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併肝硬化: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疾病定義:妊娠合併肝硬化,是妊娠期比較少見的合併症。患有肝硬化的孕婦在妊娠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害、凝血功能障礙。
  • 得這個病的人多嗎?本病在臨床上比較少見。已報道的妊娠合併肝硬化患者,佔分娩總數的 0.02%,一般見於中老年婦女。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主要病因是婦女在妊娠前或妊娠時患肝硬化。危險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血吸蟲病、藥物中毒、遺傳代謝性缺陷等。
  • 這個病有哪些分期?妊娠合併肝硬化,根據肝功能、凝血機制、併發症等,分為代償期肝硬化妊娠和失償期肝硬化妊娠。
  • 這個病有哪些症狀?主要症狀為乏力、食慾減退、腹脹、消化道出血、腹水、脾腫大等。
  • 如何治療這個病?主要治療方法是終止妊娠。治療關鍵點是治療肝硬化引起的各種症狀,保護肝功能。治療難點是妊娠過程會加重肝臟負擔,容易出現大出血。
  • 這個病有哪些危害?該病會損害肝臟,產生腹部積水、腫脹,導致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引起的代謝功能障礙、食物不易消化,使得胎兒的流產、早產、死胎髮生率升高,凝血功能障礙可導致產後大出血。
  • 肝硬化患者宜在肝功能代償期內妊娠,不宜疲勞;患者應合理飲食,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避免食用含鈉較多的食物(如餅乾)。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蜘蛛痣:可能出現在全身的面板,痣體有一中心點,周圍輻射狀小血管分支。
  • 腹脹、腹痛。
  • 疲倦乏力、體重減輕。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 牙齦出血、鼻出血。
  • 面板和黏膜出現紫斑,腹壁出現靜脈曲張(在肚臍處可見一簇曲張的靜脈向四周放射,如同“水母頭”狀)。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腹部積水。
  • 嘔血、便血。
  • 頭暈、昏迷。
  • 腹部疼痛劇烈。

建議就診科室

  • 婦產科
  • 產科
  • 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妊娠合併肝硬化?

當醫生懷疑是妊娠合併肝硬化時,將通常對患者進行病史問詢,觀察患者是否有該病的相關症狀。在有腹水、蜘蛛痣等肝硬化對應症狀後,可能進一步通過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B 超等檢查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肝功能:檢測肝臟的損害程度。肝功能異常表現為膽紅素升高、轉氨酶升高明顯、膽固醇及膽酸低於正常。檢查的前一天晚上需要飲食清淡,不能喝酒,第二天早上空腹前往醫院進行抽血檢查,建議抽血時間在早上 9 點之前,最遲不超過 12 點。
  • 血常規:採取患者靜脈血進行檢測,對血液成分進行測定與分析。該病可見血小板和白細胞計數偏低,輔助肝硬化的診斷。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的食物,如炸雞、紅燒肉等,同時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影響檢查結果。
  • 尿常規:尿液可以反映機體的代謝狀況。肝硬化患者有黃疸時,尿膽原增加、尿膽紅素陽性,出現肝腎綜合徵時有蛋白和血尿等,以上指標可輔助診斷肝硬化。女性尿檢時需要避開月經期,防止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響檢查結果。
  • B 超:使用超聲波進行診斷,可查知肝臟情況。肝硬化早期可見肝臟腫大,晚期肝臟縮小,表面凹凸不平,伴有腹水,這些現象可以作為肝硬化的診斷指標。最好早上空腹去做 B 超檢查,檢查前不要大量飲水,這樣可以排除胃腸道的干擾。
  • 內鏡檢查:孕婦可以通過內鏡(胃鏡)對空腔臟器或組織進行檢查,可直接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瞭解曲張程度和部位,作為診斷依據,同時可發現出血點。檢查前需要進行病毒性肝炎指標的化驗檢查,避免交叉感染。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需要遵醫囑在停藥一週後進行內鏡檢查。檢查後如果感到腹部腫脹,是因為檢查過程中腸腔充氣,排氣後症狀將會消失,如果感到腹脹明顯,需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 肝組織活檢:孕婦可以通過肝穿刺活組織檢查確診肝硬化,並瞭解肝硬化的組織型別、肝硬化程度。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懷孕多久了?
  • 平常有喝酒的習慣嗎?有患過肝炎嗎?
  • 工作環境怎麼樣?有經常接觸什麼化學藥物嗎?
  • 之前有出現過疲倦乏力、食慾不良、嘔吐等症狀嗎?
  • 孕期有做過系統性體檢嗎?
  • 之前有進行治療過嗎?用過什麼藥?
  • 能接受終止妊娠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得肝硬化?病情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嗎?
  • 繼續妊娠風險高嗎?能不能保住胎兒?
  • 需要做什麼檢查嗎?費用高嗎?
  • 需要住院治療嗎?能醫保報銷嗎?
  • 飲食、生活習慣上要注意些什麼?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用藥注意事項:遵醫囑用藥,按時、按量服用藥物。
  • 術後注意事項:手術患者出院後應注意家庭消毒,如使用消毒液對患者所在的房間消毒,防止發生產後感染。如果患者是因病毒感染導致肝硬化,則不宜用母乳餵養新生兒。
  • 複查:在妊娠期間和妊娠後,定期複查肝功能,一般懷孕前期每 4 周檢查一次,懷孕 28 周後每兩週檢查一次。
  • 飲食:在妊娠期間,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及熱量,補充維生素,如菠菜、雞蛋等。儘量低鹽飲食。飲食以高營養易消化飲食為主,如雜糧粥。
  • 運動:注意臥床休息,儘可能減輕肝臟功能負擔,在分娩後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其他:在分娩後不宜飲酒。

