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異常出血: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很多女性在一生的某個時期,會出現正常月經之外的陰道異常出血或少量出血。如果在兩次月經之間發生陰道出血、或月經量增多或減少,或在不該發生月經的時候出現月經,例如9 歲以前、懷孕或更年期後,則屬於異常陰道出血(abnormal vaginal bleeding)。

  • 異常陰道出血可能來自生殖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外陰、陰道、子宮頸和子宮內膜等,來自子宮的出血最為常見。
  • 引起異常陰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服用避孕藥或使用宮內節育器、宮外孕、多囊卵巢綜合徵、婦科炎症、子宮肌瘤等,有時也可能是嚴重疾病所引起,例如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因此需引起警惕。

  • 有些異常陰道出血可自行停止,無需處理;如果出現持續或反覆月經過多、經期延長、不規則性出血或接觸性出血等,需及時到婦產科就診以查明原因。

  • 由於異常陰道出血的病因很複雜,因此並無有效的預防手段。患者應注意飲食規律、放鬆心情、適當休息。並注意清潔會陰部,及時更換衛生巾或護墊,多飲水,以預防感染。

何時就醫?

有些型別的陰道出血可能會自行停止,無需處理,例如一些40歲以上的圍絕經期女性,也會出現異常的陰道出血。患者應注意觀察自身症狀,如果發生下列情況,應及時就醫以查明原因:

  • 異常出血復發。
  • 出血增加或嚴重至導致虛弱或頭暈。
  • 出現發熱或下腹部疼痛。
  • 症狀加重或發作頻率增加。

就診科室

  • 婦產科

就醫前準備

就診前,事先準備好下列問題的回答,可以幫助醫生診斷和治療疾病:

  • 最後一次月經是哪天?
    • 以前月經是否正常?
    • 月經週期是否正常(例如 25 ~ 35 天)?
    • 如果已經過了絕經期,最後一次月經是多久以前?
  • 平常的月經量有多少?
    • 每次月經期的平均時間多久,月經期每天使用多少個衛生巾或衛生棉條?
    • 是否流出許多血塊?有多大?
    • 晚上是否更換衛生巾或衛生棉條?
  • 性生活是否活躍?
  • 是否進行過高風險的性行為?
  • 目前是否使用任何型別的避孕方法?
  • 有沒有錯過服用避孕藥或沒有按照時間表注射甲羥孕酮醋酸酯?
  • 是否做過早孕測試?什麼時候進行的測試,結果如何?
  • 生理或心理壓力是否過重?
  • 最近是否發生飲食或鍛鍊習慣的突然改變?
  • 最近體重增加還是減少?
  • 正在服用哪些處方藥或非處方藥?
  • 是否出現其他症狀,例如下腹部疼痛?
  • 是否有其他不適症狀或疾病?有無接受治療?

常用檢查

醫生會先了解病史,並進行體格檢查和婦科檢查,以初步判斷出血的原因。此外,還可能進行血常規以及凝血功能試驗等實驗室檢查,並根據需要採取一些特殊檢查,例如:

  • 卵巢功能檢查:包括基礎體溫測定、宮頸粘液檢查、子宮內膜病理檢查及垂體和卵巢激素測定。
  • 妊娠試驗:判斷有無懷孕,也可幫助診斷葡萄胎和絨毛膜癌。
  • 宮頸刮片和活檢:可發現宮頸癌及癌前病變。
  • 診斷性刮宮:可診斷子宮內膜癌等。

此外,醫生還可能進行宮腔鏡、腹腔鏡、陰道鏡、盆腔超聲或CT檢查等,以幫助明確導致陰道出血的原因。

治療原則

引起異常陰道出血的原因很多,針對不同的原因,治療措施也有所不同。例如:

  • 內分泌因素引起的異常陰道出血:可使用激素治療以調整月經週期、促進排卵等。
  • 懷孕相關陰道出血:對先兆流產患者可採取保胎治療;宮外孕通常採用手術治療;葡萄胎患者會採用吸刮術以清除宮腔內容物等。
  • 炎症引起的陰道出血:可採取抗炎、區域性用藥或手術治療等。
  • 腫瘤引起的陰道出血:通常以手術治療為主。

常見原因

引起陰道異常出血的常見原因包括:

