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汗症: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手汗症,中醫叫手汗,是指手上出汗過多,已經不能用體熱出汗來解釋。多在兒童或青春期就出現,情緒波動或有壓力時更明顯。有報道說手汗症在高加索人群中發病率為 0.6%~1%,在東亞人群中可能更高。

  • 目前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及膽鹼能交感神經過度啟用有關,小部分也可繼發於其他疾病,如掌跖角化症、先天性角化不良等。
  • 該病首選外用止汗劑治療,無效者可選擇皮內注射肉毒桿菌毒素、離子滲透療法、口服抗膽鹼能藥物等方法治療,所有治療均無效時才可考慮手術療法。
  • 手汗症不影響健康,但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學習、生活及社交。患者通常害怕與他人握手,同時也為日常工作生活帶來了不便。此外,該病還可能誘發或加重皮炎溼疹、面板癬菌病等面板病。
  • 目前尚無有效預防該病的方法,避免情緒激動、壓力緊張,飲食清淡,避免劇烈運動等可能對該病的預防有一定的幫助。該病預後良好,不影響健康,患者不必過分擔憂。

雙手部出現肉眼可見的多汗、長期不能緩解,且影響日常工作學習者,尤其有家族史的患者,應該及時就醫。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雙手出現肉眼可見的多汗且影響工作學習。
  • 繼發出現瘙癢性丘疹、紅斑、脫屑或粗糙的丘疹。

就診科室

  • 面板科

醫生如何診斷病?

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發病年齡,發病部位,詢問誘因、病史及家族史,結合體格檢查即可做出診斷,需通過病史及詳細的體格檢查排除繼發因素所致的多汗。

原發性手汗症的診斷標準:

  • 局灶性的、肉眼可見的多汗,持續 6 個月或以上。
  • 無明顯的繼發因素。
  • 至少滿足以下 2 條:
    • 雙側的和對稱的;
    • 發病年齡小於 25 歲;
    • 家族史陽性;
    • 睡眠時停止出汗;
    • 每週至少發作 1 次;
    • 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常用的輔助檢查:

  • 汗液檢測:手汗症的分級標準中,“輕度”為手掌潮溼看不到明顯汗滴,“中度”為指端有出汗,“重度”可見汗液滴下。
  • 比色法(澱粉-碘染色法):將碘溶液塗於乾淨的面板表面,待其乾燥,然後將澱粉刷在相應區域,出汗部位會變為藍黑色,也可使用浸過澱粉和碘溶液的紙來做。該實驗法並不作為常規檢查,僅在需要確定出汗部位(如確定手術治療或肉毒素治療部位)時有必要性。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手部多汗症狀的?
  • 兩隻手都有這種症狀嗎?
  • 家人中有人這樣嗎?
  • 認為有什麼誘因嗎?什麼情況下出汗更多一些?
  • 睡覺的時候會有所減輕嗎?
  • 這種症狀發作的頻率大概每週能有幾次?
  • 日常生活受到影響了嗎?
  • 有其他的面板病或系統性疾病嗎?
  • 治療過嗎?效果怎麼樣?
  • 對治療的期望值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 會遺傳嗎?
  • 有什麼危害嗎?
  • 治療方法都有哪些?效果如何?能維持多久?
  • 該病能完全治癒嗎?
  •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該病在情緒激動、受熱、劇烈運動後症狀往往會加重,故日常生活應儘量避免這些因素。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避免情緒激動、緊張。
  • 避免處於過熱的環境。
  • 避免劇烈運動。
  • 避免辛辣刺激及含酒精類的食物。
  • 出汗較多時及時擦乾,以防繼發皮炎溼疹等面板病。

