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伴癌綜合徵: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胃腸道伴癌綜合徵係指由於消化系的某些癌瘤所伴發的一些症候群,如低蛋白血癥、水腫、腹瀉、脫水等。它不包括腫瘤的一般全身性影響, 如黃疸、發熱、消瘦等, 也不指經典的消化道內分泌腫瘤的胃腸外表現。

檢查

1.X線

胃腸道X線檢查對鑑別診斷有重要意義。

2.空腸黏膜活檢

多塊空腸黏膜活檢對淋巴瘤、乳糜瀉、嗜酸性胃腸炎、膠原性胃腸炎、腸淋巴管擴張症、Whipple病等診斷有意義。

3.淋巴管造影

經足淋巴管造影對鑑別先天性或繼發性腸淋巴管擴張有很大幫助。

4.腹水檢查

有腹水者可作診斷性穿刺,查腹水細胞、蛋白質、乳糜微粒、酶、惡性細胞等

診斷

通過放射性核素標記大分子物質消化道排洩試驗,或α1-抗胰蛋白酶檢測可以確診蛋白丟失性胃腸病。

治療主要是原發癌瘤的切除,也可應用生長抑素類似物如奧曲肽治療,對控制腹瀉有效。

生理學的研究已證實,血漿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分解產物中,僅10%左右從腸道排出,因此認為正常人生理情況下胃腸道蛋白質的丟失可以忽略不計。

蛋白質丟失性胃腸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有三:

1.胃腸黏膜糜爛或潰瘍導致蛋白滲出或漏出。

2.黏膜細胞損傷或缺失,細胞間緊密連線增寬,導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漏入腸腔。

3.腸淋巴管阻塞,腸間質壓力升高,使富含蛋白質的腸間質不但不能保持在間質中或被吸收入血迴圈,反而使其溢位,進入腸腔而丟失。

臨床表現

1.蛋白丟失性胃腸病

多見於胃癌和結腸癌,因癌組織壞死脫落而引起相應胃腸黏膜的通透性增高,血漿蛋白大量丟失。癌瘤壓迫和堵塞淋巴管,引起胃腸淋巴迴流受阻,淋巴管淤積、破裂,使大量蛋白丟失。臨床上以低蛋白血癥和水腫為主要表現。

2.小腸絨毛萎縮

可見於結腸癌、直腸癌,主要表現為腹瀉。

3.腹瀉、失水和休克

主要見於結腸絨毛樣腺瘤,偶見於消化道APUD系統腫瘤,如VIP瘤、胃泌素瘤和胰多肽瘤等。表現為分泌性腹瀉,可導致失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