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中毒: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用藥劑量超過極量,引起臟器功能受損,稱為藥物中毒。

  • 藥物中毒一般分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是接觸藥物數小時就發生症狀,或一週內發病加重。慢性中毒是長時間接觸致毒藥物,數月或數年緩慢發病。
  • 自殺或誤服是急性藥物中毒的常見原因。對於受到精神打擊或心理疾病患者應注意心理疏導。注意藥物放到兒童不能觸及的地方,避免兒童誤服。
  • 催吐或洗胃是急性藥物中毒早期救治的有效方法。清醒患者可自行催吐,昏迷患者應及時送醫洗胃。口服藥物在消化道約 5 小時後基本吸收完全,故催吐洗胃越早越好。
  • 精神病患者、老年、兒童、女性等是急性藥物中毒的獨立危險因素,應重點關注該類人群。
  • 急性藥物中毒預後好,只要及時治療,很少留有後遺症,應告知患者配合治療,減輕心理負擔。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藥物用量較大,如超過治療量 10 倍,極易導致臟器功能受損。
  • 鎮靜催眠類藥物中毒,容易導致呼吸抑制,窒息死亡。
  • 心血管類藥物中毒,可能導致低血壓、心律失常。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患者出現神志障礙,如昏睡、昏迷等,提示藥物中毒程度深,應立即撥打 120。
  • 患者出現臉色蒼白,肢端溼冷,懷疑休克,應立即撥打 120。
  • 患者服藥量超過治療量 10 倍,甚至 100 倍,應立即撥打 120,而且要現場急救處理,同時送往醫院就醫。

建議就診科室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藥物中毒?

一般通過症狀、病史、體格檢查,醫生即可做出初步判斷,為進一步明確判斷,以及更好地進行治療,可能會要求患者做一些輔助檢查。

  • 中毒症狀:有噁心、嘔吐、頭暈、抽搐、腹痛、心悸等中毒症狀。
  • 病史:有超劑量服藥病史。
  • 體格檢查:臉色蒼白、嘴脣發紺(發青發紫)、面板溼冷,血壓低,瞳孔縮小等陽性體徵。
  • 血常規檢查:有助於判斷藥物中毒的程度。
  • 血生化檢查:包括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有助於瞭解藥物中毒有無導致臟器功能損害或引起併發症。
  • 藥物濃度檢測:可瞭解藥物中毒型別及程度,有助於指導治療。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你有哪些不適?
  • 你服用了什麼藥物?
  • 你平時身體狀況怎麼樣?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服的藥物毒性大嗎?
  • 我應該接受怎樣的治療?
  • 以後我應該注意些什麼?

日常中要注意關心老年、兒童、女性、心理疾病患者、特殊病種患者等重點人群,注意心理疏導,規範藥物存放管理。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工作、學習壓力、社會歧視等是導致自殺的最主要因素,應呼籲社會關愛生命,消除惡性競爭,加強心理素質教育,開展心理諮詢。
  • 注意藥物儲存位置。妥善保管好藥物,不應將藥物放在兒童容易觸及的地方,避免兒童誤服。同時教育兒童藥物的危害知識,讓兒童知曉藥物應在父母的監護下才能使用,避免兒童主動嘗試藥物。
  • 對於心理疾病患者,注意規律用藥,控制疾病發作,以防止精神失常自殺。按需購買抗精神疾病藥物,按時服用,不存放積累,以免患者一次性服用多日劑量藥物。
  • 老年人肝腎功能欠佳,應注意調整藥物劑量,減少藥物的種類,加強臨床觀察,及時發現藥物毒副作用。
  • 關心腫瘤、狼瘡等特殊疾病患者,幫助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 定期進行藥物知識宣教。
  • 堅持鍛鍊身體,適度參加社會活動,保持身心健康。

藥物中毒治療效果和獲得救治時間緊密相關,及早救治,可以儘可能清除未吸收毒物,防止臟器損傷進一步加重。

避免進一步接觸、吸收藥物

  • 醫生會囑咐患者避免繼續服用藥物。
  • 更換衣物,輕輕擦拭殘留的藥物,避免藥物通過面板吸收。
  • 催吐:神志清楚者可口服乾淨飲用水,之後催吐。多飲水和催吐是早期自我救治的重要手段。
  • 洗胃:到醫院接受治療,洗胃機洗胃,及早清除藥物。在 5 小時內洗胃可望獲得較好的效果。洗胃多用清水洗,遵循“徹底洗、儘早洗、充分洗”的原則,一直到洗出液無味、無色,且與清洗液顏色相同為止。
  • 導瀉:洗胃後,可以從胃管注入活性炭等導瀉,減少藥物吸收。

促進藥物排出

大量補液利尿,可以促進已吸收入血的藥物從尿中排出。

使用拮抗劑

某些藥物有拮抗劑,如苯二氮卓類藥物,可以考慮氟馬西尼拮抗。乙醯氨基酚中毒可用乙醯半胱氨酸。但不是所有的藥物都有拮抗劑。

支援對症治療

  • 醫生會密切注意患者的症狀變化,酌情給予對症治療。
  • 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失衡。
  • 治療過程中,醫生會注意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徵,對於低血壓者,會給予去甲腎上腺素以升高血壓。病情進展迅速,如很快昏迷者,會立即急救處理,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