該病的治療方法包括外用止汗劑、皮內注射 A 型肉毒桿菌毒素、離子滲透療法、口服抗膽鹼能藥物等,當以上治療均無效時可考慮手術療法。

藥物治療

  • 止汗劑:手汗症的一線治療方法。
    • 非處方止汗劑含低劑量的金屬鹽(通常為鋁鹽),這些金屬鹽可物理性阻塞汗腺導管的開口,通常不夠強效,僅能治療輕度的患者。
    • 非處方止汗劑治療無效者可選擇處方止汗劑,如 20% 六水合氯化鋁或 6.25% 四氯化鋁[3]。因夜間出汗減少,應在每晚將其用於乾燥面板表面,連續使用 3~5 晚,次日洗淨。每週使用 1~2 次維持可有顯著改善。
    • 常見的不良反應為燒灼感及接觸性皮炎。
    • 長期使用會導致外泌汗腺分泌細胞發生萎縮。
  • A 型肉毒桿菌毒素: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治療方法,可作為一線或二線治療方法治療該病。
    • 主要通過阻斷膽鹼能神經元釋放乙醯膽鹼而發揮作用[3]
    • 操作方法為皮內注射,通常間隔 1~1.5 釐米,一般療效可持續約 6 個月。
    • 不良反應主要為暫時性肌無力,一般 2~3 周可自行緩解。
  • 離子滲透療法:通常將手泡至自來水中進行,確切作用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角質層汗管阻塞有關[3]
    • 一週 2~3 次,每次 20 分鐘以上,2~4 周內可觀察到出汗減少。
    • 不良反應輕微,可出現面板刺痛、紅斑、雙手乾燥皸裂。
  • 口服抗膽鹼能藥物:常用的藥物有奧西布寧及格隆溴銨。但通常需要較大劑量,不良反應包括眼乾、口乾、失眠、精神狀態改變、心悸、視物模糊、尿瀦留、高血壓等[3]

手術治療

其他治療均無效時可考慮內鏡下胸交感神經切除術(ETS)治療。T2-T3 水平交感神經切除對該病有效,但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包括出現 Horner 綜合徵(又稱霍納氏綜合徵,表現為瞳孔縮小,眼瞼下垂及眼裂狹小,眼球內陷,同側額部無汗)、低血壓、氣胸、代償性多汗、味覺性多汗等[3]

疾病發展和轉歸

該病不治療對健康沒有影響,少數患者可誘發皮炎、溼疹、手癬等面板病,積極治療後症狀的改善程度與個體差異及選擇的治療方法相關。

該病目前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及膽鹼能交感神經過度啟用有關,少數患者為繼發因素所致。

常見原因有哪些?

  • 遺傳因素:沒有其他病因的手汗症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40%~65% 的患者有陽性家族史。有研究認為該病的致病基因位於染色體 14q 上。
  • 神經因素:該病可能是膽鹼能交感神經過度啟用或自主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所致。
  • 繼發因素:某些疾病可導致手部繼發性多汗,如掌跖角化症、先天性角化不良、骨膜增生厚皮症、單純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等。

哪些人容易患病?

  • 有家族史的人群。
  • 兒童或青少年。
  • 情緒易激動、緊張焦慮者。
  • 患有某些可導致手部多汗的疾病者(如掌跖角化症、先天性角化不良)。

手汗症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該病一般在兒童或青春期出現症狀,並持續終生。

  • 汗液異常:汗液異常增多,並可沿手掌部滴下。整個手掌部位和手指側面、指尖及背面的面板均有汗液分泌。手掌面板可浸漬發白,呈短暫性或持續性。
  • 情緒波動或壓力時更明顯。
  • 往往伴有手足潮冷或發紺現象。

手汗症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繼發某些面板病:有報道該病患者在多汗部位發生面板癬菌病、尋常疣及溼疹皮炎的可能性更高。

該病的發病多數與遺傳因素有關,故尚無明確有效的預防手段。避免情緒激動、劇烈運動、飲食清淡,積極治療原發病可能對預防該病有一定的幫助。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避免情緒激動、焦慮: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緊張,養成良好的心態。
  • 周圍環境保持涼爽:避免處於溫度過高的環境中,保持周圍環境乾爽。
  • 避免劇烈運動。
  • 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及含酒精類的食物。
  • 積極治療原發病:預防繼發性手汗症。

感謝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面板科 王瑞醫生 參與本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