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易感症: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咽易感症(Abnormal sensation of throat)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見疾病之一,目前臨床上常將咽易感症泛指除疼痛外的多種咽部異常感覺或幻覺,如粘著感、瘙癢感、蟻行感、無嚥下困難的吞嚥梗阻感等,本病女性居多。患病女性多較敏感、多疑或抑鬱等。

  • 咽易感症病因複雜,可能與胃食管反流病及呼吸道疾病有關。
  • 如出現咽部異常感覺,通常患者不能真正區分咽部吞嚥受阻及真正的吞嚥困難,需就診排除咽喉部、食管胃等處的疾病,尤其需排除腫瘤性病變。
  • 針對病因治療是本病主要的治療方式,如莖突過長、舌扁桃體肥大、環嚥肌失遲緩、喉咽癌及頸段食管癌等經手術治療後,咽易感症大多可以消失。病因不明者,對症治療,必要時可考慮中醫中藥治療及頸部穴位封閉法。對於認真檢查後,確無器質性病變後,給予精神治療。
  • 患者應戒菸酒、濃茶咖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接觸粉塵及收化學物質的刺激;如有胃食管反流,高蛋白低脂肪飲食,餐後保持直立位至少半小時,避免睡前進食或喝牛奶。

何時就醫

如出現咽部異常感覺,通常患者不能真正區分咽部吞嚥受阻及真正的吞嚥困難,需就診排除咽喉部、食管胃等處的疾病,尤其需排除腫瘤性病變。排除全身其他其他疾病如頸椎病、心胸疾病及甲狀腺疾病等引起的咽易感症。

就診科室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心理科

就醫前準備

準確提供異物感的特點如性質、部位、發作時間和有無伴發症狀如痰中帶血、聲嘶、反射性耳痛等,既往就診經過及用藥情況,用藥療效等等相關資訊,並攜帶以往病歷及影像學資料。

常用檢查

相關檢查包括:

  • 血常規、咽部的一般檢查。
  • 內鏡檢查如電子鼻咽喉鏡及電子胃鏡檢查、食道鋇餐、頸椎、莖突 X 線及胸部 X 線或 CT 檢查。
  • 甲狀腺 B 超或者 ECT 檢查,填寫咽喉反流量表瞭解反流指數。
  • 必要時就診心理科做心理量表測試。

治療原則

病因治療

針對病因治療是本病主要的治療方式,如莖突過長、舌扁桃體肥大、環嚥肌失遲緩、喉咽癌及頸段食管癌等經手術治療後,咽易感症大多可以消失。

  • 胃食管反流引起咽易感症臨床較多見,如果出現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易感症,需高蛋白低脂肪飲食,餐後保持直立位至少半小時,睡眠時抬高床頭或墊高枕頭,避免睡前進食或喝牛奶,戒菸酒,忌食濃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服用促反流藥物如安定,茶鹼類,黃體酮、多巴胺。
  • 通過以上治療無效時,可考慮藥物治療如抗酸藥物、促胃動力藥物粘膜保護劑。雷尼替丁、西米替丁有效降低胃 PH 值,減少夜間胃酸過多。多潘立酮為胃動力藥,促進胃腸排空。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抗酸。
  • 胃食管反流較嚴重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 對於氣道高反應引起咽易感症可考慮使用茶鹼類藥物,咳嗽變應性哮喘引起可使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等,此外還有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咽後壁淋巴濾泡、微波等治療。

對症治療

病因不明者,對症治療。必要時可考慮中醫中藥治療及頸部穴位封閉法。

  • 中醫中藥:臨床上將咽易感症分為氣滯痰鬱、氣滯血瘀、肝鬱脾虛等證型,採用疏肝理氣健脾化溼等法則。方藥選用半夏厚朴湯、越鞠丸、四七湯、逍遙散、杞菊地黃丸、抑氣散、清音湯、化梅湯等,臨床均有一定療效。
  • 針刺療法:取廉泉、天突、人迎、阿是、合谷、內關、神門等穴、或在頸前正中線或沿兩側甲狀腺軟骨後緣找出敏感點,進行鍼刺。
  • 頸部穴位封閉法:取廉泉、雙側人迎、或加取阿是進行封閉,0.2% 利多卡因 1 ml 加 0.9% 氯化鈉注射液 1 ml 稀釋區域性注射。

心理精神治療

對於認真檢查後,確無器質性病變後,給予精神治療。

  • 部分患者精神抑鬱或在精神創傷後,懷疑自身咽喉部患有癌症,特別是咽喉部稍有不適則焦慮不安,四處求醫以求查出“腫瘤”。久治不愈的咽易感症患者易合併焦慮及抑鬱等情緒,抗焦慮抑鬱治療除可以控制焦慮抑鬱情緒外,亦可以有效的改善軀體症狀,應早期重視及加強對該類患者的心理評估及心理干預。
  • 除藥物治療外,還可進行認知行為療法等治療。加強同相關科室的協作可使該類患者進一步獲益。如語言治療、抗抑鬱治療、行為治療等,需要請心理科及精神科協助。

常見原因

咽易感症病因複雜,近來研究表明本病傾向於與胃食管反流病及呼吸道疾病有關。

  • 咽部及咽臨近器官的因素:咽部的病變使咽部感覺神經受到刺激引起咽易感症如咽炎、慢性扁桃體炎、咽部異物、舌根部靜脈曲張、甲狀腺疾病、頸椎病、莖突過長綜合徵、舌咽神經痛、頸動脈炎、喉咽癌、聲門上喉癌等引起。
  • 遠處器官和全身因素:
    • 遠處器官:遠處臟器疾病引起迷走神經刺激,使環嚥肌發生痙攣引起異常感覺。如消化系統疾病(食管痙攣、憩室、失遲緩症、早期惡性腫瘤、外傷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心血管疾病(左心擴大、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包炎伴積液、主動脈瘤),呼吸疾病(氣道高反應、咳嗽變應性哮喘)。
    • 全身因素:菸酒過度,婦女更年期內分泌失調、破傷風早期、嚴重缺鐵性貧血、腸寄生蟲、重症肌無力、自主功能失調、長期慢性刺激(粉塵、菸酒、辛辣食物及化學藥物等)。
  • 精神因素:多無器質性病變,主要由大腦機能失調引起的咽部功能障礙,如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恐癌症、癔症及焦慮、抑鬱狀態等。
  • 上消化道疾病:咽喉反流、胃食管反流及食道上段異位粘膜等消化道疾病。

臨床表現

  • 本病 30~40 歲女性多見,主要表現為咽部異常感覺,如粘著感、瘙癢感、燒灼感、蟻行感、無進食困難的吞嚥梗阻感等,此外有部分病人有頸部緊迫感、自覺呼吸不暢及咽喉部有異物上下移動不定感等。
  • 咽部異物感多位於口咽和鎖骨上窩之間,此類感覺多在空咽動作時明顯,進食時減輕或消失,一般無疼痛或僅有輕度咽痛,症狀常隨病人情緒起伏波動,異常感覺隨之改變。
  • 病程較長者,常常伴有焦慮、急躁、緊張、睡眠欠佳等精神症狀,其中以恐癌症較多見。
  • 戒菸酒、濃茶咖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避免接觸粉塵及收化學物質的刺激;
  • 如有胃食管反流,高蛋白低脂肪飲食,餐後保持直立位至少半小時,避免睡前進食或喝牛奶;
  • 加強疾病認識,減輕心理負擔,消除“恐癌”心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