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副舟骨: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先天性副舟骨,是足舟骨內側結節處的副骨,是足部最常見的副骨。可與足舟骨相毗連,也可作為籽骨單獨存在。它是一種先天性變異,由幼年時未能與足舟骨結節相結合的第二骨化中心發展而來,兩骨之間並無真正關節,而是充滿結締組織或類軟骨及纖維軟骨等支援組織。
  • 患病率約為 4%~21%。
  • 最主要病因是先天性發育異常。
  • 根據足副舟骨與脛後肌腱的關係及與舟狀骨是否有纖維軟骨相連將其分為:
    • Ⅰ 型:圓形或卵圓形籽骨,直徑 2~3 毫米,與足舟骨無軟骨相連,也稱作“脛外側骨”;
    • Ⅱ 型:心形或三角形,直徑 8~12 毫米,與足舟骨通過纖維軟骨構成關節,也稱為“兩分舟骨”;
    • Ⅲ 型:Ⅱ 型副舟骨與足舟骨粗隆的融合,被認為是 Ⅱ 型的終末階段。
  • 主要症狀是足舟骨結節處有骨性突起或飽滿,足內側舟骨結節處疼痛,區域性壓痛,軟組織腫脹,隆起畸形,在負重及行走時加重。
  • 主要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治療關鍵點即減少中足內側面壓力和炎症反應。治療難點是需與足舟骨結節撕脫性骨折及其他引起中足內側疼痛的疾病相鑑別,並根據分型指導臨床治療。
  • 長期反覆損傷會導致軟骨聯合處發生慢性炎症反應,產生軟骨增殖硬化和骨重塑。副舟骨向中足內側突起,與內踝接觸撞擊,妨礙足內翻,日久產生前足外翻、足內側縱弓塌陷。行走時的摩擦,使內側舟骨結節局部發生滑囊炎及脛後肌腱鞘炎。
  • 一般保守治療可緩解疼痛症狀,保守治療失敗者可手術治療,預後較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中足內側疼痛、觸痛、區域性壓痛。
  • 負重、行走、體育活動或穿狹窄、硬幫的鞋時疼痛加重。
  • 軟組織腫脹、隆起。
  • 穿鞋困難、行走不便。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該病不涉及生命危險,暫無需要立即就醫的情況。

建議就診科室

  • 骨科

醫生如何診斷先天性副舟骨?

當醫生懷疑是先天性副舟骨時,將結合病史、症狀表現,採用體格檢查、X 線檢查、磁共振成像、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查等來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檢查足舟骨內側有無骨性突起或飽滿、壓痛、腫脹、隆起畸形。患者平躺於檢查床上,醫生通過視診、觸診觀察足舟骨內側骨頭、軟組織、面板情況,並讓患者足內翻,醫生用手按壓做對抗動作,詢問患者足內側有無疼痛及是否會加重。
  • X 線檢查:包括足部正側位片、足外側 45 度斜位片、足內收 Harris 位跟骨軸位片、負重位平片,協助診斷先天性副舟骨及分型,並能鑑別診斷。患者摘掉金屬物後進入檢查室,根據醫生要求選擇合適的拍攝體位進行 X 線檢查,比如拍足內收 Harris 位跟骨軸位片時,要求患者站立於檢查臺上,兩足跟分開 20 釐米,兩足大拇趾相接觸,雙足呈尖部朝前的倒V字形。
  • 磁共振成像、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查:磁共振成像檢查根據骨髓和軟組織水腫,有助於早期診斷先天性副舟骨,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查可清楚顯現足副舟骨及舟骨的解剖結構。醫生引導患者進入掃描室,安置患者於檢查床上並交代注意事項。患者平靜呼吸,不能隨意活動,如有不適可通過話筒和工作人員聯絡。做磁共振成像檢查前患者需除去身上攜帶的一切金屬物品、磁性物質及電子器件。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主要有哪些症狀?多長時間了?
  • 什麼情況下這些症狀加重或者減輕?
  • 平時走路穿的鞋是硬幫的還是軟幫的?大小合適嗎?
  • 穿鞋困難嗎?走路方便嗎?
  • 在這些症狀出現前有走路或者運動很長時間嗎?
  • 有治療過嗎?治療方法有哪些?療效如何?
  • 有沒有外傷史?
  • 腳有沒有扭傷過?
  • 有做過哪些檢查?
  • 正在服用的藥物或者保健品有哪些?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這是什麼病?什麼原因引起的?
  • 嚴重嗎?能治癒嗎?
  • 這病後期會進展成什麼情況?
  • 會影響我走路嗎?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治療方法有哪些?需要多長時間來治療?治療效果如何?
  • 平常需要注意什麼?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Kinder 手術後使小腿石膏外固定患足於內收、內旋位 6 周,然後換穿矯正鞋。每 1~3 天更換敷料,抬高患肢並適度活動以防止靜脈血栓形成。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胃腸道反應、皮疹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及時就醫進行相關處理。
  • 術後、用藥複查:1~3 個月內需要到醫院複查,主要複查足部正側位片、足外側 45 度斜位片等專案。
  • 飲食:術後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富含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蘋果、香蕉。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野生魚類。忌辛辣刺激食物,如咖啡,濃茶,菸酒等,忌食油煎油炸及醃製食品。
  • 運動:遵醫囑進行早期肢體功能鍛鍊有利於康復,如足趾抓毛巾鍛鍊可減輕疼痛症狀,具體做法是拿一塊毛巾放在地上,腳踩在毛巾上,足底一定要抓地,然後用第二個腳趾帶動前腳掌來抓毛巾,感受整個腳掌發力達到最大程度再慢慢放鬆,連續做 15 次,會有足底發酸的感覺,每天做 2~4 次。
  • 其他:穿寬鬆舒適的鞋子;避免劇烈運動,如打籃球、跳繩;避免長時間行走,每 10~20 分鐘停下休息;避免過度負重,如搬重物;注意出行,避免腳扭傷,女性儘量少穿高跟鞋等。

