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翻仰伸足: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外翻仰伸足(talipes valgus),又叫足外翻,是兒童常見的足部畸形,表現為足跟軸向外偏斜,同時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塌陷。

足外翻通常被認為是由足部內側縱弓的塌陷引起,約 20% 的成年人有足外翻。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年齡、性別、扁平足、肥胖、腦癱及唐氏綜合徵等。

主要表現為足弓塌陷,後足外翻。早期通常沒有症狀,但有些可能出現後足內側區域或踝關節部與活動相關不適。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出現足部的疼痛、腫脹、步態異常、足部關節僵硬等症狀。

足外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重要。症狀較輕者可以使用鞋墊、支具等保守治療。對於外翻畸形嚴重者,可以根據病變的型別選擇相應的手術治療。

進行足內、外在肌的功能鍛鍊,如足跖行走、跖屈運動、提踵外旋運動、跟腱拉伸等,同時選擇軟鞋墊,足弓墊、有良好足弓支撐的鞋子以及避免過長時間站立等,對預防足弓塌陷有一定幫助。

足外翻是一個緩慢進展的疾病,如發現足弓塌陷,足部疼痛等不適即刻就醫,積極進行檢查和治療,明確病因,防治可能出現的骨與關節不可逆的病變。

哪些情況下,患者需要及時就醫?

  • 如果發現雙側足弓不對稱,一側足弓塌陷,即使沒有症狀,也應該及時就醫。
  • 如足弓塌陷伴有過度活動,引起後足內側區域或踝關節部的不適,或伴有足部的疼痛、腫脹、步態異常、足部關節僵硬等症狀,應儘快就診。

建議就診科室

  • 骨科
  • 足踝外科
  • 兒童骨科

醫生如何診斷足外翻?

首次就診,醫生依據病史特點、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診斷足外翻。

體格檢查

查體可見足縱弓塌陷、跟骨外翻、前足外展和內側區域距骨頭突出等典型體徵。還有以下特殊體徵:

  • 多趾徵:患者自然站立,從足後部觀看,比正常看到更多的外側足趾。出現多趾徵陽性時,提示疾病進展更嚴重,前足明顯外展。
  • 脛後肌腱力量檢查:讓患者抗阻力做足的內翻、跖屈動作,感覺肌力大小。有些患者有時可出現內踝下的疼痛。
  • 提踵試驗:讓患者自然站立,雙手可輕扶牆面以保持平衡,讓患者雙足跟抬起,從後方觀察跟骨內外翻情況。正常時,後跟抬起伴有後足內翻。平足症患者後跟抬起無內翻表現為陽性。
  • 斯氏試驗:鑑別單純腓腸肌攣縮與跟腱攣縮。
  • 步態分析:通過直接觀察和步態分析來評估患者的步態。

影像學檢查

X 線是診斷足外翻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中負重正側位 X 線是常用的診斷方法。

醫生可能會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患者的足部外翻畸形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出現的?
  • 除了畸形症狀,患者足部是否有疼痛症狀出現?
  • 疼痛症狀持續了多久,加重和緩解的情況有哪些?
  • 症狀是否影響日常的工作、生活?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畸形情況及症狀是否屬於很嚴重?
  • 保守治療能否緩解症狀,是否有手術指徵?
  • 手術能否矯正畸形以及緩解現在的症狀,會否有後遺症?
  • 手術的方式怎麼選擇,大概手術過程是怎麼樣?
  • 是否需要植入體內某些醫療器材?植入的器材對往後生活會否有影響?
  • 患者需定期進行足部檢查,跟隨專業指導,聽取專業意見。
  • 有先天性平足的兒童應穿特製的矯形鞋,鞋帶後部要緊,鞋幫前部要寬鬆。

  • 站立工作者所穿的鞋應有後跟,使負重線略向前移,以使足部的肌肉和韌帶維持足肌的張力。

  • 適合扁平足(後跟外翻)的運動:
    • 足尖運動:提升後跟,保持足尖站立約 5 秒,再慢慢地恢復後跟著地,每天重複 20 次作用:鍛鍊小腿及腳掌肌肉,有助於足弓發展,強化小腿肌肉。
    • 抓趾運動:利用腳趾抓拾物品,如毛巾、彈球等,抓著物品後 5 秒鐘再放鬆,每天重複 20 次左右。通過抓趾運動,可增強腳底肌肉力量。
  • 均衡飲食:及時補充身體需要的營養成分。避免超重或肥胖,因為身體過重會增加足部壓力和負擔 。
  • 穿著合適的鞋及鞋墊:鞋內放置足弓承託鞋墊,幫助預防因足外翻引起的足部疲勞,並有助於引導兒童的足弓正常發育。

足外翻的早期發現非常重要,病變初期,症狀較輕者可以採取制動、抗炎藥物、物理治療、使用鞋墊、支具等保守治療。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病變後期外翻畸形嚴重患者,可以根據病變的型別選擇相應的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

  • 大多數患者在早期,可以通過調整鞋子或使用矯形器,幫助控制後足外翻。
  • 夾板療法:有助穩定後足和中足,但不影響前足,可減輕患者的疼痛,降低繼發性關節疾病的風險。
  • 患者應根據醫生提供的運動建議,鍛鍊伸展緊張的肌肉和加強薄弱區域的肌力,以幫助發展正確的足部姿勢。