主要治療方法是終止妊娠,針對出現的腹水症狀做利尿、保肝治療。

藥物治療

  • 利尿藥:如呋塞米,是促進體內電解質和水分排出的藥物,起到消除水腫、減輕腹水症狀的作用。
  • 肌苷:可改善細胞代謝,用於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輔助治療。

手術治療

  • 人工流產:對不適合繼續妊娠的患者需進行人工流產,避免繼續妊娠導致的消化道大出血等併發症。
  • 剖宮產分娩:對孕婦進行剖腹產,可避免血液壓力的急劇變化,預防食管靜脈破裂,避免大出血。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妊娠合併肝硬化症狀會增加肝臟負擔,導致腹水等使疾病惡化。造成流產及胎死,母體的靜脈出血及產後出血概率也大大提升,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能得到治癒,疾病早期患者的肝病可得到改善甚至恢復,疾病較晚期的患者繼續妊娠風險性較大。疾病基本不復發。若肝硬化病情惡化,對患者生活影響較大,對壽命有一定影響。

該病的主要病因:婦女在妊娠前或妊娠時,因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血吸蟲病、藥物中毒、遺傳代謝性缺陷等因素,發生肝硬化。

妊娠合併肝硬化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肝炎病毒感染: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婦女引發肝炎,並發展成肝硬化。
  • 藥物性中毒或化學毒物:長期服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如甲基多巴)反覆接觸含砷等化學毒物,可能會引起藥物性或中毒性肝炎,在婦女妊娠前或妊娠時逐漸發展成肝硬化。
  • 代謝性疾病:由遺傳和代謝性的肝臟病,如卟啉病、血色病等,在婦女妊娠前或妊娠時逐漸演變成肝硬化。
  • 其他:血吸蟲病、血管異常、自身免疫性肝病。

哪些人容易患妊娠合併肝硬化?

有如下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妊娠合併肝硬化:

  • 在妊娠前及妊娠期有長期飲酒史的婦女:長期飲酒會導致慢性酒精中毒,容易引起懷孕前或懷孕時患肝硬化,導致妊娠時患該病。
  • 反覆接觸或使用含砷殺蟲劑等物質的婦女:此類化學毒物容易引起肝炎,可導致婦女在妊娠過程中患該病。
  • 患有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婦女:由病毒引起的肝炎,可逐步發展成肝硬化。
  • 患有血吸蟲病的婦女:血吸蟲卵在門靜脈中堆積,導致靜脈高壓,在此基礎上可發展成血吸蟲性肝硬化。

有如下不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妊娠合併肝硬化:

  • 有家族遺傳史的人:家族中有人患血色病等遺傳性代謝疾病,通過遺傳導致血色病等代謝性疾病,進而發展為肝硬化。

主要表現為乏力、食慾減退、腹脹、出血、脾腫大等。

妊娠合併肝硬化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妊娠合併肝硬化的常見症狀包括:

  • 上腹部疼痛、腹脹。
  • 體重減輕、疲倦乏力。
  • 食慾減退,伴有噁心、嘔吐。
  • 鼻出血、牙齦出血、便血。
  • 面板及黏膜有紫斑或出血點,腹壁靜脈曲張(在肚臍處可見一簇曲張的靜脈向四周放射,如同“水母頭”狀)。
  • 腹水:腹部積水、腫脹,按壓會有液體流動的感覺。
  • 蜘蛛痣:全身的面板都可能出現。並不是真正的“痣”,而是面板小動脈擴張形成的。病變有一中心點,周圍有輻射狀的小血管分支,形如“蜘蛛”,因此稱為“蜘蛛痣”。壓迫時會消失。

妊娠合併肝硬化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徵
  • 食管靜脈破裂
  • 產後出血
  • 肝性腦病及感染
  • 胎兒宮內生長遲緩
  • 貧血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少喝酒,尤其是妊娠期間禁止喝酒,避免因飲酒導致肝臟受損,進一步發展成肝硬化。
  • 減少接觸、使用導致肝硬化的化學用品或藥物,如甲基多巴(一種含砷的殺蟲劑)等。
  • 女性在懷孕前需檢查肝功能:如果肝功能出現異常,應及時治療,避免進一步發展成肝硬化。
  • 如果生活在容易患血吸蟲病的環境中,需要定期體檢,一旦發現患病應及時治療。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或防止疾病復發:

  • 有血色病家族發病史的家庭,在生育下一代時應做好遺傳諮詢,避免胎兒患上遺傳性代謝疾病。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