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天性紅細胞生成異常性貧血: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小兒先天性紅細胞生成異常性貧血?本病是一種很少見的,表現為紅細胞系無效造血(通俗而言,即紅細胞生成的數量、質量兩方面顯著下降)的家族性遺傳病。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本病屬於遺傳性疾病,由於基因突變(即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如放射線照射,基因發生了改變)導致的。對於有類似家族病史者、近親結婚者、未嚴格執行產前篩查流程和要求的人群,其所生孩子更容易患該病。
  • 這個病有哪些型別?根據遺傳型別(常染色體隱性或顯性遺傳)、骨髓塗片中各種細胞的形態,本病可分為 Ⅰ、Ⅱ、Ⅲ 三種型別。最常見的型別是 Ⅱ 型,約佔本病的 60%,也被稱為“酸化血清實驗陽性的遺傳性幼紅細胞多核症”。
  • 這個病有哪些表現?本病可出現慢性、難治性、輕或重度貧血,伴隨持續或間斷性(即時有時無)的黃疸,具體表現為全身面板黃染、眼黃、尿黃。這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
  • 如何治療這個病?本病不能根治。本病表現為貧血,但禁止服用鐵劑,而且補充葉酸、維生素 B6、維生素 B12 等造血原料無緩解作用。對於多數患兒,不依賴輸血,也可維持健康水平。但對於重症患兒,則需反覆輸血,或做脾切除,以減少輸血次數。
  • 這個病有哪些危害?病情嚴重者,不能脫離輸注血製品的狀態,隔斷時間需要到醫院治療,不能進行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生活質量極差。
  • 其他:經過正規治療後,患兒壽命可以延長。但是因為本病引起的貧血屬於“難治性貧血”,需要隔斷時間來醫院住院輸血,生活質量很差,不能像普通兒童一樣正常生活、學習和娛樂。本病的預防重在出生前的篩查。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長期、慢性、間歇性的面板黃染、眼黃和尿黃。
  • 頭暈、耳鳴、乏力。
  • 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 心悸、氣短,安靜狀態下心跳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精神萎靡;
  • 意識喪失。

建議就診科室

  • 小兒內科
  • 血液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先天性紅細胞生成異常性貧血?

當醫生懷疑本病時,通常將進行詳細的遺傳學諮詢、問診和查體、血尿糞檢查。當詢問到家族中曾有類似病史,患兒有上述典型症狀,檢查結果證明為非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後,可進一步通過骨髓穿刺、酸溶血實驗、基因篩查等檢查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遺傳學諮詢:用於為診斷指明方向。如果有家族史,可以初步懷疑本病。
  • 血尿糞常規:是入院的常規檢查。可有助於判斷出血的部位、性質和時間,粗略判斷出血的原因。
  • 骨髓穿刺:又稱“骨穿”,抽取骨髓液,塗在玻璃片上,在顯微鏡下觀察,看看各個細胞的形態數量有無變化。
  • 酸溶血實驗:用於判斷本病是否為 Ⅱ 型。如果實驗結果為陽性,則確診為本病 Ⅱ 型。抽取患兒血後,將其紅細胞與酸化後的濾過後的部分血液,一起放在 37 攝氏度環境中。若其紅細胞發生破壞,實驗結果即為陽性。
  • 基因篩查:是確診本病的重要手段,因為本病是基因突變所導致的。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孩子的症狀都有什麼?
  • 你能記起來孩子什麼時候出現的症狀嗎?
  • 孩子出現症狀有多長時間了?幾天還是幾年?
  • 孩子面色和面板膚色跟以前一樣嗎?
  • 孩子有沒有間斷性變黃的歷史呢?
  • 孩子有沒有經常乏力、嗜睡?
  • 孩子的學習成績怎麼樣?
  • 家族裡有類似病史嗎?

患兒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孩子是什麼原因得了這個病?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病情嚴重嗎?
  • 需要用什麼方法來治呢?能治好嗎?
  • 會不會留後遺症?會不會復發?
  • 生活中要注意什麼?
  • 再生育的話,孩子是不是也會得這個病?
  • 術後注意事項:術後注意傷口是否清潔,觀察有無滲出。用新鮮碘伏棉球(不要用開瓶 3 個月後的碘伏)以傷口為圓心、螺旋向外擦拭出直徑為 15 釐米左右的圓,擦 3 次,最後換上紗布即可。切脾手術後,應注意向醫生諮詢血常規的情況,以掌握患兒血常規的變化趨勢情況。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患兒需注意干擾素的不良反應,如服藥後 3 天內出現高熱但精神很好的情況;半年內出現脫髮、精神異常(如抑鬱,焦慮)。若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
  • 術後、用藥複查:1 周後或遵照醫囑到醫院複查,主要複查血常規專案。
  • 飲食:
    • 若為手術患兒,術後飲食清淡、營養、易消化,如雞蛋粥,可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蛋、奶、魚蝦等。
    • 若為普通患兒,無飲食禁忌。
  • 運動:
    • 若為手術患兒,術後需要臥床休息,2 天后或遵守醫囑可下床活動,活動度以患兒不感到疲憊為宜。
    • 若為普通患兒,可做輕微運動,每次運動 20 分鐘,1 周運動 2 次,或遵守醫囑。

