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是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屬於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常見的炎症性腸病還有克羅恩病和顯微鏡下結腸炎等。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大腸黏膜持續發炎、腫脹、潰瘍,通常出現在下段結腸和直腸。該病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重。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還未明確,據推測,細菌或病毒所觸發的腸道免疫過度活躍、基因遺傳和環境影響,都可能與該病發病有關。

各年齡段人群都可能發病,但大多數患者集中於15~30歲年齡段。有炎症性腸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風險更高。

腹痛、腹瀉和便血是潰瘍性結腸炎最常見的症狀。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食慾不振、貧血、發熱,少數患者還可能有關節痛或眼睛刺痛。症狀的嚴重程度主要與病變發生的腸道位置和炎症的程度有關。

醫生診斷時,會詳細詢問患者的家族史,並讓患者進行血常規、糞常規的檢測,明確診斷主要靠腸鏡檢查。

潰瘍性結腸炎無法治癒,治療主要在於緩解症狀。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具體治療方式的選擇,取決於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和症狀的型別,需要患者醫生共同商議決策。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如果患者出現腹痛、腹瀉和血便,且症狀沒有好轉的跡象,應該到醫院進行檢查。
  • 如果患者血便後出現頭暈、心慌,渾身冷汗,應該立刻到醫院就醫。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
  • 普外科
  • 肛腸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潰瘍性結腸炎?

除了參考患者的典型症狀,醫生也會對患者進行下述檢查:

  • 詢問家族史。
  • 醫生會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瞭解患者是否有腹部壓痛、腹部有沒有腫脹。
  • 血常規:該檢查一方面可以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炎症狀況,另一方面還能明確患者是否有貧血。
  • 糞常規:患者需要將排出的糞便,放入醫生交給的容器中,送到檢察室進行檢查。該檢查能夠幫助醫生排除胃腸道的其他疾病,例如胃腸道感染等。
  • 內鏡檢查:醫生將柔軟的乙狀結腸鏡或結腸鏡,從患者肛門進入到腸道,觀察腸道內部的病變。這類檢查過程中可以提取腸道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幫助醫生明確潰瘍性結腸炎診斷。活檢還可以幫助醫生排除癌症。
  • 腹部 X 線或鋇餐檢查:這類檢查能夠提供腹部器官的影像,但無法用來確診。
  • CT 腸道重建和磁共振( MRI):CT 腸道重建可以看到部分腸道影象,臨床上比 MRI 常用,但也無法明確診斷。

醫生可能會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哪些症狀?嚴重程度如何?
  • 腹痛每次持續多長時間?腹瀉一天幾次?便中有血嗎?
  • 哪些情況下症狀會緩解或加重?
  • 最近瘦了嗎?
  • 家裡有親人得過炎症性腸病嗎?
  • 平時工作壓力大嗎?作息是否規律?
  • 自己服過藥嗎?效果怎麼樣?
  • 之前到醫院看過嗎?做過哪些檢查?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這是什麼病?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這個病能治好嗎?
  • 需要吃哪些藥?醫保能報銷嗎?
  • 這個病會傳染嗎?
  • 會遺傳嗎?
  • 家人需要進行檢查嗎?
  • 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調整飲食習慣、保持良好的營養,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很重要。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

  • 不要喝碳酸飲料
  • 儘量不要吃爆米花、蔬菜皮、堅果和其他高纖維食物
  • 多喝水
  • 多吃點飯
  • 記下每次吃的東西型別和進食量,幫助識別出會讓自己不舒服的食物
  • 營養不佳的患者,可以服用醫生推薦的營養補充劑和維生素。

對於特定營養狀態的患者,醫生可能建議採用下列飲食:

  • 高熱量飲食
  • 無乳糖飲食
  • 低脂飲食
  • 低纖維飲食
  • 低鹽飲食

具體該如何採用,請務必遵循醫生的建議。

潰瘍性結腸炎無法治癒,治療主要在於緩解症狀。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該病無法治癒,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緩解症狀、維持療效,改善生活質量。大部分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都需要終身用藥。

目前可用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包括:

