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腺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小腸腺癌是來自小腸黏膜的惡性腫瘤,多位於十二指腸乳頭部周圍、空腸和迴腸。是最常見的、最先發生於小腸的惡性腫瘤之一。
  • 小腸腺癌是小腸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型別。其中十二指腸是小腸腺癌中最常見的部位(52%~73.8%),其次是空腸(25%~58.5%),最後是迴腸(13%~21.6%)。
  • 該病病因尚不清楚,危險因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及克羅恩病、乳糜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膽道結石、黑斑息肉綜合徵等。
  • 大體病理標本可分為三種類型:
    • 環狀浸潤的腺癌;
    • 息肉狀的乳頭狀癌;
    • 潰瘍型癌。
  • 腹痛、黑便、腹脹、噁心嘔吐,停止排氣排便等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狀。此外,還可能出現體重下降、貧血、發熱等症狀。
  • 手術是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 隨著疾病的發展,小腸腺癌可造成消化道嚴重出血、腸梗阻等危害,甚至發生遠處轉移,乃至死亡。
  • 小腸腺癌確診時往往已有區域淋巴結及肝轉移,患者多無法接受根治性切除術,治療效果較差。目前尚無有效預防措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長期或間斷腹痛,可為隱痛、鈍痛或劇烈疼痛。
  • 大便呈現黑便或暗紅色。
  • 摸到腹部腫塊或近期體重明顯下降。
  • 面板、黏膜、眼白髮黃。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腹痛劇烈。
  • 嘔血或便血,大便呈現黑便或暗紅色。
  • 尿少、呼吸加快、面板溼冷蒼白、淡漠嗜睡或躁動。

建議就診科室

  • 胃腸外科
  • 腫瘤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腸腺癌?

當醫生懷疑是小腸腺癌時,一般通過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予以確診。

具體相關檢查如下:

  •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檢查是否出現貧血以及腹腔感染。
    • 糞便隱血試驗:通過此項檢查可判斷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情況。
    • 尿 5-羥胺吲哚乙酸和血液 5-羥色胺測定:如果表現為類癌綜合徵,該項檢查結果有助於確定診斷。
  • 影像學檢查:
    • B 超:具有動態監測的優勢,能夠對腸道直徑、腸道蠕動情況及腸梗阻位置進行直觀的觀察,幫助醫師較好地瞭解病情,優化手術方案,提高手術成功率。B 超檢查價格較低、操作簡便、無創傷性、可多次檢查,為臨床首選的初步影像學檢查。但其缺點是易受氣體干擾,造成漏診、誤診。
    • CT 檢查:有助於瞭解腫瘤的侵犯程度,而其最大的優勢在於能顯示鄰近組織,以及器官的受累情況、淋巴結或遠處臟器有無轉移。
    • 磁共振成像(MRI):CT 檢查對腸道腫瘤的診斷仍未明確者,MRI 可彌補 CT 診斷的不足。
  • 消化道造影:可檢查小腸的整體形態,容易識別小腸的狹窄,幫助評估膠囊內鏡檢查的風險,所以常常和膠囊內鏡及小腸內鏡聯合應用。但是消化道造影,對小腸黏膜和血管性病變檢出效果不佳。
  • 小腸內鏡:不但可以對小腸進行仔細觀察,還可以進一步取病變組織,而後進行病理檢查明確病變的性質。但其步驟較多,操作時間長,對操作者要求較高,而且價格昂貴,限制了其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 膠囊內鏡:可以對小腸進行全程、實景觀察,同時減少患者的痛苦。病人吞下膠囊內鏡(大小如膠囊,一次性使用),膠囊內映象食物一樣隨著胃腸道蠕動,在消化道內行進,並能記錄下消化道管腔內的情況,最後通過肛門排出。膠囊內鏡缺點是:不能做鏡下治療,不可能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診斷,對於病變部位不能重複觀察。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過腹痛、腹脹、便血的情況嗎?
  • 有臉部面板一陣陣潮紅嗎?
  • 最近體重、體力有下降嗎?
  • 平時飲食均衡嗎,鍛鍊身體嗎?
  • 從事什麼工作?
  • 家族中有消化道腫瘤的患者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有這些症狀?
  • 還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出現嗎?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
  • 需要怎麼治療?需要手術嗎?
  • 能夠治癒嗎?費用高嗎?醫保報銷嗎?
  • 什麼治療方法最有效?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護理注意事項:接受手術的病人注意要傷口清潔,避免劇烈活動,術後注意敷料是否乾淨、引流管是否流暢等。
  • 化療注意事項:接受化療的病人,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為化療常見反應,一般可以忍受,如果出現嘔吐持續且劇烈、頭暈、全身無力等情況,請及時就醫。
  • 定期複查: 術後 1 個月~3 個月複查,此後每半年複查一次,主要複查血常規、血生化、糞便常規、胃腸鏡、CT 等專案。
  • 飲食: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禁食。排氣後拔出胃管,可飲少量水,約 3~5 匙。術後 3 天可以進流食如小米粥,應少量多餐,術後 1 個月內禁忌辛辣刺激等食物,應吃一些軟、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如小米粥、麵條等。
    • 若為非手術患者,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多飲水、多吃新鮮果蔬。
  • 運動: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需要臥床休息、1~2 周可下床活動,避免劇烈運動。
    • 若為非手術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運動,如散步、太極拳,每次運動 30 分鐘左右,一週運動 3~4 次。
  • 其他:戒菸、限酒,保持心情愉悅。

