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脾外傷: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小兒脾外傷?小兒脾外傷是由於脾臟遭受到劇烈震盪,而出現的不同型別和程度的損傷,是一種常見的急症。
  • 患病情況如何?在小兒腹部外傷發病率中居於首位。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最主要的病因是間接震盪性損傷。危險因素有照看不周、脾臟病理性腫大、發育不良等。
  • 小兒脾外傷有什麼型別?按發生原因分為開放性脾臟損傷、閉合性脾臟損傷、手術誤傷脾臟;按病理型別分中央型脾破裂、被膜下脾破裂、真性脾破裂;按脾臟損傷嚴重程度分為 Ⅰ~Ⅳ 級。
  • 小兒脾外傷有什麼症狀?典型表現為左上腹受到外力撞擊後,患者腹部向左側彎曲,需休息後才能起身,嚴重者不能直立和活動。
  • 小兒脾外傷如何治療?主要治療方法手術治療。治療關鍵和難點都是迅速止血、防治休克等併發症的發生。
  • 小兒脾外傷有什麼危害?小兒脾外傷可併發出血性休克,危及患兒生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外傷後出現左上腹疼痛,患者腹部向左側彎曲;
  • 需休息後才能起身,或不能直立和活動;
  • 煩躁不安;
  • 面色蒼白;
  • 寒顫、高熱。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腹部開放性損傷;
  • 外傷後出血不止;
  • 意識不清;
  • 四肢發冷;
  • 休克、昏迷;
  • 腹脹不緩解;
  • 腹部壓痛、腹肌緊張。

建議就診科室

  • 小兒普外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脾外傷?

當醫生懷疑是小兒脾外傷時,將通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通過全面系統的體格檢查,初步瞭解患者腹部、脾臟的狀態,對脾外傷做出初步判斷。
  • 血常規:抽血進行檢查,根據紅細胞、血紅蛋白計數,初步判斷患者有無失血,以及失血量的多少。可以輔助評估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但是在外傷的早期,該檢查多為正常。
  • 生化全套(肝功、腎功、心肌酶、血脂、血糖):抽血進行檢查,目的是檢查是否存在重要臟器損害,體內是否存在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如有無低鈉、低氯、低鉀、二氧化碳飽和度下降等紊亂。
  • 腹部 CT 檢查:可以顯示脾臟形態,有無破裂、血腫,腹腔內有無出血,排除有無左側肋骨骨折。該檢查可以確診脾外傷,為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以及選擇何種手術方式提供依據。
  • 腹部 B 超檢查:可以觀察脾臟形態、有無破裂、血腫等,用於輔助診斷本病。該檢查操作簡便,價格便宜。
  • 骨骼 X 線檢查:用於排除全身其他部位有無骨折;因為脾外傷的患者,常合併左側肋骨骨折、其他部位的損傷。
  • 磁共振檢查:用於評估外傷後周圍軟組織的損傷程度,有無軟組織挫傷,有無韌帶、肌腱的損傷、斷裂,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無外傷史?怎麼受傷的?受傷部位在何處?
  • 受傷時間有多長?在這期間有無劇烈活動?
  • 還有哪些症狀?
  • 曾做過哪些處理?
  • 曾到別的醫院治療過嗎?怎麼治療的?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病情嚴重嗎?有併發症嗎?
  • 如何治療?治療效果如何?
  • 會有後遺症嗎?
  • 需要定期到醫院複查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
    • 家屬及親友應關注患者呼吸、血壓、體溫、脈搏、尿量。觀察切口有無滲血、出血、膿性分泌物。禁止劇烈運動,咳嗽、排便、打噴嚏時,動作要輕柔,以免切口裂開。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彙報醫生。
    • 若術後放置了引流管,要注意觀察管道是否通暢,防止引流管受壓、扭曲、堵塞、脫落。根據醫生囑託注意觀察記錄引流液的性質、顏色、量,若發現異常,即使彙報給醫生。
  • 用藥注意事項:需要按醫囑定時定量服藥,不能隨意增減藥量及種類。要觀察用藥後的情況,如只出現輕微噁心、嘔吐、胃區不適等症狀時,家長應該給予安慰、講解(這是藥物的副作用)。若症狀加重,需要及時就醫。
  • 術後複查:一般在術後 1 個月後複查,主要複查血常規、腹部 B 超檢查等,若術後恢復良好,則可延長 3 個月至半年複查 1 次。
  • 術後飲食:待腸蠕動恢復排氣候可少量飲水,如無不適術後第 2 天可少量流食。術後第 3 天后可流食,每次 150 毫升左右,如藕粉、雞蛋湯等。術後 1 周可半流食或軟飯,如稀飯、麵條等。
  • 平時飲食:宜清淡、低鹽、富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鮮魚類、肉蛋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
  • 運動:術後第 1 天患者應臥床休息,儘量避免下床走動;術後 3 天患者可適量在床邊活動;術後 5~7 天可恢復正常活動。