先天性副舟骨無症狀者無需治療,有症狀者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一般先採取保守治療以減少中足內側面壓力和炎症反應。保守治療 6 個月以上效果不佳時可採取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塞來昔布、雙氯芬酸,減輕炎症性先天性副舟骨的疼痛和腫脹症狀。
  • 區域性封閉:如糖皮質激素,可消炎止痛,治療先天性副舟骨引起的滑囊炎、脛後肌腱鞘炎。不建議長時間區域性注射,可影響脛後肌腱,誘發其功能不全,甚至引起斷裂。

手術治療

  • Kinder 手術或改良 Kinder 手術:治療先天性副舟骨 Ⅱ 型的標準術式,有利於恢復脛後肌腱的力線方向,改善足內側縱弓,適用於合併扁平足的患者。
  • 單純切除術或改良單純切除術:不干擾足底內側縱弓,減少術後繼發脛後肌肌腱附著不穩、鬆弛而導致足弓塌陷加重,或繼發扁平足的風險。適用於無扁平足及先天性副舟骨骨塊較小者。
  • 經皮鑽孔術:促進先天性副舟骨與足舟骨的聯合,適用於足拇趾近節趾骨未完全發育成熟及先天性副舟骨骨塊較大者。
  • 內固定融合術:通過切除先天性副舟骨與足舟骨之間的纖維軟骨組織,促進兩者融合,保持脛後肌腱連續性。適用於先天性副舟骨骨塊較大、足拇趾近節趾骨發育成熟的患者。

其他治療

  • 物理療法:增加足內側縱弓高度,減輕脛後肌腱的過度緊張和牽拉作用。如足趾抓毛巾鍛鍊。
  • 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減少足副舟骨和脛後肌腱之間反覆的拉力創傷。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可使軟骨聯合處產生慢性炎症反應,從而產生軟骨增殖硬化和骨重塑。可併發滑囊炎、脛後肌腱鞘炎、前足外翻、足內側縱弓塌陷、扁平足,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經過正規治療後,可減少中足內側面壓力、消除炎症反應,緩解疼痛、腫脹症狀。

先天性副舟骨的病因是先天性發育異常。

先天性副舟骨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先天性發育異常:幼年時未能與足舟骨結節相結合,而在足舟骨內側結節處形成副骨。典型的先天性副舟骨呈錐體形,基底部在前,尖端在後,位於足弓的內側面,足舟骨結節的後內側,與足舟骨結節通過脛後肌腱部分纖維相連。

哪些人容易患先天性副舟骨?

此處無相關內容。

先天性副舟骨 Ⅰ 型、Ⅲ 型很少出現疼痛症狀,Ⅱ 型多有疼痛症狀,表現為足舟骨結節處有骨性突起或飽滿,足內側舟骨結節處疼痛,區域性壓痛,軟組織腫脹,隆起畸形。

先天性副舟骨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先天性副舟骨的常見症狀包括:

  • 足舟骨結節處有骨性突起或飽滿:先天發育異常形成的副骨,從外觀上看在中足內側有骨性突起或飽滿。
  • 足內側舟骨結節處疼痛:中足內側疼痛、觸痛、區域性壓痛。負重、行走、體育活動或穿狹窄、硬幫的鞋時疼痛加重。
  • 軟組織腫脹、隆起畸形:中足內側因慢性炎症反應,使區域性軟組織腫脹,甚至隆起。
  • 穿鞋困難、行走不便:中足內側腫脹後穿鞋困難、行走不方便。

先天性副舟骨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軟骨聯合處慢性炎症反應。
  • 滑囊炎。
  • 脛後肌腱鞘炎。
  • 前足外翻、足內側縱弓塌陷。
  • 扁平足。

該病屬於先天性疾病,因此孕婦做好產前篩查意義重大,必要時應選擇及時終止妊娠。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