  • 懷孕:
    • 僅僅出現血斑或少量出血可能是正常現象。但懷孕期間的任何陰道出血都需要及時就醫檢查。
    • 懷孕12 周之前發生的陰道重度出血可能提示異位妊娠或自然流產等嚴重問題。
    • 懷孕 12 周之後發生的陰道重度出血也可能提示前置胎盤等問題。
  • 多囊卵巢綜合徵 (PCOS) 是一種可以干擾正常排卵的激素失調,會引起異常出血。
  • 避孕藥等藥物有時會引起陰道異常出血。如果新近開始使用避孕藥,可能會在頭幾個月內發生少量出血。如果漏服藥物,也可能引起出血。
  • 宮內節育器 (IUD) 也可能增加少量或重度出血的風險。
  • 盆腔器官(陰道、子宮頸、子宮、輸卵管或卵巢)感染可能導致陰道出血,特別是在性交或陰道灌洗後。通常是由性傳播感染 (STIs) 所致。
  • 盆腔炎性疾病 (PID) 可引起子宮、輸卵管或卵巢的炎症或感染,會導致異常出血。

還有些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陰道異常出血。這些原因相對不常見,但可能更為嚴重,包括:

  • 性虐待。
  • 陰道內異物。
  • 子宮肌瘤。是重度出血的常見病因。
  • 生理結構性問題,例如尿道脫垂或息肉。
  • 宮頸癌、子宮癌、卵巢癌或陰道癌。
  • 極大的情緒壓力和過度鍛鍊。更多情況下,過度鍛鍊還會導致無月經(閉經)。
  • 其他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糖尿病。

分娩後(產後)或流產後的最初幾周可能會發生重度出血,因為子宮尚未收縮到妊娠前的大小,或者因為胚胎組織殘留在子宮中(受孕產物滯留)。

如果年齡超過 40 歲,陰道異常出血可能意味著已進入圍絕經期。對於超過 12 個月已經沒有來月經的女性,如果再出現陰道出血,都屬於異常現象,應諮詢醫生。

明確陰道異常出血的原因,對於選擇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臨床表現

陰道異常出血可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 在兩次月經之間發生的陰道出血
  • 月經量增多或減少
  • 在不該發生月經的時候出現月經,例如9 歲以前、懷孕或更年期後出現陰道出血。

不同原因引起的陰道異常出血在表現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

  • 應用避孕藥引起的出血多為不規則點滴出血,或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多發生於青春期及更年期,經期長短不一,血量多少不定,多者可幾倍於月經量,甚至發生休克,少者淋漓不斷。
  • 先兆流產時陰道出血量少,無腹痛或輕微下腹痛,有早孕反應。
  • 異位妊娠(宮外孕)患者多在停經6~8周後出現陰道出血,出血量少,但淋漓不止,直到輸卵管病灶去除後才止血。
  • 葡萄胎一般在停經12周左右開始有陰道出血,呈暗紅色,量多少不定,時斷時續或綿延不斷,但隨時可有大量出血。如在排出的血中見到水泡狀物即可確診。
  • 宮頸炎可引起性交出血或少量不規則陰道出血。慢性盆腔炎由於盆腔充血和卵巢功能障礙,可出現月經增多、下腹部墜脹、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甚至發熱等症狀。
  • 子宮肌瘤引起的陰道出血可表現為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長期出血還可引起貧血。
  • 子宮內膜癌可引起持續或間歇性陰道出血,血量一般不多,早期除了陰道出血可無其他異常表現,但到了晚期血量會增多,且常伴有下腹痛等症狀。陰道異常出血也是宮頸癌和卵巢癌的主要症狀,需引起警惕。
  • 肝病或血液病(例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也可能導致凝血障礙而引起陰道異常出血,主要表現為月經量增多,並可伴有身體多部位的出血。

日常護理

  • 保持健康體重。體重過重或過輕的女性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的風險更高。
  • 如果使用避孕藥,請務必按照醫囑或說明書,在每天同一時間服用。
  • 如果正在接受內分泌治療,請遵醫囑在規定時間用藥,不要漏服或擅自增加或減少劑量,甚至停藥。
  • 學會放鬆和減壓。過大的壓力也可能導致陰道異常出血。
  • 平時應注意清潔會陰部,及時更換衛生巾或護墊,多飲水,以預防感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