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攻擊自身肝臟細胞而引起肝臟發生炎症。自身免疫性肝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但大部分患者年齡大於 40 歲。女性更易患該病,男女患病的比例約為 1: 4。該病發展變化差異較大。三分之一患者確診是已有肝硬化,多數患者最終發展為肝硬化。確診後 10 年調查患者情況,根據確診時是否存在肝硬化和對治療反應不同,總的生存率差異較大,為 73.6%-100% [2]

  • 主要由於患者攜帶感基因或免疫調節異常,導致免疫系統反應過激,攻擊到肝臟細胞。
  • 病情活動時可出現乏力、腹脹、吃的少、瘙癢、黃疸(面板或眼白等發黃)等症狀。
  • 三分之一患者確診是已有肝硬化,多數患者最終發展為肝硬化。診斷主要是兩方面,一是通過抽血化驗肝功能、免疫相關指標;二是通過肝穿刺獲取少量肝臟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來判斷。
  • 藥物治療的目的是用藥物抑制過強的免疫功能,減少免疫系統對肝細胞的攻擊。
  • 治療以免疫抑制類藥物為主,病情進展至終末期需要肝移植。
  • 日常管理需要從飲食、運動、心理等方面綜合調適,並結合合理的疾病隨訪和家庭護理計劃。
  • 用藥請諮詢醫生,避免擅自用藥造成肝損傷。

需要就診的情況

如果有家族史或存在以上風險因素的人群,同時出現該病的相關表現,請及時去醫院就診。比如:

  • 渾身沒勁兒
  • 肚子脹
  • 沒有食慾吃的少
  • 面板癢或發黃或出現皮疹
  • 發熱
  • 關節腫痛甚至出現嘔血
  • 肚子右上區疼痛
  • 體重明顯減輕

就診科室

  • 肝病科
  • 消化科

醫生是如何診斷自身免疫性肝炎的?

診斷主要是兩方面,一是通過抽血化驗肝功能、免疫相關指標;二是通過肝穿刺獲取少量肝臟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來判斷。

  • 肝功能檢查: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活性升高說明肝功能異常。這兩種物質正常情況下是存在於肝細胞內的,當肝細胞因炎症受損,這些物質就會被大量釋放到血液中而被檢測出升高。但也有一部分患者這兩項指標是正常的[2]
  • 免疫學檢查:
    • 血清免疫球蛋白:從某種意義上說,炎症的過程實際上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和入侵身體的有害物質“作戰”的過程。在作戰過程中免疫系統使用的“武器”有免疫球蛋白 G(IgG)和/或 γ- 球蛋白。當血液中這兩種物質被檢測出升高的時候,醫生就知道身體出現了炎症,免疫系統正在“作戰”[2]
    • 自身抗體:免疫系統在長期作戰過程中發展出了一項技能,它能在與病原體首次交戰時“記住”病原體的樣子,下次遇到的時候,就能很快“認出”這種病原體,直接搬出相應的武器來對付這種病原體,這就是抗體。前面講過,有些病原體非常狡猾,它的樣子很像人體的正常細胞(比如肝臟細胞),導致免疫系統搬出來的武器誤傷一部分正常細胞,這就是“自身抗體”。因此,“自身抗體”除了攻擊病原體外,也會攻擊自身細胞。當抽血化驗自身抗體升高到一定程度,往往提示出現了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有些抗體與該病相關,比如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和抗肝腎微粒體抗體等[2]
  • 組織學檢查:醫生採用肝臟穿刺的方法獲取少量肝組織,用顯微鏡等儀器觀察肝組織的結構,如果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表現就可以診斷。此外還可以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最近有沒有肚子脹、痛?是左邊還是右邊?
  • 有沒有感覺渾身沒勁兒?
  • 有沒有覺得食慾下降,吃不進東西或者是嘔吐甚至嘔血?
  • 有沒有感覺面板變黃、發癢?
  • 之前是否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 家裡人是否有患類似疾病的?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
  • 這個病怎麼治療?
  • 用的藥物有什麼副作用?
  • 是否需要進行肝移植?

日常管理需要從飲食、運動、心理等方面綜合調適,並結合合理的疾病隨訪和家庭護理計劃。

飲食

採取適當熱量的飲食,以低脂肪、高蛋白為主,忌用油煎炸食品、過於油膩的食物。常吃蔬菜水果,調味不宜過於辛辣。禁止飲酒[3]

運動

根據病情采取適合的可以耐受的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太極拳等)為主,避免劇烈的易衝撞的運動型別。

心理和人際

注意心理調適,接納疾病狀態,樂觀積極看待生活,保持愉悅、平靜的心態,有助於疾病恢復。適當宣洩,儘量避免過於激動、憤怒、壓抑等不良情緒,不良情緒易使免疫系統紊亂而可能加重病情。

疾病隨訪

遵醫囑進行隨診,一般間隔 2 周到 1 月。視病情變化調整。

家庭照料與護理

調整家庭飲食結構,避免使患者攝入過多油膩食物。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狀態,保持愉悅心境。

該病治療的總體目標是使肝組織的異常結構恢復正常、防止肝纖維化的發展和肝功能衰竭的發生。主要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病情進展至終末期則需要肝移植[2]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目的是用藥物抑制過強的免疫功能,減少免疫系統對肝細胞的攻擊。