手術是本病的主要治療方式。小腸腺癌確診時往往已是中晚期,有區域淋巴結及肝轉移,多無法行根治性切除術,治療效果較差。

藥物治療

化療藥物:小腸腺癌對放療不敏感,僅少數病例通過化療,可控制進展,緩解症狀,常用藥物有氟尿嘧啶(5-Fu)、絲裂黴素(MMC)或順鉑(DDP)等。

手術治療

  • 常規開腹手術:治療首選手術切除,具體根據腫瘤部位選擇手術方案,最佳方法是行根治性切除術。對於無法切除者,應行姑息性切除,然後一起切除轉移灶。該手術的目的是使手術者直視病灶,並切除病灶。但損傷較大,會破壞腹壁完整性,干擾腹腔臟器,術後併發症多,住院時間長,阻礙患者身體恢復。
  • 腹腔鏡手術:包括完全腹腔鏡下手術和腹腔鏡輔助下手術,該種手術方式耗時較長,成本較高。優點是腹腔內臟器干擾小,出血量小、手術切口小、病人疼痛相對減輕,彌補了開放手術的不足,術後恢復速度快。缺點是腹腔鏡治療難度高,要求手術醫生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腹腔鏡手術適用於腫瘤體積較小、明確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晰、且有強烈意願的患者。

疾病發展和轉歸

  • 不接受正規治療,任疾病發展,小腸惡性腫瘤將會出現腸梗阻、出血等併發症,使患者無法正常工作生活。中晚期甚至發生轉移,威脅患者生命。
  • 由於小腸腺癌確診時往往已是中晚期,多有區域淋巴結及肝轉移,所以一般無法行根治性切除術,經過正規治療後的治療效果較差。小腸腺癌切除術後的 5 年生存率為 19%~31%,根治性切除術後的 5 年生存率為 34%~41%。

本病病因尚未明確,但不良生活方式及克羅恩病、乳糜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膽道結石、黑斑息肉綜合徵等可能是其危險因素。

小腸腺癌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不良生活方式:如長期吸菸、飲酒、喜吃紅色肉類及煙燻食品的人群更容易患小腸腫瘤。
  • 某些疾病:克羅恩病、乳糜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膽道結石、黑斑息肉綜合徵等。

哪些人容易患小腸腺癌?(危險因素)

  • 家中有小腸腺癌患者的人群。
  • 克羅恩病患者。
  • 乳糜瀉患者。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
  • 膽道結石患者。
  • 黑斑息肉綜合徵患者。
  • 長期吸菸、飲酒、喜吃紅色肉類及煙燻食品的人群。

黑便、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停止排氣排便等症狀是小腸腺癌病最常見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體重下降、貧血、發熱、黃疸等症狀。

小腸腺癌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腹痛:一般為慢性腹痛,與飲食關係不密切。早期較輕,易誤診為“胃痛”,疼痛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呈持續性鈍痛、脹痛、隱痛,隨病情發展逐漸加重,致食慾減退、消瘦、乏力。併發腸梗阻、腸穿孔時腹痛劇烈。
  • 梗阻症狀:病人常有嘔吐,腹脹,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帶有膽汁或血液。
  • 消化道出血:較常見,多數為慢性失血,主要表現為排黑便。病變累及較大血管時,可有大量出血,表現為嘔血或便血,大便呈現黑色或暗紅色。甚至可能出現尿少、呼吸加快、面板溼冷蒼白、淡漠嗜睡或躁動等休克表現。長期慢性失血則有頭暈、乏力、睏倦等貧血表現。
  • 腹部腫塊:小腸腺癌的體積一般不大,很少出現腫物,有報道約 1/3 的病人就診時可摸到腹部腫塊,可能是梗阻導致近端擴張、增厚的腸管。向小腸腔外生長者,有時也能摸到腫塊,按壓腫塊會感到疼痛,消瘦者能清楚地摸到腫塊邊界。
  • 黃疸:表現為面板、眼白變黃,十二指腸降部腫瘤,80% 是以黃疸為主要症狀。腫塊壓迫膽總管或十二指腸乳頭部,而引起膽管阻塞發生阻塞性黃疸。早期有時出現,有時不出現。後期呈持續性,並逐漸加深。

小腸腺癌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小腸腺癌的常見併發症包括:

  • 消化道出血:較常見,多數為慢性失血,以黑便為主,長期慢性失血則有貧血。
  • 黃疸:腫塊壓迫膽總管或十二指腸乳頭部而引起膽管阻塞發生阻塞性黃疸。
  • 慢性不全性腸梗阻。
  • 肝轉移。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每天喝 2500~3000 毫升的水,多食新鮮蔬菜,避免過量進食高脂肪、油炸、醃製食物。如果已經存在便祕或腹瀉的情況,請及時就醫。
  • 鍛鍊身體,控制體重:儘量將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 18.5~23.9。
  • 克羅恩病、乳糜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膽道結石、黑斑息肉綜合徵等患者積極治療,定期體檢。
  • 家中有小腸腺癌患者的人群要定期體檢,至少每年 1 次。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