本病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紅細胞輸入、去鐵治療、放血(以降低體內過高的鐵負荷)、切脾以及骨髓移植。干擾素-α可減少 Ⅰ 型重症患者的輸血需求。

藥物治療

干擾素:用於降低 Ⅰ 型重症患者的輸血需求,如聚乙二醇干擾素。

手術治療

  • 切脾手術:脾臟是破壞紅細胞的主要場所。切除脾臟後,可以減少紅細胞的破壞,減輕貧血症狀。
  • 膽結石手術:患兒的常見併發症為膽結石,可能出現急性膽囊炎,所以需要切除膽囊。
  • 骨髓移植:是根治本病的治療方法,代價巨大。原理是通過清除所有的自體紅細胞後,將親人或其他配型成功的幹細胞,輸注入患兒體內,用於建立新的造血系統。這對於依賴輸血存活的患兒有巨大意義。

其他治療方法

  • 去鐵治療:紅細胞中含有大量的鐵,當紅細胞破壞後,鐵元素釋放,導致鐵中毒,所以要進行去鐵治療。
  • 輸血療法:對於貧血的患兒,輸入紅細胞,緩解症狀。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可發展為重度貧血,對患兒生活質量有影響,如學習成績不佳、精力不足、體質過弱。對壽命是否有影響,尚無可靠報道。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兒雖不能治癒,但可以控制症狀。但重度貧血患兒,不能脫離血製品輸注,到醫院輸血程度頻繁,生活質量也會受影響。對壽命是否有影響,尚沒有成系統的可靠報道。

本病屬於遺傳性疾病。基因突變,是導致本病的重要原因。

小兒先天性紅細胞生成異常性貧血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Ⅰ 型和 Ⅱ 型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通俗來說就是,父母雙方各有一個能導致疾病的“壞基因”,都遺傳給了孩子。於是孩子湊成了兩個,變成一對“壞基因”,便發病了。
  • Ⅲ 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通俗來說就是,父親或母親必有一個人患這個病,而且將這個“壞基因”傳給孩子,孩子便可以發病。

哪些人容易患小兒先天性紅細胞生成異常性貧血?

  • 計劃懷孕的婦女接觸了放射線、有害氣體,如在影像科和介入室等工作、不經意間接觸大劑量放射線或汞蒸汽等。
  • 妊娠早期,孕婦大量抽菸喝酒,如每天抽 40 支,或每日飲酒超過 1 斤。
  • 在妊娠早期,孕婦不注意預防感染,如感染容易導致胎兒畸形的風疹病毒等。
  • 家族中有人曾患類似疾病的人群。
  • 近親結婚者。
  • 年齡大於 35 歲的高齡產婦。

起病緩慢,甚至到成年才會顯出症狀。乏力萎靡、面板黏膜蒼白、活動後心悸氣短等貧血症狀,是本病最早、最常見的,甚至是唯一的症狀。若上述症狀,合併間斷性的黃疸,如全身面板黃染、鞏膜黃染、尿黃等症狀,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狀。

小兒先天性紅細胞生成異常性貧血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小兒先天性紅細胞生成異常性貧血的常見症狀包括:

  • 乏力萎靡、面板黏膜蒼白;
  • 活動後心悸氣短,安靜時心跳也快;
  • 頭暈、耳鳴、眼花;
  •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嗜睡;
  • 間歇出現面板黏膜黃染,即一段時間出現,過一段時間沒有;
  • 多種身體畸形,最常見的型別為手並指和(或)內翻足。

小兒先天性紅細胞生成異常性貧血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肝脾大
  • 膽石症
  • 胎兒水腫
  • 骨髓瘤
  • 其他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
  • 肺動脈高壓

產前檢查是主要的預防手段。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孕婦應避免接觸放射線等。
  • 孕婦應避免服用某些藥物,特別是致畸性藥物(如四環素、丙米嗪、過量維生素 A)。如果必須應用,需諮詢醫生或藥師。
  • 孕婦應避免吸菸、飲酒,至少在懷孕前半年就要停止。
  • 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
  • 孕婦產檢時應做宮內感染五項檢查,包括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鉅細胞病毒、E19 微小病毒及弓形體,可採血化驗。如為陽性,需要諮詢醫生。
  • 計劃懷孕的人群,做好婚前體檢,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體、艾滋病病毒等。
  • 有遺傳病史的人群,需做好遺傳病諮詢工作。如果到醫院接受醫生的詢問,醫生詢問的內容包括家族史、個人既往病史等。
  • 對於有本病家族史的人群,應在孕前做好染色體檢查、產前診斷,可選擇性人工流產,以防止嚴重畸形胎兒出生。
  • 避免近親結婚。醫學已證明,其能明顯增加遺傳病的發生率。
  • 避免高齡生育。35 歲以上的婦女懷孕後,其胎兒發生基因異常的風險明顯增加。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