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產科相對常見的子宮腔內的病變,常由於炎症導致子宮內膜組織增生,形成息肉狀贅生物,而後突入宮腔內。息肉呈單個出現或多個出現。

  • 子宮內膜息肉發病率可達 8%~35%。生育年齡婦女、老年婦女均可發病,但 35 歲以上的中年婦女更常見。
  • 長期患有婦科炎症的女性易出現子宮息肉,長期炎症刺激會使息肉越長越大。其他如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過高)、某些病原體感染都可能引起息肉發生。
  • 根據息肉來源和特點,本病可以分為四類:功能性息肉、非功能性息肉、腺肌瘤型息肉、絕經後息肉。
  • 從表現上講:
    • 單發性子宮內膜息肉(只長了一個息肉):患者多數沒有症狀。
    • 多發性、瀰漫型者(長了多個息肉):患者常有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流血。
    • 巨大息肉或突出於宮頸的息肉:由於息肉使子宮頸口狹窄或子宮頸管(子宮與陰道連線處)變形,就會妨礙精子正常到達子宮,影響懷孕。
  • 治療方法有手術和藥物治療。具體治療方式需要醫生需要根據以下情況綜合判斷:息肉的位置、大小、患者的身體情況等。
  • 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導致反覆出血,感染甚至不孕不育,嚴重者或可因此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異位內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導致疼痛、出血等症狀。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不規則出血:陰道不規則出血或絕經後陰道出血。
  • 月經不調:月經量過大、不規則子宮出血、月經紊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 白帶異常:白帶增多或白帶夾雜血絲。
  • 宮頸口可見到或觸及腫塊。

建議就診科室

  • 婦科

醫生如何診斷子宮內膜息肉?

通過婦科檢查、超聲、宮腔鏡、陰道分泌物檢查等,醫生會初步疑診子宮內膜息肉,確診需要病理檢查。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婦科檢查:患者躺在檢查床上,張開雙腿,醫生使用擴陰器將陰道開啟,可以清楚看到宮頸口息肉膨出,或觸及膨出物。
  • 陰道分泌物檢查:取陰道分泌的異常液體送檢,有助於鑑別疾病是否為惡性。
  • 超聲:經陰道超聲檢查可發現子宮腔內息肉病灶,月經乾淨後可重複超聲檢查,有助於區分子宮內膜息肉與其他子宮佔位性病變。
  • 宮腔鏡:宮腔鏡是一項新的、微創性婦科診療技術,用於子宮腔內檢查和治療的一種纖維光源內窺鏡。其利用鏡體的前部進入宮腔,對所觀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應,以直觀、準確的特點,成為婦科出血性疾病和宮內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通過宮腔鏡對女性進行檢查、診斷、分析等一系列檢測和治療。不僅可以在直視下觀察子宮腔內的情況,直觀清晰,並可以取出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 病理檢查:取子宮內膜的組織進行分析。這是診斷本病最準確的方法。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何時發現出現症狀的?具體症狀如何?
  • 曾生育嗎?生育幾次?
  • 母親或姐妹有類似的問題嗎?
  • 患有其他婦科疾病嗎?
  • 是否有陰道內或下腹部疼痛?
  • 治療及用藥史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
  • 還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嗎?
  • 需要接受哪些檢查?
  • 何種治療方法最有效?
  • 這些症狀會一直影響我的生活嗎?
  • 生活中有何注意事項?有何禁忌事項?
  • 疾病對性生活產生影響嗎?
  • 疾病對生育有影響嗎?
  • 術後注意事項:術後注意個人衛生的處理,遵從醫生意見與出院醫囑進行術後營養與一般護理,注意引流管的放置不要折彎與引流管周圍面板的清潔。
  • 定期複查:患者術後半年內應進行一次複查,主要複查超聲與陰道鏡等專案。後需要長期複查,建議每年一次,評估有無復發,對於子宮全切和次全切的患者,防止發生宮頸殘端疾病(如子宮頸殘端癌,表現為陰道異常流血或流液,或伴隨腫塊)。
  • 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噁心嘔吐,面板過敏瘙癢症狀,應及時就醫。
  • 飲食:手術患者應注意營養搭配,應清淡飲食,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雞蛋清,瘦肉等,少吃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等,多吃蔬菜與粗糧,促進腸道蠕動,多補充富含硒的食物。
  • 運動:
    • 手術患者:對於子宮全切或次全切除的患者,術後需要臥床休息,7~10 天可下床活動。宮腔鏡患者一般 3 天內就可以下床活動。
    • 若為非手術患者,運動強度不應過高,每次運動不超過半小時,一週運動 2 到 3 次。
  • 其他:加強個人衛生護理、戒菸、限酒。

