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紫癜: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新生兒紫癜?新生兒是指出生 28 天以內的嬰兒。新生兒紫癜(purpura of newborn),是指在新生兒期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胎兒出生時即出現面板或黏膜血液淤積,形成直徑 3~5 毫米的紅色或暗紅色斑,壓之不褪色,稱之為紫癜。
  • 患病情況如何?常見於出生後 2~7 天的新生兒,目前沒有其他的流行病學資料。
  • 病因是什麼?主要病因有生理性病因、各種感染、免疫性疾病、血液病、遺傳性疾病。本病的危險因素有:外傷、分娩時頭先露出且時間延長、孕期的各種感染、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血管瘤、血管性紫癜。
  • 有什麼症狀?主要症狀是面板和皮下組織紫癜,或深在結節性瘀斑,後者常位於受壓部位如足跟、骶部、項部等處。偶爾會有血尿、顱內和其他臟器出血,還會出現嘔血、柏油樣便和臍帶出血。
  • 如何治療?主要治療方法是對症治療,解決出血、凝血問題;關鍵點在於查明病因。
  • 有什麼危害?能否治好?如果不及時接受治療,血小板嚴重減少導致顱內出血,威脅患兒生命。根據病因不同,其接受正規治療後的效果也不同,視具體情況而定。
  • 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孩子,避免孩子受到外傷,因為可能出現傷後出血不止,即使沒有破皮,也會出現一大塊皮下的淤青。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出生後 2~7 天的新生兒出現面板紫癜。
  • 面板受壓部位如足跟、骶部和頸部出現紫癜。
  • 黏膜也可出現瘀斑、瘀點和紫癜。
  • 新生兒排出柏油樣大便。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新生兒便血或嘔血。
  • 全身紫癜伴失血性休克。
  • 昏迷,呼之不應。

建議就診科室

  • 兒科
  • 面板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新生兒紫癜?

當醫生懷疑是新生兒紫癜時,將通常進行體格檢查、抽血、大小便常規、腹部超聲等,確認是否存在新生兒紫癜。

  • 視診:醫生通過觀察患兒面板的瘀斑、瘀點來作出初步診斷。
  • 抽血檢查:對患兒的血小板、凝血因子、凝血酶原進行相關檢測,以確定患兒是否存在紫癜或出血。
  • 大便常規:通過大便的性狀、色澤及潛血,明確患兒是否合併消化道出血。
  • 尿常規:通過小便的性狀、色澤及潛血,明確患兒是否合泌尿系出血。
  • 腹部超生:檢查患兒肝脾狀況。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新生兒紫癜?
  • 患兒出生後多久出現紫癜,哪些部位?
  • 家族中有什麼遺傳病史?
  • 患兒母親的病史及藥物治療史?
  • 患兒是否得過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寶寶得了什麼病?
  • 能治好嗎?
  • 治好了還會復發嗎?
  • 什麼原因引起的?
  • 會遺傳嗎?
  • 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
  • 用藥複查:根據病情每 1~3 個月需要複查 1 次,主要複查血常規、凝血 4 項等專案。
  • 飲食:
    • 若為維生素 K 缺乏病因者,新生兒早期應母乳餵養,促進腸道內合成維生素 K 的菌群形成,母親不要挑食,分娩後注意充分休息,以利於乳汁分泌。
    • 若為血液病、遺傳性因素引起者,避免食用堅硬粗糙、質韌的食物,如堅果、餅乾、肉乾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
  • 其他:患兒睡臥軟質床褥,出現異常情況儘快就診,也不要讓患兒接觸到尖銳的物品。

主要治療方法是對症治療。

藥物治療

根據不同的病因選用以下治療:

  •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可以抑制免疫反應,減少炎症滲出,改善血管通透性。
  • 補充維生素 K:可以促進凝血,防止新生嬰兒出血疾病、預防內出血。
  • 輸注血小板,對血小板減少必要時換血療法。
  • 如由感染引起,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治療。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輕症者會發展為面板黏膜紫癜、慢性貧血等;重症者全身多處臟器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 根據病因不同,其正規治療的效果亦不相同。如果是由於生理性病因、孕婦缺乏維生素 K 等,經治療可獲痊癒,一般不會復發。如果是由於免疫性疾病、血液病、遺傳性疾病等引起的則只能對症處理,難以治癒,影響生活質量和自然壽命。

