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脂肪肉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乳腺脂肪肉瘤?是一種惡性腫瘤,多來源於乳房的脂肪組織,也可來源於多向分化的間葉組織。
  • 患病情況如何?本病十分罕見。乳腺脂肪肉瘤發病年齡為 16~76 歲,平均年齡 47 歲;一般見於女性,發生於男性者少見。
  • 病因是什麼?本病的病因和危險因素尚不明確。
  • 分為哪些型別?按組織形態,可分為脂肪瘤樣脂肪肉瘤、分化良好黏液樣型脂肪肉瘤、分化不良黏液樣型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
  • 主要症狀是什麼?乳房無痛性腫塊是本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
  • 如何治療?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的關鍵是早期手術治療,完整切除腫瘤,並進行化療和放療等綜合治療。
  • 主要的危害是什麼?隨著疾病的發展,腫瘤可能會轉移至肺、腦等器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 如何預防?該病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手段。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乳房腫塊:乳房皮下可觸及扁圓形或分葉狀腫塊,邊界清楚、可活動、無痛感。
  • 乳房其他改變:當患者乳房顯露出迂曲擴張的靜脈,或分泌乳汁困難、乳腺囊腫時,可能是脂肪肉瘤快速生長所導致的併發症狀,應儘快就醫。

建議就診科室

  • 乳腺外科
  • 腫瘤科

醫生如何診斷乳腺脂肪肉瘤?

當醫生懷疑是乳腺脂肪肉瘤時,將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

具體相關檢查如下:

  • 胸部查體:檢查腫塊的大小、質地、活動度以及有無壓痛等情況。檢查時,患者需要脫去上衣暴露胸部,醫生會用手觸控乳房腫塊。觸及腫物時將在腫物所在位置來回觸控,請勿驚慌,積極配合醫生操作。有不舒服時可以示意檢查醫師停止檢查。
  • X 線鉬靶:它的特點是可以檢測出醫生觸控不到的乳腺腫塊,特別是對於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根據檢查可發現某些癌前期病變。
  • 乳房彩超:該方法具有實用簡便的特點,能鑑別良、惡性,囊、實性,增生等乳腺疾病。但超聲檢查有時會出現假陽性,對小於 1 釐米的腫塊確診困難。
  • 磁共振: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乳房腫塊的大小、形態、與周圍組織的關係,為診斷和進一步治療提供可參考意見。
  • 病理檢查:檢查過程也是需要暴露胸部。醫生在腫物處使用麻醉後,用穿刺針取一小塊組織送病理科檢測。病理檢查可以直觀的判斷腫物的性質和種類,確診率較高。醫師為確保取材的準確性,可能還會藉助超聲或 CT 的引導來穿刺。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發現腫塊有多久了?有沒有疼痛?
  • 與經期是否有關?是否不斷增長?
  • 是否有到醫院去就診過?做過哪些檢查?
  • 做過什麼治療?治療效果怎麼樣?
  • 家中是否有人患乳腺惡性腫瘤?
  • 有無其他乳房疾病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得的是什麼病?
  • 需要做哪些檢查來確診?
  • 這是癌症的一種嗎?能否治癒?
  • 需要住院做手術嗎?手術大概是如何做的?需要切除整個乳房嗎?
  • 手術風險高嗎?做了手術會復發嗎?
  • 這個病有遺傳的可能嗎?我的家人需不需要做檢查?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
    • 術後注意敷料是否乾燥、傷口有無滲血滲液、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顏色等。若傷口滲血過多、引流液短時間內迅速增多或超過 300 毫升/天,應及時向主管醫師反應。
    • 術後避免用力咳嗽,防止術後刀口裂開。
    • 術後可能會使用胸帶捆紮胸部,術後應注意患者呼吸是否順暢,出現呼吸困難時,應立及告知主管醫師。
  • 放療注意事項:接受放療的患者,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可能會出現區域性面板紅腫甚至脫皮等異常,請及時告知主管醫生。
  • 化療注意事項:接受化療的患者,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發熱、皮疹、脫髮等不良反應。這些症狀是化療時常見反應,應及時向主管醫師反應。
  • 用藥注意事項:患者出院後一般無需長期服用藥物治療。
  • 術後複查:術後 1 個月需要到醫院複查 1 次乳房彩超或磁共振,主要評估治療效果及傷口癒合情況,以及制定接下來的治療方案。
  • 飲食
    • 手術患者:進行全身麻醉下的手術後需要禁食、禁飲 6~8 小時;待患者意識清醒、生命體徵穩定、醫生通知可以進食後,可少量攝入流質食物,如飲用水、牛奶、雞蛋羹、肉粥等。
    • 非手術患者:在家或住院期間,正常飲食即可,無特殊禁忌。
  • 運動:
    • 手術患者:術後一般需臥床休息 1~3 天,臥床期間可主動伸縮活動四肢,預防血栓和壓瘡形成。2~3 天后可坐床邊或在病區輕微走動。隨著病情的恢復可逐漸增加運動量。
    • 非手術患者:可進行輕中度活動,如散步、慢走等。
  • 其他:戒菸、戒酒。

