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溼疹 (eczema) 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炎症,急性期面板損傷以丘皰疹為主,有滲出傾向,慢性期以苔蘚化為主,易反覆發作。
  • 臨床上,凡是具備了瘙癢、紅斑、丘疹、丘疹皰、水皰、糜爛、滲液、脫屑、苔蘚樣變(苔蘚化)、肥厚、皸裂等 2 個或以上的面板表現特點,均應高度懷疑為溼疹。
  • 內部因素如免疫功能異常、內分泌疾病、營養障礙、慢性感染、腫瘤等,外部因素如環境或食品中的過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環境溫度或溼度變化、日晒等,社會心理因素如緊張、焦慮等,都可能誘發或加重溼疹。
  • 雖然溼疹尚無法治癒,但積極治療有助於緩解瘙癢症狀、減緩病情惡化、減少復發、提高生活質量。
  • 日常生活中應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注意保持面板溼潤。

何時應就診?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及時就醫:

  • 身體其他部位新出現溼疹。
  • 有感染跡象,如紅腫、黃痂、流膿。
  • 症狀加重。

就診科室

  • 面板科

醫生是如何診斷溼疹的?

溼疹的診斷主要根據症狀表現。醫生會檢查面板狀況,瞭解症狀表現,還會詢問健康狀況、皮疹或過敏的家族史,必要時還會進行組織病理檢查或實驗室檢查等。

基於這些資訊或結果,醫生一般可判斷是否為溼疹。

溼疹有哪些檢查方法?

除症狀表現為,溼疹還可能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主要用於鑑別診斷和篩查可能病因:

  • 血常規檢查可有嗜酸粒細胞增多;變應原檢查和斑貼試驗有助於尋找可能的致敏原;
  • 真菌檢查可鑑別淺部真菌病;
  • 疥蟲檢查可協助排除疥瘡;
  • 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查可幫助鑑別具有溼疹皮炎皮損的先天性疾病;
  • 皮損細菌培養可幫助診斷繼發細菌感染等。

此外,必要時還需要進行面板組織病理學檢查。

溼疹要特別注意護膚,症狀較輕時可使用保溼霜、乳液或乳膏來塗抹患處。

溼疹患者在家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日常生活中,溼疹患者要注意以下生活方式或生活習慣以緩解症狀:

  • 室內空氣過於乾燥時,使用加溼器。
  • 應溫水洗浴,使用溫和香皂或沐浴乳,洗浴時間不要超過 15 分鐘。患處不要過度清洗。
  • 洗後患處塗抹醫生處方的藥膏,正常面板建議塗抹保溼霜。
  • 避免穿緊身、粗糙的衣服。
  • 注意保護患處面板,避免刮傷皮疹。
  • 出汗會刺激皮疹,應避免劇烈運動。
  • 避免過度緊張,壓力過大。保持身心輕鬆愉快、充足睡眠有助於減少溼疹發作。

此外,溼疹容易復發,應定期複診:

  • 急性溼疹最好在治療後 1 周複診;
  • 亞急性溼疹在治療後 1~2 周複診;
  • 慢性溼疹在治療後 2~4 周複診。

具體複診時間以醫生建議為準,複診主要評價療效、病情變化、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等。

區域性治療、系統治療以及物理治療等均可用於溼疹,應注意選用對面板無刺激的治療方法。

如何治療溼疹?

溼疹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狀、減少復發、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溼疹的治療主要包括區域性治療、系統治療、物理治療等。

  • 區域性治療。區域性治療是溼疹治療的主要手段。應根據面板損傷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藥物劑型。
  • 系統治療。主要包括抗組胺藥、抗生素、以及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等,甚至特定情況下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
  • 物理治療。紫外線照射對慢性頑固性溼疹具有較好的輔助療效。

應選用對面板無刺激的治療,預防並適時處理繼發感染,對面板乾燥的亞急性及慢性溼疹加用保溼劑。

有哪些藥物可以治療溼疹?

