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青春期延遲: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青春期延遲指,男孩超過 14 歲、女孩超過 13 歲而無第二性徵發育與月經來潮,特發性青春期延遲也叫自發性青春期延遲或體質性青春期延遲,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青春期延遲,這類患者無器質性病變,且不存在影響生長髮育的慢性疾病和內分泌異常[1][2]

  • 本病約佔兒童期和青少年期身材矮小者的三分之一,約佔青春發育延遲患者的二分之一。
  • 發病原因暫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相關。
  • 患兒出生時的體重和身長均正常,但青春期發育時間晚於普通人群,檢測發現患兒的生長速率與骨齡相稱,大部分延遲 2~3 年,最終都會完成正常的性發育。
  • 本病可以不治自愈,原則上不需要特殊處理,也可以使用少量性激素治療。
  • 本病需與低促性腺激素型青春期延遲相鑑別,後者是病理性青春期延遲,需積極治療,但兩者的判斷有時較困難[3]

男孩超過 14 歲、女孩超過 13 歲還未發育第二性徵,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男孩超過 14 歲、女孩超過 13 歲,仍未出現乳房、外生殖器等第二性徵的發育,月經不來潮。

建議就診科室

  • 兒科
  • 內分泌科

醫生如何診斷[1][2][3][4]

醫生會根據病史、家族史、臨床表現等特徵進行初步判斷,再依據輔助檢查,將特發性青春期延遲和低促性腺激素型青春期延遲相鑑別,同時排除一些器質性、內分泌疾病。

  • 詢問病史、家族史:尋找可能的病因,以明確青春期延遲是特發性的還是病理性的。
  • 臨床表現:男孩超過 14 歲、女孩超過 13 歲,還沒有出現第二性徵的發育,如未出現乳房、外生殖器的發育,月經未來潮等。
  • 輔助檢查:測定血 FSH(卵泡刺激素)和 LH(促黃體生成素)的濃度和 LH 對 GnR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反應均在青春期前水平,骨齡與身高和生長速度相符。由於該病與低促性腺激素型青春期延遲較難鑑別,因此往往需要進行反覆的生長髮育評估和隨訪。
  • 影像學檢查:盆腔 B 超瞭解子宮、卵巢的發育;頭顱 X 光、CT 和垂體磁共振成像(MRI)、腦電圖、眼底及視野檢查排除顱內疾病。

醫生可能詢問哪些問題?

  • 家裡是否有親屬患過特發性青春期延遲?
  • 是否有其他疾病史?如神經系統疾病、其他慢性病。
  • 平時飲食習慣怎樣?挑食嗎?

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特發性青春期延遲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生育功能嗎?
  • 平時該注意些什麼?補充什麼營養比較好?

日常需改善營養,並給孩子建立溫暖、輕鬆的家庭氛圍,減少心理壓力和自卑等負面情緒。

  • 改善營養狀況,適當增加營養,不要為了追求“瘦”而盲目減肥。
  • 消除心理原因,減輕心理壓力,重大的精神壓力和不良的家庭環境可能給患兒造成心靈創傷。
  • 不做激烈的運動,激烈運動時脂肪的能量轉化顯著,脂肪急劇減少可能導致性激素分泌異常。
  • 患兒可能因生長髮育不及同齡人而自卑等,父母應多關心和關注。

原則上不需特殊處理,一般情況下可不治自愈,特別是當骨齡達到相應年齡後,自然會開始正常的發育。若 17 歲還無第二性徵發育,則可以使用少量性激素治療,但不宜過早使用[1][4]

藥物治療[3][4]

  • 短期小劑量睪酮:特發性青春期發育延遲的男孩,可以短期應用小劑量睪酮(庚酸睪酮,50~100 mg/每月一次,肌肉注射,3~6 個月)。
  • 雌激素代替治療:適用於特發性青春期發育延遲的女孩,但短期療效較差,治療通常需持續到青春期結束。從低劑量雌激素開始,逐漸增加劑量,3~4 年後達到成人劑量。

疾病發展和轉歸

特發性青春期延遲可以不治自愈,當骨齡達到相應年齡後,自然會開始正常的發育。醫生會進行詳細解釋,說明本病對健康無不良影響[2]

本病的發生原因暫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相關。

特發性青春期延遲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出現特發性青春期延遲的患者,父母或兄弟姐妹等親屬均有青春期延遲史。家庭分析顯示,大多數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為主[3]

特發性青春期延遲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父母或兄弟姐妹等家屬有特發性青春期延遲的病史。

主要表現為男孩超過 14 歲、女孩超過 13 歲而第二性徵還未發育,但最終都會完成正常發育,對健康無影響。

特發性青春期延遲的常見症狀有哪些[1][2]

  • 患兒出生時體重和身長均正常。
  • 青春期前,身高一直在平均身高的最低標準附近徘徊。
  • 患兒身高、生長速度與骨齡相符,但骨齡小於實際年齡。
  • 青春期發育時間晚於普通人群,表現為乳房、外生殖器等第二性徵不發育,月經不來潮,一般延遲 2~3 年,極少數可延遲到 20~21 歲,最終都可以完成正常的性發育。
  • 無影響生長髮育的器質性疾病和內分泌疾病。

本病暫無有效的預防方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