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疼痛的急救方法

患者表現

(一)膝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

1. 風溼性或類風溼性關節炎

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通常所說的風溼性關節炎是風溼熱的主要表現之一,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特徵。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小關節滑膜所致的關節腫痛,繼而軟骨破壞、關節間隙變窄,晚期因嚴重骨質破壞、吸收導致關節僵直、畸形、功能障礙。

2. 膝關節韌帶損傷

劇烈運動時受傷可導致膝關節韌帶損傷,如前後交叉韌帶損傷或側副韌帶損傷,交叉韌帶損傷可導致膝關節不穩、活動受限及明顯疼痛。一般韌帶損傷症狀較為明顯,應立刻就醫治療。

3.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是位於組成膝關節的兩塊主要骨骼之間,由彈性軟骨構成的“C 形 ”緩衝結構。半月板可以起緩衝作用,從而防止關節面軟骨受衝擊造成的損傷。半月板損傷可由於外傷引起,也可以由退變引起。因劇烈外傷引起的半月板損傷,可併發膝部軟組織的損傷,如側副韌帶損傷、交叉韌帶損傷、關節囊損傷、軟骨面損傷等,往往也是產生損傷後腫脹的原因。

4. 膝關節骨質增生

又稱退行性骨關節炎,是指由於關節退行性變,以致關節軟骨被破壞而引起的慢性關節病,多見於老年患者。

5. 關節周圍組織炎

如關節滑膜炎,是關節腔內的滑膜受到炎症刺激而增生的慢性疾病。

(二)患者常見症狀

1. 膝關節區域性腫脹。

2. 膝關節不動時疼痛、活動時加重,上下樓梯和下蹲站起時疼痛明顯。

3. 膝關節有淤青,周圍壓痛明顯,伴隨區域性腫脹。

4. 膝蓋活動時有磨擦聲或出現彈響膝。

5. 膝關節彎曲困難,並伴隨關節僵硬感。

6. 膝關節時有打軟、交鎖(突然像被鎖住了,動不了)的感覺。

處理方法

運動過程中出現疼痛,應立即停止運動

  • 防止因為繼續運動而加重損傷,導致病情加重

進行冰敷或在膝關節最疼的地方使用氯乙烷噴霧

  • 這樣可以促進區域性血管收縮,防止損傷後出血和滲出加重,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 使用冰敷時需要用毛巾外裹冰袋,不要將冰袋長時間直接貼敷在傷處,這樣可能會導致凍傷

如果運動過程中出現嚴重疼痛、活動受限,可以用夾板和繃帶將腿部伸直並固定膝蓋,並立即就醫

  • 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因為缺乏制動導致關節損傷加重

如果運動結束回家後出現疼痛,可以先冷敷、制動、抬高下肢,並將醫用貼布貼在膝關節周圍,以減輕疼痛

  • 使用貼布時,如果面板出現瘙癢和疼痛,應停止使用
  • 如果無特殊禁忌,可使用布洛芬等緩解疼痛

如果疼痛劇烈,且藥物無法緩解,請及時就醫。

  • 症狀較輕的膝關節疼痛可以休息為主,避免劇烈運動,避免上下樓梯、蹲下起立等加重膝關節損傷的動作,緩解疼痛可選擇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或其他止痛藥,必要時臥床休息並抬高患肢。
  • 疼痛明顯的患者應及時就醫,醫生會為患者行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提示半月板損傷及韌帶損傷的患者,可行關節鏡微創手術,修補損傷半月板、重建損傷的韌帶。

  • 對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可行理療或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最好從非負重訓練開始到後期負重訓練;強度應以中小強度為主,避免訓練過度。

常見誤區

運動過程中出現疼痛,抱有僥倖心理,仍繼續運動。

  • 這可能會加重損傷,導致治療和恢復難度加大。

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出現疼痛,24 小時內使用熱敷。

  • 這樣可能會增加區域性血管擴張,導致出血和滲出加重,從而引起腫脹加重。
  • 出現疼痛後應選擇先冰敷後熱敷的方法緩解疼痛。

手術後因為懼怕疼痛而忽視康復訓練,導致功能恢復不完全或關節僵硬。

  • 因此行關節鏡手術的患者應配合醫生儘快開展關節康復訓練,早期練習直腿抬高等恢復肌力的訓練動作,以加快關節功能的恢復。

風險預防

  • 運動前應做好準備活動,充分熱身
  • 運動時可佩戴護膝、護腕等保護關節的護具
  • 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的力量及伸展性訓練
  • 應提高運動損傷防範意識
  • 中老年人可口服鈣片預防骨質疏鬆

感謝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李昀姝醫生 參與本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