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積液: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心包積液(Pericardial Effusion)是由於各種病變或炎症造成心包內液體迅速增加。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可造成心臟受壓,舒張期心臟充盈受阻,迴心血量和心臟輸出量均會明顯下降。雖然心包積液是一種臨床常見病症,但由於病因複雜多樣,不同年齡階段的患者人群具有明顯的差異。因此,醫生通常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明確根本病因,才能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治療,更好的控制病情[1][2]

  • 心包積液可由多種病變或感染所致,主要包括腫瘤、自身免疫病、血液病、心力衰竭、感染和腎衰竭。此外,還有相當比例的患者難以查明具體病因,屬於特發性心包積液[1][2][3]。當心包積液快速增加或達到較大體積時就會壓迫心臟,限制心臟的泵血功能[1]
  • 臨床主要危險因素是老年人群,不過在不同年齡和性別的患者人群中,致病因素存在顯著差別[2][3][4]
  • 心包積液患者在早期可沒有明顯症狀,隨病情進展症狀將日漸明顯,特徵性表現是呼吸困難,嚴重時需端坐呼吸。其他常見臨床症狀還包括胸悶、面色蒼白、嘴脣/手指/腳趾青紫、頸靜脈怒張、雙下肢水腫[1][3]
  • 若心包積液的病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可引發心臟壓塞、急性迴圈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1][3]
  • 如果患者發生明顯的胸悶、呼吸困難,且長期持續,無法自行緩解,應該儘早前往醫院就診。因為眾多心血管疾病在起病時都可能表現為類似症狀[1][3]
  • 醫生會詳細詢問臨床症狀和既往病史,進行體檢和聽診,並結合心電圖和影像學檢查結果作出臨床診斷,同時探查基礎疾病作為後續治療的臨床依據[1][3]
  • 心包積液的治療方案取決於積液的體積、引起積液的基礎疾病以及是否有可能發生心臟壓塞。對暫無心臟壓塞風險的患者可施行藥物治療。如果患者進展為心臟壓塞,則需要立刻採取穿刺引流或外科切開引流。若病情反覆發作,醫生可能會施行手術切除心包。同時,應儘可能查明基礎疾病,開展針對性的治療[1][3]
  • 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定期複診監測心包積液的病情[3]
  • 心包積液的病因複雜多樣,臨床難以預防。關鍵在於重視自身健康狀況,積極控制基礎疾病,防止病情累及心包[1][3]

如果患者發生明顯的胸悶、呼吸困難,且長期持續,無法自行緩解,應該儘早前往醫院就診。因為眾多心血管疾病在起病時都可能表現為類似症狀[1][3]。醫生會詳細詢問臨床症狀和既往病史,進行體檢和聽診,並結合心電圖和影像學檢查結果作出臨床診斷,同時探查基礎疾病作為後續治療的臨床依據[1][3]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如果患者發生明顯的胸悶、呼吸困難,且長期持續,無法自行緩解,應該儘早就醫[1][3]
    • 眾多心血管疾病在起病時都表現為類似症狀,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醫生需要明確病因,才能制定相應的方案,開展針對性的治療。
  • 對於重症患者而言,應即刻撥打急救電話,或由他人陪同立刻前往醫院接受急救治療,以免發生不測[1][3]

就診科室

  • 心內科
  • 急診科
  • 胸心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心包積液?

  • 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的臨床症狀和既往病史,並進行細緻的體檢和胸部聽診[1][3]
  • 實驗室檢查:對患者的血樣或心包穿刺取樣進行檢測[1][3]
    • 炎症指標——血沉、C 反應蛋白;
    • 病原學檢測——是否存在病毒或細菌感染(包括普通細菌與結核菌);
    • 腫瘤標誌物或腫瘤細胞檢測;
    • 心包積液檢測——積液的細胞計數及生化檢測。

  • 心電圖檢查:檢查心電脈衝訊號是否出現異常[1][3]
  • 影像學檢查:直接觀察病變程度,同時還可用於心包穿刺引流[1][3]​​​​​​​​​​​​​​。
    • X 光胸片;
    • 超聲心動圖;
    • CT 掃描或磁共振成像(MRI)。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第一次出現是在什麼時候?
  • 目前的症狀是持續性的還是偶發性的?
  • 症狀發作時一般可持續多久,嚴重程度如何?
  • 是否存在某些因素會誘發或加重症狀?
  • 在什麼情況下,症狀會有所改善?
  • 是否伴有某種型別的腫瘤或自身免疫病?
  • 是否伴有其他慢性心血管疾病?
  • 是否伴有細菌或病毒感染?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造成目前的症狀?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
  • 治療多久之後症狀可以緩解?
  • 能否最終實現治癒?
  • 今後如何安排複診?
  • 日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定期複診監測心包積液的病情[3]