患者的一般狀況、息肉的位置及大小均會對治療方案產生影響,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與對症治療。

藥物治療

對症治療:對於貧血患者,需要補充鐵劑(硫酸亞鐵等)以改善貧血,嚴重者可輸血治療。

手術治療

  • 宮腔鏡治療:對息肉蒂較長者,需要在宮腔鏡直視下接受鐳射手術切除。
  • 子宮全切或次全切:對沒有生育要求的中老年患者,可採取此項手術方法,切除子宮的同時切除息肉。
  • 超高頻電波刀: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專業技術,專用於微創性診斷和治療宮頸疾病。高頻電波接觸身體後瞬間產生高熱,切除息肉。
  • 鐳射治療:使用鐳射切除息肉。
  • 射頻微創自凝刀:在 B 超的連續動態觀察和引導下,準確定位病變部位,運用射頻(即高頻電磁波)產生熱效應,使息肉發生凝固變性和壞死,最後被正常組織吸收或自動排出。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本病雖為良性病變,若不接受正規治療,患者可能因為長期陰道流血,產生貧血,病灶潰爛感染,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而長期的息肉糜爛和形成會對子宮內膜產生刺激,可能導致癌變,影響患者壽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可被治癒,生活質量提高。不排除復發的可能。具體複發率不詳。

長期炎症刺激、內分泌紊亂、病原體感染是本病的明確病因。

子宮內膜息肉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長期炎症刺激:長期炎症刺激就會使產生息肉及,並促使息肉生長。
  • 內分泌紊亂:內分泌紊亂會刺激子宮內膜生長,可能導致息肉出現。以下情況容易引發內分泌紊亂:
    • 雌激素水平過高:如卵巢功能亢進、肝硬化等疾病;
    • 更年期或閉經過早、過晚的女性。
  • 病原體感染:某些外源性病原體感染子宮內膜後會引起炎症,長期刺激後會引起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

哪些人容易患子宮內膜息肉?

  • 長期患有婦科炎症的女性。
  • 有宮腔異物、胎盤殘留併發感染者。
  • 內分泌紊亂者:如更年期女性,閉經過早、過晚的女性。
  • 多種病原體如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等感染者。

單發性子宮內膜息肉(只長了一個息肉),多數患者沒有症狀;多發性、瀰漫型的患者(長了多個息肉),常有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流血。

子宮內膜息肉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月經不調:表現為與之前月經比較,患者月經量明顯增多、月經紊亂、經期延長。
  • 白帶異常:變現為白帶增多(與患者以前白帶量相比),或白帶夾雜血絲。
  • 不規則出血:陰道不規則出血或絕經後陰道出血。
  • 宮頸口可見到或觸及腫塊:可能為突出於宮頸的息肉。

子宮內膜息肉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子宮內膜息肉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原發症狀會逐漸加重,出現一系列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常見併發症包括:

  • 組織壞死、繼發感染:表現為區域性組織紅、腫、熱、痛,伴炎性液體滲出。
  • 貧血:貧血是指迴圈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等低於正常值的病理狀態。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紅細胞生成減少、失血及溶血等。患者表現為面板、黏膜蒼白,頭暈等。
  • 不孕:若為巨大息肉或突出於宮頸的息肉,可使子宮頸口狹窄或子宮頸管變形,妨礙精子正常進入子宮,影響懷孕。
  • 繼發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異位內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
  • 癌變。

對有婦科疾病的患者,應加強個人衛生管理,積極治療,防範長期的生殖器官內的感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