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發冷: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四肢發冷(Cold Limbs)是指由於四肢末梢組織血液灌注不足,而導致的體溫下降。因為血液是由心臟發出,攜帶氧氣到全身各部位,氧經過燃燒後,才能產生熱能,手腳才會溫暖。一旦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血液執行輸送,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

  • 四肢發冷是常見的多種疾病的伴隨症狀,可由多種原因導致。大多數成年人都會偶爾出現四肢發冷,每個人原因不盡相同,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導致的四肢發冷。
  • 血管源性疾病引起的四肢發冷較為多見,例如,動脈栓塞、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雷諾綜合徵、多發性大動脈炎等。極少情況下,四肢發冷是由貧血、慢性心力衰竭、馬凡氏綜合徵、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造成的。
  • 如果四肢發冷的發作頻率或嚴重程度增加,或出現突發、嚴重的四肢發冷,或四肢發冷的同時伴有面板顏色改變、肢體發冷、跛行、肢體疼痛、潰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 大多數情況下,在家採取一些自我緩解措施(例如休息、放鬆、按摩、加強保暖等)即可緩解四肢發冷,而無需就醫。
  • 四肢發冷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營養、作息規律和適度運動,並注意注意避免可能加重四肢發冷的因素,例如吸菸、寒冷及某些藥物等。

何時就醫?

雖然大部分的四肢發冷並不嚴重,但有時四肢發冷可能提示某些嚴重的疾病,例如動脈栓塞、雷諾綜合徵、多發性大動脈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

如果四肢發冷嚴重,或者突然出現四肢皮溫下降、面板蒼白,或四肢發冷伴有下列症狀,請立即前往急診或撥打 120 急救電話:

  • 高燒,例如 39~40℃;
  • 疼痛、麻木;
  • 運動障礙、面板蒼白;
  • 動脈搏動或減弱;
  • 間歇跛行;
  • 四肢末端發紺、青紫;
  • 胸悶、心悸、氣促。

如果發現下列情況,也請及時就醫診治:

  • 四肢發冷比之前頻繁;
  • 四肢發冷程度比之前嚴重;
  • 服用正常劑量的非處方藥無法獲得改善,甚至加重;
  • 無法進行工作、睡眠或日常活動;
  • 給身心帶來痛苦。

就診科室

  • 血管外科。
  • 心內科:四肢發冷,伴活動後胸悶、心悸、全身乏力、雙下肢水腫、夜間不能平臥等需要考慮心力衰竭,須及時於心內科就診。
  • 呼吸內科/感染科:四肢發冷,伴發熱、乏力、鼻塞、流涕、咽喉痛或咳嗽等,提示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須及時於呼吸內科、感染科就醫諮詢。
  • 內分泌科:四肢發冷伴隨有面頰及眼瞼浮腫,面色蒼白、食慾減退,提示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可能,須及時就診於內分泌科。
  • 中醫科:經中醫辨證後可使用活血通絡藥物治療。

就醫前準備

事先準備好回答下列問題,有助醫生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疾病。

  • 曾服用過什麼藥物?藥物治療效果如何?不妨列個清單,記下這些藥物名稱以及用藥後的反應。
  • 如果是突然出現的四肢發冷,請回憶:
    • 四肢發冷何時開始?
    • 頭痛是法令開始時在做什麼?
  • 如果是持續性四肢發冷,請回憶:
    • 四肢發冷何時開始?
    • 發生四肢發冷的頻率如何?
    • 四肢發冷通常持續多久?
    • 描述一下四肢發冷的情況(麻木、乏力、疼痛),發冷的程度如何?
    • 四肢發冷通常如何開始及如何變化?
    • 伴隨四肢發冷是否出現其他症狀?
    • 自己認為四肢發冷由什麼引起?
    • 嘗試過哪些自我緩解措施,效果如何?
    • 用過哪些處方藥?效果如何?
    • 是否使用過中草藥、保健品或補充劑?
    • 最近是否做過介入、骨科手術,例如骨折手術、關節置換手術?
    • 是否有其他疾病或不適?

常用檢查

  • 體格檢查:醫生會對四肢發冷病人進行全面、細緻的體格與四肢血管系統檢查。
  •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生化、電解質、BNP(B型利鈉肽) 及甲狀腺功能檢查對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 影像學檢查:四肢血管彩超、MRA(磁共振血管成像)、CTA (CT血管造影)或 DSA(腦血管造影) 等檢查。
  • 心電圖檢查。

治療原則

  • 戒菸,注意保暖,但是診斷不明確之前避免熱敷。
  • 肢體鍛鍊。
  • 藥物治療:酌情可選用擴血管藥物治療,經中醫辨證後可使用活血通絡藥物治療。
  • 積極治療原發病:對於不同疾病引起的四肢發冷,應積極處理和治療原發病。
  • 針對不同病因發病機理進行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

自我緩解措施

如果醫生為四肢發冷開了處方,一定要遵照醫囑服用。

在大多數情況下,在家採取一些自我緩解措施即可讓四肢發冷好轉或消失,而無需就醫。頭痛的家庭治療通常有助於減輕疼痛的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家庭治療也可以緩解其他症狀,例如發熱、噁心或嘔吐、焦慮或肌肉疼痛。

如果四肢發冷輕微且不伴其他症狀,可嘗試下列方法:

  • 注意保暖。
  • 可行肢體按摩。
  • 不要吸菸、飲酒或使用違禁藥物。
  • 仔細閱讀並遵循藥瓶和藥盒上的所有說明。
  • 服用劑量不要超過推薦劑量。
  • 如果過去對某種藥物發生過敏反應,請不要服用此藥。
  • 如果被告知要避免服用某種藥物,在服藥前應諮詢醫生。