血液淨化

服藥量太大,或一般治療仍然不能控制病情者,可以考慮血液淨化治療,一般採用血液灌流或血液濾過方式。

保護臟器功能

藥物中毒可能腐蝕胃黏膜,造成急性胃黏膜病變,可能影響肝腎功能,需要護胃、護肝、護腎等治療。

疾病發展和轉歸

藥物中毒是否搶救成功,與患者就診時間緊密相關,醫生與家屬都應盡力縮短服毒到就診時間,為患者爭取最佳搶救時機,獲得最大的生存機會。藥物中毒總體預後較好,除個別嚴重中毒急性期死亡外,大部分存活,無後遺症。

自殺是藥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佔藥物中毒 60% 以上。誤服或藥物使用不當導致藥物中毒,也不少見。

藥物中毒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導致藥物中毒的常見原因:

  • 自殺:自殺是藥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工作生活壓力、學習壓力、個人情感受挫等是青少年藥物中毒常見原因,尤其青年女性多見,這和現代青少年思想不成熟,缺少心理疏導,抗壓能力差有關。空巢老人也是常見藥物中毒自殺物件,可能和孤獨或不想給在外務工子女造成經濟負擔等想法有關。腫瘤、狼瘡等患病者對治療失去信心,也是自殺的原因。
  • 意外:意外中毒從種類上來說中藥中毒比較多見,可能和人們缺乏對中藥認識有關,認為中藥無毒。兒童意外中毒近年來也多見,這和藥物放置不當,兒童易於獲取有關。兒童意外中毒多見感冒類藥物(對乙醯氨基酚)中毒,這可能與感冒類藥物成為大多家庭常備藥有關。
  • 藥物不正確使用:不遵醫囑,盲目追求療效,擅自增加藥物劑量,多見於鎮痛類藥物濫用。麻醉類藥物管理不嚴,可輕易獲得麻醉類藥品,患者服用成癮,多見於嗎啡等藥物中毒。
  • 投毒:糾紛或結仇,遭人投毒。在慢性藥物中毒多見。
  • 職業性接觸:職業工作過程中長期接觸藥物或藥物原料。

藥物中毒的程度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 藥物種類:藥物種類不同,造成中毒的性質和程度不同。如嗎啡類藥物,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接近,容易發生中毒。
  • 藥物劑量:乙醯氨基酚類感冒藥一般不引起中毒,但如超量服用可導致消化道出血、肝功能重度受損等。
  • 性別、年齡:如氯黴素中毒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女性發病率比男性高 3 倍。兒童用藥更應注意,過量可引起灰嬰綜合徵,可能在症狀出現後數小時死亡。老年人肝腎功能較差,更易引起中毒。

哪些人容易藥物中毒?

  • 心理疾病患者:臨床較多見,因其心理疾患,可以輕鬆服下大量物味苦或強刺激性氣味藥物。另外,心理疾病患者也更容易獲得抗精神病藥物。抗精神病藥物奧氮平中毒多見。
  • 心理壓力大或受到強心理刺激者:該類人群具有自殺傾向,極易尋求藥物自殺,多選擇鎮靜催眠類藥物,如地西泮。
  • 老年、兒童:兒童識別危險能力差,容易誤服藥物致中毒。老年肝腎功能差,易藥物過量致中毒。

藥物中毒多為口服中毒,因而消化道症狀常見。藥物中毒的具體臨床表現和藥物本身的作用機制相關。當發現患者意識改變,甚至昏迷時,要考慮中毒病情危重,及時送醫。

藥物中毒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藥物中毒的途徑包括經口服入、經鼻吸入、經靜脈注入等,大多數是經口服入。常見症狀包括:

消化系統症狀

藥物刺激胃腸道,可能破壞胃腸黏膜,引起消化道症狀。

  • 腹痛。
  • 嘔吐。
  • 腹瀉。
  • 休克:嘔吐、腹瀉致體內液體大量丟失,導致脫水、休克。

心血管系統症狀

某些中藥成分具備特徵性的心血管系統症狀,如祛風除溼、溫經止痛類中藥烏頭鹼的不正確使用,可能興奮迷走神經、毒害心肌。

  • 心慌。
  • 胸悶。
  • 心臟節律紊亂。

神經系統症狀

藥物本身作用,可以抑制神經遞質。過量則干擾腦功能,甚至抑制呼吸中樞,致呼吸停止。如鎮靜催眠類藥物地西泮。

  • 頭昏。
  • 嗜睡。
  • 昏迷。
  • 呼吸微弱。

血液系統症狀

藥物本身作用,可以延長凝血時間。過量則干擾凝血功能,導致機體出血。如心瓣膜病常用藥物華法林。

  • 乏力。
  • 貧血。
  • 出血。牙齦出血、黑便等。

泌尿系統症狀

許多藥物通過腎臟排出,過量服用可能損害腎臟功能。如抗菌消炎類西藥慶大黴素、消炎痛,用於肺熱陰虛、久咳不愈治療的中藥成分馬兜鈴酸。

  • 腰痛。
  • 少尿。
  • 無尿。

藥物中毒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藥物中毒的進展過程中,可能出現臟器功能損害、水電解質酸鹼失衡、休克死亡。常見併發症包括:

  • 肝功能損害:藥物大部分通過肝臟解毒代謝,藥物中毒可能造成肝臟負擔過重,功能受損,甚至肝功能衰竭。
  • 腎功能損害:藥物代謝物大部分通過腎臟排洩,可能損害腎功能,導致腎功能受損,甚至腎功能衰竭。
  • 骨髓造血功能受損:藥物抑制骨髓造血,造成貧血,或白細胞數減少,抵抗力低下。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堅持看病就醫,規範用藥,不自行購藥,不濫用藥物。
  • 關注重點人群,注意心理疏導。關愛老人、婦女、兒童,對其生活給予照顧,提供便利。
  • 精神病患者注意規範用藥,嚴密觀測藥物副反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