主要有以下藥物可用於治療溼疹:

  • 糖皮質激素。區域性使用糖皮質激素乳膏主要用於抗炎、止癢,促進皮損消退;個別病情嚴重時,可根據醫生處方使用全身性糖皮質激素,但應慎用,並注意短期內使用。
  • 抗生素。主要用於併發細菌感染的溼疹。
  • 抗組胺藥。主要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抗組胺藥止癢抗炎。
  • 維生素 C、葡萄糖酸鈣及硫代硫酸鈉等,有一定抗過敏作用,可用於急性發作或瘙癢明顯者,但目前已很少使用。

此外,免疫抑制劑、免疫調節劑等藥物對溼疹可能有一定療效。如果存在真菌感染或病毒感染,還需要使用抗真菌藥物或抗病毒藥物。

溼疹的發生原因還不太清楚,可能與多種體內、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有關。一部分為直接接觸性刺激性溼疹,一部分可能為遲髮型超敏反應介導的接觸性變態反應性溼疹。

溼疹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溼疹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內部因素

體內因素包括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膽囊炎、扁桃體炎、腸寄生蟲病等)、內分泌及代謝改變(如月經紊亂、妊娠等)、血液迴圈障礙(如下肢靜脈曲張等)、神經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等。

外部因素

溼疹的發生可由食物(如魚、蝦、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塵蟎等)、生活環境(如炎熱、乾燥等)、動物皮毛、各種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合成纖維等)所誘發或加重。

溼疹有哪些高危因素?

溼疹主要的危險因素有:

  • 溼疹既往史;
  • 溼疹家族史;
  • 過敏體質(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等)。

溼疹常表現為丘疹、丘皰疹、紅腫,瘙癢,患部面板暗紅色(紅斑)等症狀。

溼疹有哪些症狀?

溼疹按病程及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溼疹、亞急性溼疹以及慢性溼疹,症狀都不太一樣。

急性溼疹

常表現為紅斑基礎上的針頭大小丘疹、丘皰疹,嚴重時可出現小水皰,常融合成片,常因搔抓形成點狀糜爛面,有明顯漿液性滲出。

自覺瘙癢劇烈,搔抓、熱水燙洗可加重面板損傷。

亞急性溼疹

急性溼疹炎症減輕,或經過不適當的處理後,可能會導致病程發展較久,進而變成亞急性溼疹。

表現為紅腫及滲出減輕,但仍可能有丘疹及少量丘皰疹,受損面板呈暗紅色,可有少量鱗屑及輕度浸潤,也可有劇烈瘙癢。

慢性溼疹

如果急性溼疹及亞急性溼疹久久不愈,就可能表現為慢性化。

主要症狀是患部面板浸潤性暗紅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鱗屑,區域性面板增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蘚化、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

自我感覺也會有明顯瘙癢,常呈陣發性。病情時輕時重,延續數月或更久。

溼疹會如何進展?

溼疹可以從上面的任一個階段開始發病,並向其他階段轉變。溼疹常因搔抓而形成糜爛面,如果繼發感染則會形成膿皰、膿痂、淋巴結腫大,可出現發熱等。如果合併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形成嚴重的皰疹性溼疹。

以下措施有助於預防溼疹:

  • 使用溫和無刺激香皂或肥皂。應使用溫和、無刺激的香皂或肥皂,以減輕對面板的刺激,避免面板因此而變得粗糙、乾燥。
  • 洗浴後使用保溼霜。洗澡或淋浴後,只需要毛巾擦去面板表面水滴,在面板仍然溼潤的時候使用保溼霜,以避免面板過於乾燥。
  • 注意手部保溼。建議攜帶簡便裝潤膚劑,這樣每次洗手後,都可以及時塗上一層保溼霜。
  • 洗衣應漂洗乾淨。應使用溫和的洗滌劑洗衣服,要多次沖洗,避免洗滌劑殘留在衣物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