新生兒紫癜常見病因包括:生理性病因、各種感染、免疫性疾病、血液病、遺傳性疾病。

新生兒紫癜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生理性病因:新生兒體內維生素 K 無儲存,僅靠出生前從母體供給的少量維生素 K 來維持,人乳內維生素 K 含量很低,新生兒腸道內缺乏能合成維生素 K 的細菌,故出生後第一週內,因維生素 K 缺乏致使凝血酶原下降,導致機體凝血機制異常,面板黏膜廣泛出血、紫癜。
  • 各種感染:孕期感染弓形蟲病、單純皰疹、HIV(俗稱艾滋病毒)、細小病毒 B19、梅毒和膿毒血癥、風疹-鉅細胞病毒。如鉅細胞病毒感染會直接影響人體的造血微環境,損害造血前體細胞,最終引起骨髓抑制,導致血小板減少,進而出現新生兒紫癜。
  • 免疫性疾病:母親患有免疫性疾病,是因為免疫調節失去平衡,影響機體的免疫應答而引起的疾病,其子女會因免疫機制而發生血小板減少,進而可導致新生兒紫癜。
  • 血液病:遺傳性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等導致新生兒凝血機制異常而出血。
  • 遺傳性疾病:如 Wiskott-Aldrich 綜合徵會出現血小板減少,紅細胞膜骨架異常,導致凝血機制障礙引起新生兒紫癜,該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辦法。

哪些人容易患新生兒紫癜?

  • 缺乏維生素 K 的孕婦:當準媽媽有維生素 K 缺乏時,那麼胎兒就會出現維生素 K 利用不足,使得胎兒凝血酶原合成不足,導致新生兒紫癜。同理,孕婦長期使用干擾維生素 K 合成的藥物,也可能導致新生兒紫癜。
  • 新生兒: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體內維生素 K 無儲存,僅靠出生前從母體供給的少量維生素 K 來維持,人乳內維生素 K 含量很低,新生兒腸道內缺乏能合成維生素 K 的細菌,故出生後第一週內,因維生素 K 缺乏而凝血酶原下降,導致機體凝血機制異常,面板黏膜出血、紫癜。
  • 慢性腹瀉的新生兒:新生兒慢性腹瀉,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使得腸道菌群合成維生素 K,和腸道吸收維生素 K 障礙,導致患兒在 1 週歲以內出現紫癜症狀。
  • 患免疫性疾病的人群:母親患有免疫性疾病,其子女會因免疫機制而發生血小板減少,進而導致新生兒紫癜。
  • 患血液病的新生兒:遺傳性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等導致新生兒凝血機制異常而出血。
  • 某些遺傳性疾病人群:如 Wiskott-Aldrich 綜合徵會出現血小板減少,紅細胞膜骨架異常,導致凝血機制障礙引起新生兒紫癜,該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辦法。

本病最常見的症狀是面板紫癜。顱內出血是本病最嚴重的併發症。

新生兒紫癜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面板、黏膜出血:這是最常見的主要症狀,典型表現為出生後 2~7 天的新生兒出現面板紫癜,常見於面板受壓部位,如足跟、臀部上方和頸部出現紫癜。此外,黏膜也會出現瘀斑、瘀點和紫癜。
  • 消化道黏膜出血:症狀輕的出現大便潛血陽性,就是大便帶血,由於出血量少,糞便外觀無異常改變,但是用儀器可檢測的到;症狀重者大便形狀會改變,如大便呈柏油樣的顏色,甚至嘔血等。
  • 重度血小板減少症狀:全身面板、黏膜明顯出血,血尿,顱內出血等各臟器出血症狀,具體表現為全身面板片狀淤青,口腔內有出血點,尿色發紅,昏迷、心跳、血壓、呼吸不穩。

新生兒紫癜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慢性貧血
  • 失血性休克
  • 各臟器出血
  • 新生兒一出生就進行母乳餵養,促進腸道內合成維生素 K 的菌群形成。
  • 準媽媽懷孕期間,不要使用影響維生素 K 吸收的藥物,如華法林、維生素 A 等,不要挑食。
  • 針對懷疑可能患病的新生兒,可適度肌肉注射維生素 K。
  • 懷孕前做血友病篩查。
  • 系統性紅斑狼瘡:小時候得過這個病的備孕父母,懷孕前建議諮詢相關醫師,如果已經懷孕,及時去婦產科檢查、評估,也不要太緊張。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