採取綜合治療方式。單純的腫瘤區域性切除術,術後複發率很高,因此,醫生通常建議手術後進行化療和放療。

藥物治療

  • 化療:常用藥物有異環磷醯胺、阿黴素等。該類藥物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或殺滅腫瘤細胞;通常聯合手術或放療使用。

手術治療

  • 乳房腫瘤切除術:醫生會通過手術切除腫瘤及周圍的部分組織,甚至切除整個乳房,以達到完整切除腫瘤的目的。對於某些體積較大的腫瘤,醫生可能建議先行化療或者放療來使腫瘤縮小,再行手術切除腫瘤。
  • 乳房重建術:對於年輕、對外觀要求高的患者可以選擇乳房重建術。乳房重建可採用自體組織重建,也可採用假體重建。可以在切除腫瘤手術的同時進行乳房重建,也可在治療結束後,各項複查結果正常時進行重建。進行乳房重建不會影響乳腺疾病的整體治療。

其他治療

  • 放療:放療科採用放射線(如α、β、γ射線)殺滅腫瘤細胞的方法。現已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病可採用體外的方式進行放療,可減少腫瘤復發。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迅速轉移到全身各器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 經治療後,分化良好型及黏液型脂肪瘤手術治療效果較好。圓形細胞型和多形細胞型脂肪肉瘤惡性程度高,治療效果較差;但治療對於延長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具有意義。

乳腺脂肪肉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

乳腺脂肪肉瘤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目前本病病因尚不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哪些人容易患乳腺脂肪肉瘤?

  • 目前暫未查見權威證據明確本病有關的易患人群,尚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乳腺脂肪肉瘤最常見的症狀是乳房無痛性腫塊;腫瘤體積增大,壓迫神經、血管時,會有壓痛。

乳腺脂肪肉瘤的常見症狀:

  • 乳房腫塊:本病最常見的症狀是乳房無痛性腫塊,腫塊可以是單個或多個,大小為 1 到 20 釐米不等;腫塊位於乳房面板下,與面板不粘連,可推動,腫塊界限清楚。
  • 疼痛: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可對周圍組織產生擠壓和浸潤,觸控擠壓時可有疼痛。
  • 乳房靜脈曲張:如果生長迅速,區域性面板可有迂曲增粗的靜脈血管顯露,如同“蚯蚓”狀。這是由於腫瘤壓迫乳房靜脈,導致靜脈迴流不暢所致。
  • 泌乳困難或繼髮乳腺囊腫:隨病情的進展,腫瘤逐漸增大,可出現分泌乳汁困難或繼髮乳腺囊腫等。

乳腺脂肪肉瘤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乳腺脂肪肉瘤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能會出現下列併發症:

  • 肺轉移
  • 肝轉移
  • 顱內轉移
  • 脊柱轉移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暫無權威證據支援的特異而有效的預防措施。但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及早發現乳房的異常情況:

  • 乳房自我檢查:每月進行乳腺自檢 1 次,時間選在月經來潮後 7~14 天進行。具體操作如下:首先,面對鏡子仔細觀察兩側乳房的大小、形態、輪廓、面板及顏色有無改變,乳頭有無回縮、凹陷、溢液等。其次,觸診乳房;手法為手指伸直併攏,用指腹觸控乳房,不要以抓捏的方式觸診,按壓力度為能夠觸及肋間隙;以此方法按照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觸診,最後觸診乳頭,輕輕擠壓觀察有無溢液。如果發現有乳房腫塊情況應及時就醫。
  • 有乳腺癌症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推薦每年 1 次乳腺 X 線檢查;每 6~12 個月 1 次乳腺超聲檢查;每 6~12 個月 1 次乳腺體檢;必要時每年 1 次乳腺增強 MRI。
  • 對於普通正常人群(40~70 歲),可進行乳腺防癌篩查。每 1~2 年進行 1 次乳腺 X 線檢查,根據結果判斷是否進行乳腺超聲或 MRI 的檢查。20~39 歲不推薦進行篩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