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粥樣硬化: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腦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以進行性脂質沉積、纖維組織增生和炎細胞浸潤為主要特徵。

  • 斑塊的一些主要成分是結締組織、細胞外基質(包括膠原蛋白,蛋白多糖,纖連蛋白和彈性纖維)、結晶膽固醇(包括膽固醇酯和磷脂)以及某些細胞(如單核細胞衍生的巨噬細胞,T 淋巴細胞和平滑肌細胞)。
  • 積聚的斑塊可導致中風等併發症。
  • 通常用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成像(MRI)技術來診斷疾病。
  • 腦動脈粥樣硬化及其相關疾病的風險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然而,有許多因素是可以控制來降低發病風險的。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若患者懷疑自己有動脈粥樣硬化時,應及時諮詢醫生。定期體檢,接受血壓、血脂、血糖檢測。還要注意腦血流不足的早期症狀,如頭痛,頭暈、失眠等。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阻止動脈粥樣硬化進展,防止腦卒中或其他緊急情況的發生。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神經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動脈粥樣硬化?

診斷由神經科醫生進行。需要結合患者病史,疾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檢查結果的資料綜合診斷。

常用的輔助檢查包括:

  • 免疫血液檢查。
  • 血液的生化分析,進行甘油三酯、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測定。
  • 腦血管的超聲掃描。
  • 磁共振成像。
  • 顱多普勒超聲檢查(評估顱內血管的血流量)。
  • 血管造影(對比 X 線檢查腦血管)。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沒有症狀?嚴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續多長時間?已經出現了多久?
  • 哪些情況下症狀會緩解或加重?
  • 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病史?
  • 是否吸菸、是否喜歡大量飲酒?
  • 平時工作壓力大嗎?作息是否規律?
  • 平時是否有規律的體育運動?飲食方面有什麼偏好?
  • 有沒有直系親屬也有動脈粥樣硬化?
  • 在服用哪些藥?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我是怎麼患上動脈粥樣硬化的?能治好嗎?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要吃哪些藥?醫保能報銷嗎?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哪種方法最適合我的病情?
  • 我是否需要調整某些生活習慣?
  • 這個病有傳染或遺傳的可能嗎?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篩查嗎?

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戒菸。
  • 健康、均衡飲食。建議儘量減少脂肪、肉類和乳製品、鹽、煙燻肉、雞蛋、巧克力等食品的攝入。
  • 規律鍛鍊。

腦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應改變飲食習慣,將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監測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血糖水平。必須放棄不良習慣(吸菸和飲酒),保持正常體重,減少精神心理壓力,注意休息,定期進行適宜的鍛鍊。

藥物治療

優化血液迴圈

  • 鈣通道阻滯劑(如尼莫地平,桂利嗪,氟桂利嗪)。
  • 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如己酮可可鹼,茶鹼,長春西汀)。
  • α-受體阻滯劑(如硝酸甘油)。
  • 銀杏葉提取物。

抗血小板治療

以矯正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臨床實踐中使用 3 種抗血小板藥物:含有阿司匹林,環加氧酶抑制劑和噻吩並吡啶的藥物。

  • 用於預防和治療腦血管病變的最流行的藥物是乙醯水楊酸,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的趨勢,抑制凝血酶的形成,並且對纖維蛋白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 當阿司匹林與另一種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聯合使用時,治療效果顯著提高,並且解決了患者對阿司匹林耐藥性等許多問題。

降脂治療

使用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結構的降血脂藥物,可顯著減緩腦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並降低腦迴圈急性、短暫性疾病的發生率。

抗高血壓治療

在腦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中,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如血管抑制素、纈沙坦等)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卡託普利等)可用作抗高血壓藥物,除了調整血壓之外,還能改善大腦的認知功能。