手術治療

適用於非手術治療無效、嚴重畸形導致疼痛和功能受限的患者。

  • 主要手術方法:小腿三頭肌延長術、跟骨內移截骨術及距下關節融合術等。
  • 腦癱患者外翻足:小腿三頭肌延長術,應與任何可能矯正馬蹄外翻足的手術聯合實施,單純的軟組織手術通常不能完全糾正這類畸形。跟骨截骨術包含對側柱的延長,對治療輕到中度畸形有效,相比距下關節融合,這種手術更能有效促進足接觸應力正常化。仍可行走的患兒手術效果好,不能行走的患兒術後複發率高。

足外翻伴扁平足

  • 保守療法:以正規的康復鍛鍊為主,並選擇合適的鞋子、足部矯形器和和鞋墊。
  • 手術治療:主要術式有趾長屈肌腱轉移術、跟骨內移截骨術、外側柱延長術、跟骨內移截骨術+外側柱延長術的聯合手術、關節固定術。其中,跟骨內移截骨術已經廣泛用於治療扁平足。

術後注意事項

  • 根骨內移截骨術:術後 4 周需更換短腿石膏並去除克氏針(一種骨科常用的內固定材料),在接下來 4 周開始負重鍛鍊;
  • 應用短腿管型石膏固定,注意仔細填充和塑形足根部。患者佩戴管型石膏 6 至 8 周,不能負重;更換短腿石膏後,可以開始逐步負重。

扁平外翻足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後天獲得的。兒童的足弓常常在 4 ~ 6 歲形成,大部分兒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成人平足可以是兒童平足的延續,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繼發引起,導致足弓塌陷造成的。

引起繼發性足弓塌陷的原因有很多,如關節退變、創傷、糖尿病、類風溼關節炎、神經性病變、腫瘤、脛後肌腱功能不全等。

扁平外翻足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先天性病因

  • 跗骨聯合:在先天性平足中,跗骨聯合是較為常見的病因。其中,跟距跗骨聯合和跟舟跗骨聯合較為多見;其他跗骨聯合,如距舟聯合、跟骰聯合、舟骰聯合、舟楔聯合較為少見。
  • 副舟骨:由於存在副舟骨,脛後肌腱走形於副舟骨內面的上面,且比較牢固地止於副舟骨上;而無副舟骨時,脛後肌腱經過舟狀骨的內側面的下面。這一方向及止點的改變,破壞了脛後肌腱提起足縱弓,及使足內翻的作用。
  • 先天性垂直距骨:可分為骨性畸形與軟組織病變,骨性畸形表現為舟骨與距骨頸的背側形成關節,將距骨鎖在垂直狀態。

後天性病因

脛後肌腱功能不全,骨與韌帶的損傷,足骨與關節的病理性破壞,神經肌肉病變,醫源性損傷所致的扁平外翻足,功能性扁平外翻足。

哪些人容易患扁平外翻足?

  • 兒童剛出生時並沒有足弓,足弓形成於 8 歲左右,兒童負重較少者不利於足弓的發育,較易發生平足,但兒童扁平外翻足大部分是可復性的。
  • 體重超標、關節鬆弛者發生較多。
  • 足部發生骨或軟組織韌帶損傷,如 lisfranc 損傷(一個或多個跖跗關節脫位或損傷)、跟骨骨折等導致韌帶鬆弛的易發。
  • 足部骨性關節炎或類風溼性關節炎,導致關節變形僵硬的易發。
  • 脊髓灰質炎、腦癱後遺症、下肢神經損傷的患者,足部肌力不平衡容易發生。

扁平外翻足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疼痛:通常位於足底內側(後足後內側疼痛),且於長期站立或行走後加劇,且常可以出現進行性加重的現象。偶爾疼痛也可位於踝關節外側外踝附近。這是由於足弓塌陷造成後足外翻,繼而腓骨(小腿外側的長骨)與跟骨相撞擊的結果。
  • 腫脹:疼痛關節外腫脹,足舟骨結節處最為嚴重。
  • 步態異常:患足疼痛及足弓塌陷,可造成跑步甚至行走能力下降,步態異常,如外八字步態。
  • 足部僵硬:嚴重的平足外翻畸形可使足踝部其他關節受累,如距下關節、跗橫關節、跟骰關節受累,使足部柔韌性降低,足部僵硬。

平外翻足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踝關節炎:距骨外翻撞擊外踝導致區域性關節軟骨損傷退變引起踝關節炎。
  • 膝、髖、下背等部位的疼痛和關節炎:因患足的過度外翻及內旋,造成膝關節代償性外翻及髖關節代償性外旋等,繼而可能引發膝、髖等關節病變。
  • 跟腱攣縮:足弓塌陷後,跟腱作用於踝關節的力矩減小,跟腱的牽拉力不能有效地通過堅硬的足弓傳達到前足部,為了推動身體向前,抬起足跟,跟腱需要變得更短、更緊、更有力。
  • 幼兒出生後第 2、3、4 個月,注射脊髓灰質炎疫苗;
  • 學前兒童不應限制他們赤腳,這樣兒童加強體育鍛煉,使全身肌肉發達。

  • 腿部受傷時注意保護小腿肌肉和神經;
  • 注意足部健康與護理,避免長期站立負重。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