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急救方法

患者表現

  • 受傷部位疼痛
  • 骨折處明顯紅腫
  • 活動受限
  • 有時骨折會造成受傷肢體外形改變
  • 可能出現骨折後肢體的不正常活動
  • 骨折端會相互摩擦,產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或者完整性遭到破壞。最常發生於兒童和老年人。發生一處骨折的情況最多,也有多處骨折,一定要及時處理

處理方法

用身邊能找到的硬質物體固定受傷肢體

  • 去醫院之前,先用硬質物體固定受傷肢體,減少肢體活動。比如用硬質木板和繃帶進行固定,如果沒有木板,其他硬質物體均可。繃帶可以用身邊的圍巾、領帶等替代。

如果有明顯傷口或出血較多,進行包紮或壓迫止血

  • 有明顯傷口時,在家用紗布或乾淨布料進行包紮,避免傷口受到汙染
  • 傷口出血較多時,可以用毛巾或紗布在傷口處壓迫止血

立即就醫

  • 如果上肢骨折,不影響走路的情況,立刻坐車前往醫院治療
  • 如果下肢骨折,建議直接撥打急救電話,等待救護車到達

常見誤區

未明確骨折部位就隨意搬動失去運動能力的患者

  • 對於懷疑脊柱骨折且目前沒有生命危險的患者,不要隨意搬動,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等待專業人員的救治,以免不正確的搬動對患者脊髓造成進一步的損害

反覆按壓、活動骨折部位

  • 對於四肢骨折等非脊柱骨折的患者,儘量減少搬動,減少骨折部位的活動,以免骨折部位移動位置造成周圍血管、神經損傷

非專業人士手法復位

  • 非專業人士進行手法復位風險較高,可能加重骨折程度,甚至損傷周圍血管、神經,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不及時就診

  • 延誤治療時機,這樣會導致骨折部位畸形癒合,影響以後肢體運動功能恢復

風險預防

  • 多晒太陽,健康飲食,適當運動
  • 預防骨質疏鬆(尤其是絕經後女性以及老年人),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必要時補鈣治療,減少骨折發生風險
  • 注意安全。外出遊玩(尤其爬山、攀巖時)做好安全措施;開車、騎車、行走時小心謹慎,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在溼滑、黑暗、有障礙物的地面行走時避免摔倒;穿著舒適的衣服和鞋子;浴室放置防滑墊等
  • 老年人行走時可藉助柺杖、助行器等,外出有人陪同,避免摔倒
  • 定期體檢。及時發現一些可引起骨折的疾病,如骨質疏鬆、骨結核、多發性骨髓瘤、惡性腫瘤骨轉移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