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因圍生期(一般是從妊娠第28周開始,至出生後7天)窒息而導致腦發生缺氧缺血性損害,包括特徵性的神經方面改變,表現為一系列腦病的症狀,部分患兒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後遺症。

  • 新生兒圍產期窒息很難完全避免,產科及兒科醫生正努力逐漸減少該病的發生。
  • 圍生期窒息是引起 HIE 的主要原因,凡能引起窒息的各種原因均可導致 HIE。此外,出生後因嚴重心肺疾病而導致的低氧血癥,也可以引發 HIE。
  • 表現為意識障礙、肌張力改變、驚厥等。
  • 治療方法是,維持良好的通換氣功能、良好迴圈功能、維持血糖水平在正常值、降低顱內壓、控制驚厥。對足月兒的中、重度 HIE,給予亞低溫治療。
  • 可能導致新生兒發生顱內出血、多器官功能損害、智力障礙、運動障礙、繼發性癲癇等,嚴重者死亡。
  • 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及早進行智慧與體能的康復訓練,有利於促進恢復和減少後遺症發生。推廣新法復甦技術,防止圍生期窒息,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新生兒發生圍產期缺氧均需要就醫。

建議就診科室

  • 新生兒科

醫生如何診斷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

  • 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窒息的異常產科病史,以及嚴重的胎兒宮內窘迫表現,例如,持續 5 分鐘以上出現胎心 <100 次/分,羊水汙染達一定程度(Ⅲ度)。
  • 出生時有重度窒息,指 Apgar 評分(新生兒評分)1 分鐘 ≤3 分,並延續至 5 分鐘時仍 ≤5 分;或者出生時臍動脈血氣 pH ≤7.00。
  • 出生後 24 小時內出現神經系統表現,例如意識改變(過度興奮、嗜睡、昏迷),肌張力改變(增高或減弱),原始反射異常(吸吮、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驚厥,腦幹損傷徵狀(呼吸節律改變、瞳孔改變、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和前囟張力增高。
  • 排除低鈣血癥、低血糖、感染、產傷和顱內出血等為主要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遺傳代謝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神經系統疾患。

若同時具備上述 4 條者可確診,第 4 條暫時不能確定者可擬診。目前尚無早產兒 HIE 的診斷標準。

但應注意,上述臨床表現為 HIE 的診斷和病情分度提供了主要依據,但若想明確 HIE 的型別,特別是需與某些具有 HIE 相似臨床表現的疾病(如中樞神經系統先天發育異常,感染、低血糖及遺傳代謝疾病等導致的腦病)相鑑別,以及判定恢復情況等諸多情況下,需依賴影像學檢查。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胎心情況怎麼樣?羊水是否汙染?胎盤臍帶如何情況?
  • 母親有無合併症?
  • Apgar 評分多少?
  • 新生兒復甦情況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HIE 這個病嚴重嗎?
  • HIE 恢復情況好嗎?

家長日常應注意各類因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引起的併發症,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保暖,如出現驚厥抽搐等症狀,需要防止誤吸等引起的窒息。

本病的治療主要是維持良好的通換氣功能、良好迴圈功能、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值。其他方法包括降低顱內壓、控制驚厥等。對足月兒的中、重度 HIE,可給予亞低溫治療,以減少後遺症。

  • 支援療法
    • 維持良好的通換氣功能,保持血液中的氧分壓(PaO2)在正常水平,維持在 50~70mmHg(毫米汞柱)。
    • 維持良好迴圈功能,使心率、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以保證各臟器的血流灌注,必要時可應用多巴胺。
    • 維持血糖水平在正常值,以保證腦內代謝所需能源。
  • 控制驚厥。首選苯巴比妥。
  • 降低顱內壓。首選呋塞米。
  • 亞低溫治療。可治療足月兒的中、重度 HIE。

疾病發展與轉歸

如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新生兒顱內出血、多器官功能損害、智力障礙、運動障礙、繼發性癲癇等,嚴重者導致死亡。

是新生兒在出生前後因缺氧引起的腦部病變。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各種原因導致的胎兒宮內窘迫,即在子功能出現缺氧等表現,原因包括臍帶繞頸、羊水異常等。
  • 也常見於分娩過程及出生後的窒息缺氧。
  • 少數可見於其他原因引起的腦損害。

哪些人易患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

  • 有明顯宮內窘迫史或產時窒息史者。
  • 出生後有嚴重的心、肺疾病者。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對意識、肌張力、呼吸節律等方面會造成改變,甚至出現驚厥。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意識障礙。是本症的重要表現,出生後即出現異常神經症狀,並持續 24 小時以上。輕者僅有易激惹或嗜睡,重者出現意識減退、昏迷或木僵(不言不語、不吃不喝、不動)。
  • 腦水腫。腦水腫是tar在出生前後的一個特徵,表現為前囟飽滿、骨縫分離、頭圍大。水腫在出生後 36~72 小時內最明顯。
  • 驚厥。多見於中、重型的患兒,驚厥常發生在出生後 12~24 小時。
  • 肌張力改變。肌肉的張力可以增加、減弱或鬆軟,可出現繼發性癲癇。
  • 原始反射異常。新生兒出生後的一些正常反射出現異常,例如,擁抱反射(反射性的雙臂展開然後收回,呈擁抱狀)過分活躍、減弱或消失,吸吮反射(用乳頭或手指碰口脣時,出現口脣及舌的吸吮蠕動)減弱或消失。重症者出現呼吸衰竭,有呼吸節律不齊、呼吸暫停,還可能出現眼球震顫、瞳孔改變等腦幹損傷表現。

根據其表現,可分輕、中、重度。

HIE 分度
分度輕度中度重度
意識興奮、抑制交加嗜睡

昏迷

肌張力正常或稍增加減低鬆軟或間歇性伸肌張力增高
擁抱反射活躍減弱消失
吸吮反射正常減弱消失
驚厥可有肌痙攣常有有或持續狀態
中樞性呼吸衰竭明顯
瞳孔反射(即瞳孔大小隨光強弱出現變化)正常或擴大縮小,對光反射遲鈍不對稱或擴大
腦電圖正常低電壓樣放電爆發抑制,等電壓
病程及恢復情況症狀在 72 小時內消失,恢復好症狀在 14 天內消失,可能有後遺症症狀可持續數週,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後遺症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顱內出血,後期可能會有腦癱、癲癇等,如果伴隨有出血症狀,可能還會有腦積水等併發症。
  • 中重度可能會出現如運動功能障礙、感覺功能障礙等。

積極推廣新法復甦技術、防止圍生期窒息,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