注意:如果在家庭治療期間發生下列情況,請立即就醫:

  • 四肢發冷不緩解或出現其他症狀,例如乏力、麻木、疼痛、跛行面板顏色改變等。
  • 症狀加重或發作頻率增加。

常見原因

四肢發冷原因很多,大多數為功能性,少部分為器質性原因,需要引起重視。

  • 血管相關疾病:
    • 動脈栓塞:70% 以上為心源性栓子脫落所致。心房纖顫的附壁血栓脫落死導致急性動脈閉塞的最常見原因。亞急性心內膜炎、心房粘液瘤、動脈瘤、動脈硬化、動脈壁炎症或創傷是,都可能造成菌栓、血栓及動脈硬化斑塊脫落。少部分發生在心臟瓣膜置換術、血管腔內治療和介入治療術後。還有少部分發生在骨折、腹壁脂肪抽吸術後,脂肪栓塞導致動脈急性閉塞。
    •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病因尚不明確,目前研究發現吸菸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關係密切,病人中吸菸者達 80%~95%,吸菸可以導致病情急劇惡化。 
    •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病因尚不明確,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的易患因素包括糖尿病、脂代謝紊亂、吸菸、高血壓、血漿纖維蛋白原升高等。 
    • 雷諾綜合徵: 病因不明確。寒冷刺激、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是主要誘發因素。本病在妊娠期減輕,月經期有加重傾向,可能與性腺功能有關。
    • 多發性大動脈炎:病因不明確,可能與免疫功能異常、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異常有關。
  • 心血管系統相關疾病: 心臟衰弱,無法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如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低血壓、心力衰竭等。
  • 全身性疾病:
    • 貧血。
    • 發熱:各種原因導致的發熱,如上呼吸道感染等。
    • 內分泌代謝疾病:各種原因導致的甲狀腺功能減退。
    •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更年期綜合徵、手足發紺症等。
  • 理化因素及藥物:
    • 退熱藥物過量;
    • 寒冷。

此外,四肢發冷不具有特異性且多為主管感受,不具有客觀性,是多種疾病的伴隨症狀,不具有特異性。也有部分患者即使經過全面仔細檢查仍未能明確四肢發冷原因。

發生機制

皮膚髮冷的發生機制有:

  • 血管因素:
    • 動脈栓塞:動脈栓塞導致動脈血流減少,組織缺血,面板下靜脈叢血液排空,面板呈蠟樣蒼白,導致肢體厥冷。
    •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主要是一種累及四肢遠端中、小靜脈的血管炎病變,又稱脈管炎。主要是節段性分佈的血管壁的炎症反應。
    •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病因尚不明確,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的易患因素包括糖尿病代謝紊亂、吸菸、高血壓、血漿纖維蛋白原升高等。 
    • 雷諾綜合徵:肢體末端小動脈和小靜脈血管痙攣,導致毛細血管灌注不足,迴流障礙,面板血管內血流減少或缺乏。部分研究發現大多數雷諾綜合徵患者有血清免疫異常。患者血清中可能有抗原抗體免疫複合物存在,通過化學遞質或直接作用於交感神經終板,導致血管痙攣。
    • 多發性大動脈炎:病因不明確,可能與免疫功能異常、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異常有關。
  • 迴圈因素:心臟泵血功能下降,血液迴圈差。
  • 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
  • 生化因素及內分泌紊亂。
  •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臨床表現

四肢發冷的臨床表現,往往由於病因不同而各有其特點。

  • 急性起病並有肢體麻木、運動障礙,面板蒼白,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者常為急性動脈栓塞所致。
  • 慢性起病,且進行性加重,早期僅有患肢怕冷,休息後可稍緩解,隨著病情加重會逐漸出現間歇跛行,肌肉疼痛多見於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
  • 慢性起病,表現為四肢末端面板蒼白,發冷,隨著環境問題升高,症狀可改善多見於雷諾綜合徵。
  • 持續肢體遠端面板蒼白,皮溫下降,感覺異常,發冷間歇跛行,遠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應該考慮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 四肢發冷伴有不明原因的發冷、虛弱,反應遲鈍,面頰及眼瞼浮腫,面色蒼白,面板粗糙,食慾下降、便祕等應考慮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伴隨症狀

不同原因的四肢發冷會伴有相應的其他臨床症狀:

  • 四肢發冷伴疼痛、麻木、運動障礙、面板蒼白、動脈搏動或減弱,常見於急性動脈栓塞。也可見於股青腫,但是股青腫多在 12~24 小時後改善。
  • 四肢發冷伴患側肢體麻木、無力、無脈、血壓測不到常見於多發性大動脈炎等,多發生在青年女性,應考慮多發性大動脈炎。
  • 四肢發冷伴有肢體遠端面板蒼白、感覺異常、乏力、間歇跛行,靜息痛,遠端搏動減弱或消失,甚至出現潰瘍或壞疽,且多見於吸菸男性,應考慮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 四肢發冷多在受涼或情緒激動後出現,伴隨有面板顏色蒼白、紫紺和潮紅,症狀呈間歇性改變。解除寒冷刺激後 15~30 分鐘後症狀可緩解,年輕女性多發,多見於雷諾綜合徵。
  • 四肢發冷伴有行走易疲勞,逐漸發展到間歇跛行,休息時肌肉痛,嚴重者可出現肢體潰瘍和壞死,老年男性多發應考慮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 四肢發冷伴有發熱、流清涕等需要考慮上呼吸道感染。
  • 四肢發冷伴有乏力、食慾減退、面板眼瞼水腫等需要考慮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 四肢發冷伴有乏力、雙下肢水腫、活動後胸悶、氣促等應該考慮慢性心力衰竭。
  • 戒菸。
  • 規律進食。
  •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
  • 注意保暖,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環境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