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手腳冰涼(cold hands and feet)是四肢血液迴圈不好而引起的常見症狀。正常人全身的血液以心臟為起點,進行反覆地迴圈,迴圈過程中伴隨各種物質的新陳代謝,機體各部位因此獲得能量。如果由於某些原因導致四肢血液迴圈異常,如貧血、失血過多等情況,血液無法帶著足夠的熱量到達指端,便會引起手腳冰涼。另外,低血糖、糖尿病、精神壓力過大、寒冷等因素也可能導致手腳冰涼。

  • 貧血和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手腳冰涼最常見的病理原因。另外,低血糖、糖尿病、精神壓力過大、寒冷等因素也可能導致手腳冰涼。
  • 出現手腳冰涼的同時,可伴隨面色蒼白、頭暈、情緒煩躁、呼吸困難等症狀。
  • 女性較男性多見,大多數患者在冬季症狀最為嚴重,甚至在溫暖的環境下也依然存在手腳冰涼的症狀。
  • 多數情況下患者可以通過保暖、多運動等方式,促進血液迴圈來緩解手腳冰涼,但若存在其他明顯的伴隨症狀,如紫紺、頭暈乏力、呼吸困難等,需及時就醫,查明病因。
  • 醫生首先通過血常規來初步診斷病因,再為患者做心血管相關的影像學檢查,以此確定引起手腳冰涼的病因,才能徹底治療疾病。
  • 手腳冰涼患者需注意保暖,避免久坐,並適當加強鍛鍊,如慢跑、爬山、打羽毛球等運動都可有效地促進血液迴圈,保持手腳恆溫。

何時就醫?

出現手腳冰涼的患者首先應排除因寒冷刺激、保暖不足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手腳冰涼。若回到溫暖環境一段時間後,手腳冰涼的情況仍然存在,且伴隨其他症狀,如紫紺、頭暈乏力、呼吸困難等,需及時就醫以查明原因。

就診科室

  • 心血管內科
  • 血液科

就醫前準備

為了幫助醫生明確手腳冰涼的原因,患者在就醫前請準備好以下資訊:

  • 症狀開始的時間、持續時間,在溫暖的環境中是否也會出現?
  • 是否有其他伴隨症狀,如呼吸困難、發紺、頭暈乏力等。
  • 是否第一次出現此症狀,如果不是,第一次出現是什麼時候?
  • 是否曾經接受過診治(包括服用的藥物和接受的手術),家族中是否有成員有類似的症狀或遺傳病史。
  • 是否有抑鬱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以及近期服用過的藥物。

常用檢查

醫生通常採取以下方法來診斷手腳冰涼,並明確手腳冰涼的原因。

  • 病史:患者需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症狀以及使用的處方和非處方藥物等資訊。
  • 體格檢查:醫生通常會觸碰患者的四肢,感受患者四肢的溫度及血管的搏動是否正常,並用聽診器聽診患者心臟區域是否有異常的雜音。
  • 血常規:可檢測出機體是否存在貧血、感染、低血糖等情況,有助於醫生初步診斷病因。
  • 其他檢查:
    • 超聲心動圖:若醫生懷疑是心臟疾病所引起的手腳冰涼,通常會為患者做超聲心動圖。通過超聲心動圖來幫助診斷心臟可能出現的疾病,還可以觀測心臟大血管的運動,從而判斷病因。
    • X 線平片:可發現先天性的心臟畸形。
    • 磁共振成像(MRI):有助於判斷心臟異常,與超聲心動圖相似。
    • 心血管造影:若醫生懷疑是由血管異常引起的手腳冰涼,通常會為患者做心血管造影。通過心血管造影可發現血管的形態、內部的壓力、阻力等因素是否出現了異常改變。
    • 心理測試:若患者不存在器官性疾病,但情緒明顯不穩定,伴抑鬱、焦躁等症狀,醫生通常會為患者會進行心理測試,來判斷患者的手腳冰涼是否是由於精神心理因素引起。

治療原則

寒冷刺激、保暖不足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手腳冰涼,一般無需治療,注意保暖即可緩解。如果是疾病引起的手腳冰涼,則會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例如:

  • 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採取藥物治療,包括降壓藥、降糖藥、降血脂藥、擴血管藥、抗血小板藥、抗凝藥及抗心律失常藥物等。一些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還需要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
  • 貧血患者則需要進一步明確導致貧血的原因,例如缺鐵性貧血可補充鐵劑,再生障礙性貧血可採取免疫抑制療法、促造血治療等,地中海貧血可進行輸血和服用葉酸補劑治療等。

具體請參見相關疾病的治療:

  • 先天性心臟病
  • 動脈硬化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 雷諾病
  • 抑鬱症
  • 焦慮症
  • 糖尿病
  •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 再生障礙性貧血
  • 地中海貧血

常見原因

引起手腳冰涼的原因很多。貧血及心血管疾病是最主要的病理原因。另外,低血糖、糖尿病、精神壓力過大等因素也可引起手腳冰涼。一些常見病因如下:

  • 貧血:
    • 失血性貧血:因開放性創傷、手術、內臟大出血等原因造成的失血過多、女性月經量過多、痔瘡出血、寄生蟲病等。
    • 血細胞生成過少:營養不良、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殖異常綜合徵等。
    • 血細胞破壞過多: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地中海貧血、特發性貧血、因血型不合引起的輸血反應等。
    • 其他原因所致的貧血:慢性感染、電離輻射、化學藥物等引起的貧血。
  • 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動脈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
  • 其他:
    • 糖尿病或低血糖都可引起手腳冰涼。
    •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常由精神壓力過大所致。
    • 抑鬱症、焦躁症等精神系統疾病。
    • 女性內分泌功能紊亂引起手腳冰涼,多在月經期前後。

正常情況下,當環境溫度下降,機體受到寒冷刺激時,會本能地出現禦寒反應:即通過收縮體表血管、減少面板的血液迴圈、降低機體消耗的熱量來維持正常體溫。手和腳位於肢體的最遠端,血液迴圈較少,容易散失熱量,這種情況下引起的手腳冰涼無特殊意義。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手腳冰涼:

  • 貧血。
  • 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動脈硬化等。
  • 精神壓力過大,或患有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 營養不良。
  • 月經期前後或處於更年期的女性。
  • 不注意保暖、長期不運動。
  • 低血糖或糖尿病。

臨床表現

輕度的手腳冰涼,僅在四肢的體表溫度上有所改變;嚴重的手腳冰涼患者,可以看到手腳面板黏膜的顏色發生改變。

手腳冰涼的主要臨床症狀大概可分為以下兩種:

  • 缺氧導致的手腳冰涼:可以出現肉眼可見的皮膚髮紫(即紫紺)。
  • 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手腳冰涼:還會出現呼吸困難、情緒煩躁、頭暈無力等症狀。

伴隨症狀

不同原因導致的手腳冰涼會伴有相應的其他症狀:

  • 手腳冰涼伴頭暈乏力:常見於貧血,也可能是低血糖、失血性休克、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 手腳冰涼伴呼吸困難:多見於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 手腳冰涼伴紫紺:可見於心血管疾病,也可能是手足發紺症、雷諾病等。
  • 手腳冰涼伴情緒煩躁:見於精神壓力過大,如焦慮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可能是失血性休克等。

日常護理

  • 無嚴重疾病的手腳冰涼患者需注意保暖,避免久坐。適當加強鍛鍊,如慢跑、爬山、打羽毛球等運動都可有效地促進血液迴圈,保持手腳恆溫。
  • 無嚴重疾病引起貧血的患者,平日需多吃一些含鐵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豬肝等。保證充足的營養,不可刻意節食減肥,但也不可暴飲暴食,需飲食均衡。
  • 若患者精神壓力過大,焦慮及抑鬱的情緒嚴重,必要時可諮詢心理門診。日常生活中需多與他人交流,放鬆心情;同時需要家屬的關懷和支援,幫助患者減輕負面的情緒。
  • 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劇烈體力活動,少去人多的地方,避免受到病原體侵犯。
  • 低血糖的患者平時應按時吃飯,按規律的三餐進食,才能保證糖分的攝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