抗氧化治療

在治療腦動脈粥樣硬化時,患者應服用維生素 E、抗壞血酸、碘製劑、乙基甲基羥基吡啶琥珀酸酯。最常見的藥物包括銀杏葉提取物、二氫麥角環肽、吡拉西坦和桂利嗪。

對症治療

  • 抗抑鬱藥(阿米替林)、精神藥物(滷代吡啶醇)和鎮靜劑(地西泮,苯哌嗪)。
  • 隨著血管性痴呆綜合徵的發展,建議患者服用影響大腦神經遞質系統代謝的膽鹼酯酶抑制劑。

外科治療

  • 動脈支架置入術。
  •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
  • 搭橋手術。
  • 血管假體植入術。
  •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

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暴露方法包括特殊治療練習,心理治療等。

疾病發展和轉歸

動脈粥樣硬化有時可以被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是個緩慢發展的過程,在病情發展的任何一個階段加以干預,都可以改善患者結局,及早干預有助於預防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現在大家普遍接受的發病機制,為脂蛋白過濾理論:血管壁中脂肪分子的積累。此外,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還有其他假設:血管內上皮的損傷、脂質過氧化、必需多烯脂肪酸的缺乏以及血栓的存在。

腦動脈粥樣硬化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早期階段,膽固醇開始積聚在先前受損的血管壁的表面上。漸漸形成表面形狀為不規則的凸起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血管腔變窄。膽固醇的“生長”使血液通過變得複雜,使血細胞(血小板和白細胞)被破壞、血栓逐漸形成。

當血栓在身體的不利條件下脫落時,可阻塞腦動脈。

哪些人容易患腦動脈粥樣硬化?

不可改變的風險因素:

  • 年齡(年齡越大,患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性越大),據統計,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最多見於 45~50 歲的男性和 60 歲以上的女性。
  • 性別(由於雌激素產生不足,男性更容易出現腦動脈粥樣硬化);
  • 遺傳因素。

可改變的風險因素:

  • 高膽固醇血癥;
  • 動脈高血壓;
  • 代謝綜合徵;
  • 體重增加,肥胖;
  • 抽菸;
  • 濫用酒精;
  • 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
  • 糖尿病;
  • 飲食中動物脂肪占主導地位;
  • 腎功能衰竭;
  • 慢性炎症性疾病;
  • 高纖維蛋白原血癥(血液凝固增加);
  • 血液中高水平的高半胱氨酸;
  • 精神過度緊張。

腦動脈粥樣硬化通常以血管狹窄或者堵塞為主要表現。早期由於大腦的功能減低,可產生類似神經衰弱的臨床表現,出現高階神經活動障礙、大腦機能失調等一系列症狀。嚴重者可發展為腦梗死或出現腦出血等併發症。

腦動脈粥樣硬化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腦動脈粥樣硬化的常見症狀包括:

  • 慢性缺血癥狀:在該疾病的最初(缺血)階段,患者動脈會出現粥樣硬化斑塊,血液停滯和腦供氧不足,並伴有頭痛。在早期階段,疼痛發生在精神消耗之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變成永久性的。一些患者變得脾氣暴躁、有攻擊性,有歇斯底里和抑鬱的傾向。通常,經過良好的休息後,消極症狀會消失。
  •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症狀:包括一過性的肢體無力、麻木以及眩暈、遺忘,並有思維遲鈍等症狀。
  • 腦梗死症狀:血管完全堵塞時可出現不可逆的偏癱、麻木、走路不穩等。
  • 血管性痴呆階段:腦動脈硬化的最終(硬化)階段通常被稱為血管性痴呆階段。患者可表現出心理活動(認知、情緒和行為)的異常、專業技能下降,喪失對時間和地點的定向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他人不斷地幫助。隨著痴呆症的進展,會出現自發排便和排尿,視覺和言語等異常。

腦動脈粥樣硬化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精神病性人格改變。
  • 癲癇發作。
  • 腦(缺血性)中風。
  • 治療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病症,如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和糖尿病;
  • 隨著年齡的增長,預防性地口服阿司匹林等改善血液迴圈的藥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