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是血管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是軟組織常見的腫瘤之一。多發生於嬰兒和兒童,好發於頭頸部。可以自發性消退,如生長迅速需要進行手術切除。

檢查

表淺血管瘤因為有明顯的特徵,較易診斷;位置較深的血管瘤有時要靠穿刺、體位移動試驗等來配合診斷;對蔓狀血管瘤以及頭面深層組織內的血管瘤,可以採用動脈造影以及瘤腔造影來協助診斷。近幾年來DSA技術應用於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造影,對診斷及瞭解血管瘤的部位、侵及範圍、吻合血管情況等具有重要價值,並能指導治療。

診斷

1.詢問病史

疑為深部海綿狀血管瘤者應行診斷性穿刺。

2.視診口內外血管瘤的範圍

使患者垂頭(頭低至心臟平面),觀察血管瘤的大小變化,以推測血管瘤與血管的交通情況。

3.如血管瘤範圍深廣

應作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DSA)以確定其範圍及周圍狀況,同時便於區別血管畸形及血管瘤。

4.檢查血管瘤與肌肉的關係

應使肌肉收縮,同時觸診,以分析血管瘤部位的深淺。

(一)一般治療

1.顏面部毛細血管瘤

可首選放射性核素32p、90Sr敷貼器或液氮冷凍治療。

2.深部的海綿狀血管瘤或血管畸形

可選用5%魚肝油酸鈉、奎寧烏拉坦注射液等硬化劑,分割槽多次注射治療。

3.巨大腫瘤侵及重要鄰近組織者

在兒童期可注射平陽黴素治療,成人可選用微波加手術治療或手術加二氧化碳鐳射治療。

4.採用綜合治療。

5.小兒患者

為避免術中出血較多,或腫瘤位於易引起畸形的部位,如內眥、眼瞼周圍等,可先作一段硬化劑注射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行手術切除。

(二)麻醉

深部廣泛血管瘤手術時,宜作降溫、降壓、氣管內插管麻醉。

(三)術前準備

1.對巨型海綿狀血管瘤、蔓狀血管瘤或動靜脈瘻

有條件者可作介入性血管內栓塞術,通過股動脈置管進入頸外動脈系統,用線頭栓塞腫瘤的主要供血血管或瘻口,以減少術中出血。

2.有條件準備微波熱凝器

以備術中對腫瘤瘤體進行熱凝炭化,減少出血以利手術。

3.手術前必須確定心肺功能,肝腎功能是否正常。

4.巨型血管瘤配血不少於1500ml。

(四)術中注意

1.在血管瘤周圍

稍用力縫扎正常組織,以阻斷其血液來源。必要時須先暴露頸外動脈,以暫時阻斷血流或作動脈結紮。

2.手術時

應力求在血管瘤外圍正常組織內分離。應壓縮血管瘤以驅散瘤體內的血液,持續壓縮瘤體勿使膨脹,同時進行分離。

3.嚼肌下血管瘤

應作頜下切口,向上剝起嚼肌,再分離血管瘤。

4.黏膜下血管瘤

應在黏膜下組織內分離,保留黏膜。

5.腮腺血管瘤

保留面神經,可同時摘除腮腺組織。

6.頜面深部殘留血管瘤的出血面

可作多處縫扎,然後用碘仿紗條填塞止血;或用明膠海綿填於出血面,再以碘仿紗條填塞。

7.頜面部手術後

可用加壓包紮止血,但頸部不可用加壓包紮止血。

8.創口內應置引流條。

(五)術後處理

1.術後注射止血劑及抗生素。

2.警惕敷料鬆脫,防止創口繼發出血

口咽及頸部的血管瘤手術後,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對嬰幼兒的血管瘤可考慮暫時觀察,有少數病員能自行消失,如生長迅速時,應及時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效果尚不能肯定,且有致癌的可能,目前已很少應用。

該病病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妊娠期應用黃體酮或接受絨毛膜穿刺、妊娠期高血壓及嬰兒出生時低體重可能與血管瘤的形成有關。

臨床表現

1.毛細血管型血管瘤

腫瘤是由大量交織、擴張的毛細血管組成。表現為鮮紅或紫紅色斑塊。與面板表面平齊或稍隆起,邊界清楚,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以手指壓迫腫瘤時,顏面退去,壓力解除後,顏色恢復。

2.海綿狀血管瘤

腫瘤由擴大的血管腔和襯有內皮細胞的血竇組成。血竇大小不一,有如海綿狀結構,竇腔內充滿靜脈血,彼此交通。表現為無自覺症狀、生長緩慢的柔軟腫塊。頭低位時,腫瘤因充血而擴大,恢復正常體位後,腫塊即恢復原狀。表淺的腫瘤,表面面板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觸診時腫塊柔軟,邊界不清,無壓痛。擠壓時腫塊縮小,壓力解除後則恢復原來大小。

3.蔓狀血管瘤

主要由擴張的動脈與靜脈吻合而成。腫瘤高起呈念珠狀或蚯蚓。捫之有博動感與震顫感,聽診有吹風樣雜音。若將供血的動脈全部壓閉,上述之博動及雜音消失。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