  • 氨基水楊酸類藥物:這類藥物能夠減輕腸道炎症。臨床上常用的包括巴拉沙肼、美沙拉敏、奧沙拉嗪等。
  • 糖皮質激素:又叫做皮質類固醇,這類藥物能夠抑制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減輕炎症,緩解症狀。臨床上常用的包括布地奈德、氫化可的鬆、潑尼鬆龍等。
  • 免疫調節劑:這類藥物能夠降低免疫系統的活性,減輕炎症。常用的包括硫唑嘌呤、6-巰基嘌呤等。
  • 生物治療:這類治療主要是針對TNF這個炎性因子,TNF的全名叫做腫瘤壞死因子,醫生髮現,通過藥物阻抗這個因子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包括阿達木單抗、戈利木單抗和英夫利昔單抗等。
  • 其他藥物治療:對乙醯氨基酚類藥物(芬必得等)可用來止痛,洛哌丁胺有助於緩解腹瀉。

藥物可以通過灌腸、直腸栓劑的方式用藥,嚴重者也可能需要靜脈補液。

手術治療

部分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適應證為:

  • 在潰瘍性結腸炎的活檢組織中發現了癌細胞
  • 出現了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巨結腸或出血等)
  • 長期藥物治療但病情沒有緩解,甚至加重

手術主要為直腸結腸切除術,切除後,還需要進行迴腸造口術或迴腸貯袋-肛管吻合術,方便排洩。

手術後,一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感染和炎症,需要加用抗生素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還未明確,但推測與以下病因相關。

潰瘍性結腸炎可能的病因有哪些?

  • 腸道的免疫過度活躍:通常,免疫系統通過識別和消滅細菌,病毒和其他潛在有害的異物來保護人體免受感染。但有時,腸道的細菌和病毒會觸發免疫過度活躍,使得免疫系統誤攻擊正常的腸細胞,引起炎症和潰瘍。
  • 基因遺傳:潰瘍性結腸炎會家族性發病,因此,推測其與特定的基因有關,但目前尚未明確與疾病相關的特定基因。
  • 環境影響:某些環境因素與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相關。例如,高脂飲食、非甾體類抗炎藥、避孕藥都被發現,會輕微增加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風險。壓力也被發現能增加該病的患病風險。

哪些人容易得潰瘍性結腸炎?

  • 15~30歲
  • 超過60歲
  • 有炎症性腸病家族史

潰瘍性的症狀有哪些?

腹痛、腹瀉和便血是潰瘍性結腸炎最常見的症狀。

  • 腹痛:疼痛程度有輕有重。輕的患者只感覺腹部不適,較重的患者則感覺痙攣性疼痛,按壓疼痛部位,疼痛會變得更加明顯。
  • 腹瀉:腹瀉次數少於4次,屬於輕度腹瀉;超過4次但不到10次,屬於中度腹瀉;有些患者可能一天腹瀉 10 ~ 20 次,這就屬於重度腹瀉。在腹瀉後,患者可能馬上又想再去廁所,醫生把這種感覺稱作“裡急後重”。
  • 便血:潰瘍性結腸炎會導致黏液性血便,即便中出現鮮血。

潰瘍性結腸炎的常見症狀還有:

  • 便祕: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與病變位置有關,有的患者沒有腹瀉,但會出現便祕。
  • 噁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瀉腹痛症狀一直持續,會導致這些症狀。
  • 發熱:嚴重情況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或其他全身症狀。
  • 貧血:長期血便會導致患者貧血。

少數患者會出現以下症狀:

  • 關節痠痛
  • 眼睛刺痛
  • 皮疹

部分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能長期處於緩解期,即長時間保持輕度症狀,期間偶有加重,醫生將病情控制穩定後,患者又可以恢復到緩解期。

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導致哪些併發症?

  • 腸道區域狹窄(腸狹窄):致使患者排便困難。
  • 結直腸癌:如果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時間超過8年,那麼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將高於平均水平。
  • 中毒性巨結腸:結腸可腫脹至正常體積的數倍。雖然臨床罕見,不過一旦發現應即刻治療。

由於病因未知,因此潰瘍性結腸炎目前無法預防。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