治療的首要目的是迅速止血、防治休克。輕者保守治療,重者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補液劑:可以快速有效地補充血容量、電解質及能量。幾乎所有失血的患者都需要及時補液,失血嚴重者,需補充血液製品或全血。常用藥物包括生理鹽水、葡萄糖等。
  • 凝血因子:可以與血小板粘連,堵塞血管上的漏口,起到止血的作用,預防其他部位的內臟出血。常用藥物包括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等。
  • 抗生素治療:作用是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治療感染。可用於治療外傷後繼發的脾臟、腹腔感染,治療和預防術後切口感染等。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頭孢曲松、頭孢哌酮等。

手術治療

  • 脾臟全切除術:目的是切除破裂脾臟,搶救休克。適用於急性大出血、需及時搶救休克者、脾臟呈粉碎性破裂者、脾破裂伴有全身多處損傷嚴重者。但脾臟全切除後,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發生感染,引發敗血症。
  • 脾臟修補術:目的是在迅速止血的同時,保留脾臟功能。適用於脾裂傷後創面整齊、乾淨者。
  • 部分脾切除術:目的是迅速止血的同時,保留脾臟的部分功能。適用於脾的一端破裂者,或破裂範圍較侷限者。該檢查方法的優點是可以保留脾臟的功能。
  • 自體脾組織移植術:適用於粉碎性脾破裂者,通過將切除脾臟的完好部分,移植於大網膜內或腹膜後肌肉內,起到部分保留脾臟功能的作用。
  • 腹腔探查:目的是明確臟器的損傷部位,並進行相應的治療。適用於出血不止,懷疑伴有其他重要器官破裂損傷時,或伴有壓痛、反跳痛、肌緊張等腹膜炎徵象者。

其他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方法: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壓,防止脾臟出血加重。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常因出血不止,導致休克,危及患兒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治療效果良好,多數可治癒。

小兒脾外傷最主要的原因是間接性震盪傷,如左腹部遭受劇烈。直接損傷少見,如利器直接刺傷脾臟。

小兒脾外傷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間接性震盪傷:如鈍器的撞擊,交通事故中的劇烈撞擊,摔傷。
  • 直接性損傷:如打架鬥毆中被利器直接刺傷。

哪些人容易患小兒脾外傷?

有如下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疾病:

  • 照看不周、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小孩。
  • 生活在較多危險因素的小兒:如地面堅硬不平、周圍雜物多、交通繁華地段。

有如下不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疾病:

  • 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臟充血水腫,使脾臟脆性增加,容易發生脾臟損傷。
  • 脾腫大的患者,如巨大病理性脾臟。
  • 腹壁肌薄弱、腹肌力量差:導致其對脾臟的保護作用減弱。

小兒脾外傷最典型的症狀是,左上腹受到外力撞擊後,腹部向左側彎曲,需休息後才能起身,甚至不能直立和活動。

小兒脾外傷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小兒脾外傷的常見症狀包括

  • 強迫體位:喜歡向左側臥位,喜歡向前彎腰,嚴重者甚至不能直立。
  • 腹脹、腹痛:活動時疼痛加重。
  • 失血:表現為噁心、食慾不振、煩躁不安、肢體發冷、面色蒼白等。

小兒脾外傷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貧血
  • 休克
  • 感染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加強看護:避免小兒發生意外,如不要在小兒活動區放置凳子、鐵棍等雜物,避免讓嬰幼兒獨自玩耍活動。
  • 積極治療脾臟病變:如脾臟感染、腫瘤,病理性脾腫大,減少脾臟脆性。
  • 加強鍛鍊:增強小兒腹壁肌的強度(如跑步、仰臥起坐等),加強其對脾臟的保護作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