攙扶下在床邊活動,術後第 2 天以後可在病房內走動,早期離床活動有助於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促進胃腸道蠕動等。
    • 若患者術後體力恢復較差或老年患者,不能下床運動時,也可在床上做翻身和肢體伸展運動。
    • 若術後身體恢復良好,可逐步加大運動量,循序漸進,從散步、快走、做操至慢跑等,但需要量力而行。
  • 術後複查:惡性腫瘤易復發,應長期隨訪和監測。一般在治療後第 1~2 年,每 2~3 個月隨訪 1 次;第 3~5 年,每 4~6 個月隨訪 1 次;5 年後每 6~12 個月隨訪 1 次。每次隨訪都需要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血清腫瘤標誌物(如 CA125、HE4 等)和影像學檢查。其中超聲是首選影像學檢查,每年還需複查盆腔和腹腔 CT 或 MRI 或 PET/CT 。

絕經後卵巢惡性腫瘤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及化療。對於是否接受化療及化療的療程需根據組織學分型、腫瘤分期來決定。

手術治療

  • 對於早期(Ⅰ 期)或低度惡性卵巢腫瘤可行患側卵巢及輸卵管切除。對於晚期以上(er 期以上)卵巢惡性腫瘤應最大程度地切除腫瘤(腫瘤細胞減滅術)。絕經期女性,尤其是老年患者,減瘤術後殘留的發生率更高。
  • 惡性腫瘤一般採取經腹手術,部分早期、腫瘤體積小的患者也可採取腹腔鏡下手術。
  • 惡性腫瘤患者術後,醫生會根據患者腫瘤病理型別、臨床分期制定相應的術後輔助治療方案。

術後輔助性治療

  • 化療:通過化學藥物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浸潤及轉移,是一種全身性的治療方式,為卵巢惡性腫瘤尤其是惡性上皮性腫瘤的主要輔助性治療。化療需要及時、足量、規範,常規給藥方案間隔 3 周,65 歲以上推薦單藥或小劑量方案每週化療。用藥途徑包括腹腔給藥和靜脈給藥兩種方式。其中,腹腔給藥可直接作用於腫瘤,副作用小於靜脈給藥。目前常用的化療藥有順鉑、紫杉醇、卡鉑等。紫杉醇聯合卡鉑是卵巢上皮惡性腫瘤的首選化療方案。視病理型別及臨床分期制定化療方案,一般為 3~6 個療程。絕經後女性,隨年齡增長,能夠耐受化療的能力降低,能夠完成 6 個療程的患者較年輕患者少。
  • 放療:卵巢無性細胞瘤對放療最敏感,治療效果好。上皮性癌對放療不敏感,主要用於復發且多種化療方案耐藥的患者。放療方式及放療劑量需要個性化定製。
  • 靶向治療:靶向治療是指標對腫瘤細胞而不傷害其他正常細胞的治療方法,一般用於疾病未進展,但是為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維持治療。目前用於臨床的有貝伐單抗、帕唑帕尼、奧拉帕利。用藥個體差異大,價格昂貴,大部分醫保賬戶不報銷。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早診斷,早治療,70% 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因此 5 年生存率僅 20%~30%。>65 歲老年患者併發症多、手術耐受力差、化療副作用大、死亡率顯著高於年輕患者。
  • 若早期發現(侷限於卵巢),經積極治療,5 年生存率可達 80%~90%。

卵巢惡性腫瘤的病因尚未明確,但與遺傳因素、基因突變、年齡、排卵次數增加、長期大量服用雌激素、接觸滑石粉、吸菸、肥胖等因素相關。

絕經後卵巢惡性腫瘤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目前病因尚未明確。

絕經後哪些人容易患卵巢惡性腫瘤?

有如下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該疾病:

  • 遺傳因素:親屬尤其是一級親屬(母親、姐妹或女兒)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的人群風險增加。
  • 基因突變:乳腺癌基因 1(BRCA1)與 乳腺癌基因 2(BRCA2) 基因突變者一生患卵巢癌的風險為 17%~44%,而普通人群僅為 1.8%。
  • 年齡:卵巢癌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 排卵次數增加:初潮年齡<12、絕經年齡>50 歲、不孕症、大於 30 歲生第一胎者排卵次數增加,患卵巢癌的風險增加。
  • 長期大量服用雌激素。
  • 環境因素:接觸滑石粉、吸菸可增加患卵巢癌的風險。
  • 飲食因素:高脂飲食、糖及咖啡可增加患卵巢癌風險。
  • 肥胖。

絕經後卵巢惡性腫瘤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疾病進展,可出現腹痛、腰痛、腹脹、下肢疼痛、下肢水腫、排尿次數增多、排尿困難、陰道出血、消瘦、貧血等症狀。

絕經後卵巢惡性腫瘤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腹部增大、腹痛、腹脹:最常見的症狀。
  • 胃腸道症狀:腫物壓迫胃腸道引起上腹部脹痛、便祕、腹瀉等。
  • 下肢疼痛、水腫:下肢脹痛,按壓面板可出現凹陷。
  • 膀胱症狀:腫物增大引起排尿次數增多、排尿困難。
  • 激素症狀:卵巢性索間質腫瘤、少數上皮源性腫瘤可引起絕經後陰道出血。
  • 晚期可出現消瘦、貧血等惡病質徵象。
  • 若為卵巢轉移性腫瘤還會出現腫瘤原發灶的症狀。

絕經後卵巢惡性腫瘤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卵巢蒂扭轉:約 10% 卵巢腫瘤會發生,表現為突然改變體位或活動後一側下腹部劇烈疼痛,常伴有惡性、嘔吐,嚴重可導致內出血、休克、腹膜炎,是常見的婦科急腹症,需要緊急救治。但絕經後女性痛閾低下、耐受力強,蒂扭轉典型症狀不明顯。因此,患有卵巢惡性腫瘤患者在出現輕微腹痛時就需要及時就醫排除卵巢蒂扭轉。
  • 卵巢腫瘤破裂:約 3% 的卵巢腫瘤可發生破裂,常由於腹部遭到重擊、性交、婦科檢查、穿刺等引起外傷性破裂,也可因為腫瘤浸潤性生長穿透囊壁引起自發性破裂。

有針對性地預防或阻斷高危因素可降低絕經後卵巢癌的發生率。目前認為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 一般預防:注意飲食、減少高脂肪、高糖攝入,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戒菸。避免在會陰部使用含滑石粉的衛生用品。避免接觸放射線。
  • 定期篩查:抽血檢查 CA125 聯合婦科彩超可提高卵巢腫瘤的檢出率,有助於卵巢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對於有胃腸道腫瘤病史或乳腺癌病史,在治療後也應密切隨訪。
  • 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可抑制排卵,長期服用可降低患卵巢惡性上皮性腫瘤的額風險。
  • 預防性手術:對於遺傳性卵巢癌綜合徵或有 BRCA1/2 基因突變的家族成員,需進行高危人群篩選。若為 BRCA1/2 基因突變的人群,生育後在與患者充分溝通後適時行預防性卵巢切除。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