目前臨床上,醫生一般會選擇單獨應用糖皮質激素(潑尼鬆或潑尼鬆龍等)或聯合硫唑嘌呤(一種免疫抑制劑)治療。

對於潑尼鬆單用或聯合硫唑嘌呤無效或不能耐受副作用的患者,醫生也可能考慮以下藥物:

  • 布地奈德
  • 嗎替麥考酚酯(MMF)
  • 環孢素 A
  • 他克莫司
  • 6- 巰基嘌呤
  • 甲氨蝶呤
  • 抗腫瘤壞死因子[2]

藥物副作用

  • 糖皮質類固醇激素: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可出現明顯副作用,最明顯的副作用是肥胖。
  • 硫唑嘌呤:硫唑嘌呤最常見副作用是血細胞減少,一般均可在減量或停用後改善[2]

療程

  • 免疫抑制治療一般應維持 3 年以上,或在血液檢查指標正常後至少再繼續使用 2 年以上[2]
  • 停藥指徵:在肝內組織結構恢復正常、無任何炎症活動表現後,醫生一般會考慮停藥[2]

肝移植手術

如病情進展至終末期肝病或出現急性肝功能衰竭等情況,醫生一般會考慮進行肝移植術。

  • 移植時機:選擇恰當的時間進行肝移植術十分關鍵,應儘早做好肝移植術準備,而不是出現終末期肝病嚴重併發症再開始評估[2]
  • 移植生存率:歐洲 991 例因自身免疫性肝炎進行肝移植術的患者,1 年後統計患者生存率為 88%,肝臟生存率為 84%,5 年患者生存率為 80%,移植物生存率為 72%[2]
  • 移植術後免疫治療:在肝移植術後需要繼續使用藥物,一方面是因為身體會對原本不屬於自己的外來肝臟產生排斥,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疾病復發[2]

特殊人群治療

  • 妊娠期自身免疫性肝炎:醫生一般會選擇小劑量用藥,而且使用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的藥物,如硫唑嘌呤等[2]
  •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醫生一般會選擇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此外應注意經常鍛鍊、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片和維生素 D3 來預防骨質疏鬆[2]
  • 兒童自身免疫性肝炎:兒童處在生長髮育期,醫生需要根據體重和年齡選擇合適的藥物劑量[2]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什麼引起的?

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很多的細菌、病毒等,當這些病原體入侵到體內時,就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而為了抵抗這些病原體的入侵,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體發展出了強大的免疫系統的。

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就像武裝警察一樣能監視病原體的入侵,並能將其消滅。但是,在某些異常情況下,有一部分人的免疫系統出現紊亂,以至於在消滅病原體過程中,反而攻擊到了自身正常的組織細胞,引起組織細胞出現炎症。攻擊到肝臟細胞,就產生了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發病機制

在自身免疫疾病發病過程中,一方面是由於某些患者攜帶了易感基因,或免疫調節異常使得這些人的免疫系統更容易過度啟用而攻擊自身細胞;另一方面是由於外界的病毒、藥物等有著與患者自身細胞相似的表面特徵,使得免疫系統分不清楚,從而在攻擊病毒或代謝藥物的過程中誤傷自身細胞[1]

有哪些風險因素?

  • 女性:這種疾病男女都可以發生,但女性更常見,男女比例約為 1: 4 [1]
  • 感染史: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以發生在感染麻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或愛潑斯坦-巴爾病毒等之後[1]
  • 遺傳:有研究表明,這種疾病具有遺傳傾向,也就是說,發生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其家族成員因為相似的體質也更容易患病[1]
  • 自身免疫病史:由於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具有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細胞的特性,因此患過這類疾病的人,比如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也容易出現自身免疫性肝炎[1]

自身免疫性肝炎有哪些症狀?

該病起病緩慢,病情較輕的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病情活動時可以表現為:乏力、腹脹、吃的少、瘙癢、黃疸(面板或眼白等發黃)等,或發燒伴有全身關節腫痛(疼痛部位經常變化)、女性月經消失、皮疹等其他系統免疫疾病的表現[1]

自身免疫性肝炎有哪些併發症[1]

免肝進展至肝硬化後,可出現以下併發症:

  •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由於肝臟炎症使肝臟血液流通受阻,血液轉向其他部位迴流心臟。因此此處血管容易膨脹甚至破裂,而引發嘔血等危急生命的情況。
  • 腹水:腹水即腹腔內出現本不該有的液體。由於肝臟炎症致使肝臟血管壓力升高等原因,使得血液中的水份從血管滲出到腹腔。腹水很可能是肝硬化(肝臟纖維變硬)的象徵。
  • 肝衰竭:嚴重的肝臟損傷導致肝臟不能正常保持生理功能。此時需要移植新的肝臟。
  • 肝癌:當疾病進展為肝硬化的患者者容易進一步發展為肝癌。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自然發展過程

該病發展變化差異較大。三分之一患者確診是已有肝硬化,多數患者最終發展為肝硬化。確診後 10 年調查患者情況,根據確診時是否存在肝硬化和對治療反應不同,總的生存率差異較大,為 73.6%-100%。

增強體質,用藥請諮詢醫生,避免擅自用藥造成肝損傷。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