  •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控制誘發因素對於緩解心包積液症狀,降低復發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 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複診,便於監測心包積液的變化趨勢。
  • 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戒菸戒酒,避免勞累和刺激性飲食。

心包積液的治療方案取決於積液的體積、引起積液的基礎疾病以及是否有可能發生心臟壓塞。對暫無心臟壓塞風險的患者可施行藥物治療。如果患者進展為心臟壓塞,則需要立刻採取穿刺引流或外科切開引流。若病情反覆發作,醫生可能會施行手術切除心包。同時,應儘可能查明基礎疾病,開展針對性的治療[1][3]

有哪些方案可以用來治療心包積液?

  • 對病情較穩定,暫時不會發生心臟壓塞的患者可採取藥物治療[1][3]
    • 阿司匹林(Aspirin);
    • 非甾體抗炎藥: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布洛芬(ibuprofen);
    • 糖皮質激素:潑尼鬆(Prednisone)。
  • 如果患者進展為心臟壓塞,則需要立刻採取以下治療方式[1][3]
    • 心包穿刺引流;
    • 外科心包切開引流。
  • 若患者心包積液反覆發作,醫生可能會施行手術切除區域性或全部心包[1][3]
  • 此外,所有患者都要儘可能查明基礎疾病,從而開展針對性的治療[1][3]

心包積液可由多種病變或感染所致,主要包括腫瘤、自身免疫病、血液病、心力衰竭、感染和腎衰竭。此外,還有相當比例的患者難以查明具體病因,屬於特發性心包積液[1][2][3]。當心包積液快速增加或達到較大體積時就會壓迫心臟,限制心臟的泵血功能[1]。臨床主要危險因素是老年人群,不過在不同年齡和性別的患者人群中,致病因素存在顯著差別[2][3][4]

心包積液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心包是心臟周圍的雙層囊狀結構,心包腔內含有 15~50 毫升漿膜液可以起到潤滑作用。心包還對心臟起到固定作用,可以防止心臟在收縮過程對周圍組織和血管形成衝擊。此外,心包還能防止心腔快速擴張,並阻止胸腔感染的擴散[1]
  • 當由於各種病因或感染造成心包積液迅速增加或達到較大體積就會對心臟形成壓迫,干擾心臟的正常功能,限制心室在舒張期的充盈,造成心臟輸出量和迴心血量明顯下降,導致心臟壓塞[1]
  • 心包積液的主要臨床病因包括腫瘤、自身免疫病、血液病、心力衰竭、感染和腎衰竭。假如發生外傷或心室破裂,亦可造成血性心包積液。此外,還有相當比例的患者難以查明具體病因,屬於特發性心包積液[1][2][3]

心包積液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臨床與心包積液發病具有相關性的危險因素[2][3][4]

年齡

  • 老年人群多見,發病率隨年齡上升而逐漸上升;
  • 不同年齡階段患者的致病因素存在明顯差異:
    • 腫瘤、感染、特發性心包積液多見於老年患者;
    • 自身免疫病的風溼性心包積液和血液病心包積液多見於中、青年患者。

性別

  • 女性:自身免疫病、甲狀腺疾病;
  • 男性:慢性腎病、感染。

心包積液患者在早期可沒有明顯症狀,隨病情進展症狀將日漸明顯,特徵性表現是呼吸困難,嚴重時需端坐呼吸。其他常見臨床症狀還包括胸悶、面色蒼白、嘴脣/手指/腳趾青紫、頸靜脈怒張、雙下肢水腫[1][3]。若心包積液的病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可引發心臟壓塞、急性迴圈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1][3]

心包積液有哪些臨床特徵?

心包積液在早期可沒有明顯症狀,隨病情進展症狀將日漸明顯,主要臨床特徵包括[1]

  • 呼吸困難是最突出的症狀,重症患者表現為端坐呼吸,呼吸淺而快速;
  • 胸悶,乾咳,聲音嘶啞;
  • 心悸,血壓下降;
  • 面色蒼白,嘴脣/手指/腳趾青紫;
  • 頸靜脈怒張;
  • 腹水,肝臟腫大;

  • 雙下肢水腫。

心包積液會導致哪些併發症?

若心包積液的病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可引發嚴重的併發症[1]

  • 心臟壓塞;
  • 急性迴圈衰竭;
  • 心源性休克;
  • 猝死。

心包積液的病因複雜多樣,臨床難以預防,關鍵在於重視自身健康狀況,積極控制基礎疾病,防止病情累及心包[1][3]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