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粘連綜合徵: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子宮腔粘連綜合徵(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又稱子宮粘連、宮腔粘連,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可出現宮腔部分或完全封閉,可對生育功能造成嚴重危害。目前,子宮粘連在我國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並且隨著宮腔手術的增加呈逐年增長趨勢[1]。臨床研究顯示,多次人工流產、刮宮可導致子宮粘連發生率高達 25%~30%,由此引發的不孕將對女性的生殖生理及身心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1]。尤其是對於重度子宮粘連患者而言,目前仍無法有效恢復其生育功能和月經生理[1]。並且重度患者中有超過3/5在宮腔鏡宮腔粘連分離術(TCRA)後仍可發生再粘連,僅有 1/5~1/3 的患者成功妊娠。

  • 女性發生子宮粘連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1],主要病因包括機械性損傷、感染、低水平雌激素、先天缺陷[2]
  • 發病的主要高危因素包括:反覆多次人工流產、宮腔手術、子宮動脈栓塞、盆腔部位放療、子宮內膜感染[3]
  • 子宮粘連患者的臨床表現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臨床常見症狀主要是月經異常和腹痛。部分患者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4]
  • 子宮粘連對女性生育功能有明顯危害,最主要的併發症是不孕、反覆流產和早產[4]
  • 如果既往接受過子宮侵入性操作,或發生過宮腔感染,隨後出現子宮粘連相關症狀或併發症,患者應該及早前往醫院就診,儘快明確病情[4]
  • 臨床醫生通過詢問症狀和病史,並結合影像學和宮腔鏡檢查結果,就可以作出診斷,並以此為依據制定治療方案[1]
  • 對於不同的子宮粘連患者,醫生會根據具體症狀和生育要求,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1]。症狀輕微且無生育要求者無需治療。不孕、反覆流產、月經過少,並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接受宮腔鏡宮腔粘連分離術(TCRA)治療。術後,醫生還會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儘可能防止再次粘連[1]
  • 術後患者需定期複診,評估療效和粘連復發情況,如果確認懷孕需加強母嬰監護[1]
  • 女性發生子宮粘連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1],並且臨床病因複雜多樣[2],無法做到徹底預防。注重性安全和性衛生,避免意外懷孕和生殖系統感染,可能有助於降低發病風險[4]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伴有下列情況的患者疑似發生子宮粘連,應該及早前往醫院就診,儘快明確病情[3]

  • 既往接受過子宮侵入性操作或發生過子宮感染;
  • 發生月經異常、閉經、痛經、不孕、流產。

除了子宮粘連,上述症狀也可能是,既往手術治療的子宮病變出現復發,或發生了其他子宮病變。無論何種情況,患者都必須及早診治,因為子宮對於女性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就診科室

  • 婦科

醫生如何診斷子宮粘連?

  • 醫生首先需要仔細詢問患者的臨床症狀和既往病史[3]
  • 如果認為患者疑似子宮粘連,醫生可能採取下列檢查專案進行影像學檢查[3]
    • 經陰道超聲
    • 子宮輸卵管造影(HSG)
    • 子宮聲學造影
  • 若有條件,醫生將會進行宮腔鏡檢查,以便於確診[1]
    • 醫生將細長、柔軟的宮腔鏡通過患者的陰道和宮頸探入子宮,直接觀察宮腔內部。
    • 這是診斷子宮粘連的金標準,可以全面評估宮腔形態、子宮內膜分佈及損傷程度。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 症狀按照怎樣的頻率發作?
  • 目前症狀發作的程度有多嚴重?
  • 症狀是持續加重還是維持不變?
  • 是否還伴有其他婦科疾病?
  • 是否接受過子宮手術或發生過子宮感染?
  • 有什麼情況會導致症狀加劇?
  • 在什麼情況下,會感覺症狀有所好轉?
  • 今後是否有生育計劃?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造成子宮粘連?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
  • 治療過程中會有什麼風險和副作用?
  • 是否可以進行手術(或藥物)治療?
  • 子宮粘連會不會影響生育功能?
  • 治療後能否恢復生育功能?
  • 治療後是否還會復發?
  • 今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術後患者需定期複診,評估療效和粘連復發情況,如果確認懷孕需加強母嬰監護[1]

  • 醫生通常推薦手術後 3 個月內,每月複診1次,並對子宮形態進行再次評估。
  • 隨後可以延長至每 6 個月複診 1 次,並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還需複診。
  • 術後受孕方式:
    • 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採取自然受孕或人工授精;
    • 病情較重的患者,可以採取輔助生殖技術治療。
  • 子宮粘連對於患者的子宮可能造成較嚴重的損傷,因此術後懷孕期間,必須加強監護,定期產檢,動態觀察胚胎的生長、發育,及時處理相應的產科併發症。

對於不同的子宮粘連患者,醫生會根據具體症狀和生育要求,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1]

症狀輕微且無生育要求者無需治療。不孕、反覆流產、月經過少,並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接受宮腔鏡宮腔粘連分離術(TCRA)治療。術後,醫生還會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儘可能防止再次粘連[1]

如何治療子宮粘連?

  • 無需手術治療,可以採取期待療法的患者包括[1]
    • 無臨床症狀且無生育要求的患者。
    • 雖然月經過少,但無生育要求,也未伴有痛經或宮腔積血的患者。
  • 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包括[1]
  • 不孕、反覆流產、月經過少,並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 治療目的:恢復子宮的正常結構和功能,緩解相關症狀,預防再次粘連。
  • 醫生一般會選擇的手術方式為宮腔鏡宮腔粘連分離術(TCRA)。

宮腔鏡宮腔粘連分離術後如何預防再次粘連?

醫生會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選擇以下幾種治療措施聯合運用,儘可能避免發生再次粘連[1]

  • 物理措施:保持宮腔形態。
    • 宮內節育器;
    • 宮腔支撐球囊;
    • 透明質酸及羧甲基殼聚糖等。
  • 藥物或生物學治療:促進子宮內膜再生修復[1]
    • 雌激素和孕激素;
    • 新鮮或凍幹羊膜;
    • 幹細胞治療。

子宮粘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女性發生子宮粘連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1],主要病因包括[2]

  • 損傷:刮宮手術是導致宮腔粘連發生的最主要因素;
  • 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宮腔局部發生炎症反應,形成瘢痕性粘連;
  • 雌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水平過低可造成子宮內膜較薄,容易受損形成宮腔粘連;
  • 遺傳因素及子宮先天畸形。

子宮粘連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導致子宮粘連發病風險上升的臨床因素包括[3]

  • 反覆多次人工流產;
  • 宮腔手術操作:例如子宮內膜息肉、子宮粘膜下肌瘤的手術治療;
  • 子宮動脈結紮、栓塞;
  • 盆腔部位放療;
  • 子宮內膜感染:例如子宮內膜結核。

子宮粘連有哪些症狀?

子宮粘連患者的臨床表現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臨床常見的症狀主要包括[4]

  • 月經異常(經量過少或閉經);
  • 週期性下腹部疼痛;
  • 部分患者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

子宮粘連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子宮粘連患者若未經治療,可嚴重危害女性的生育功能[4]

  • 不孕
  • 反覆流產
  • 早產
  • 胎盤前置
  • 異位妊娠

女性發生子宮粘連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且臨床病因複雜多樣[2],無法做到徹底預防。注重性安全和性衛生,避免意外懷孕和生殖系統感染,可能有助於降低病變風險[4]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