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時歪著嘴,有問題嗎?
問:寶寶生後剛幾天,發現寶寶哭鬧時,會出現嘴角歪向左側,這個有問題嗎?
答:如果孩子在哭鬧時,嘴角歪向左側,而眼睛能閉合上,平靜時嘴角是對稱的,如下圖所示,那提示歪嘴哭綜合徵的可能性比較大,並且是右側嘴角有問題,左側是正常的。
這個圖片可以看到孩子嘴角是歪向自己的左側的,提示是右側的嘴角有問題
是不是有些暈了?為什麼嘴角歪向左側,而是右側有問題呢?
哈哈,自己想想,哭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兩側嘴角都要向下拉呢?那自然是能向下拉的那側沒問題,而拉不下去的那側有問題啊。
所以,左側嘴角能拉下去,而右側的拉不來去,提示左側是正常的,而右側是有問題的。
嘴角能向下降,主要受到上圖中的降口角肌和降下脣肌的收縮,主要是降口角肌的作用。這個寶寶出現這種表現,就是降口角肌發育不完全或者缺失導致的。
因為在哭鬧時出現歪嘴角,平靜時沒有問題,所以就叫歪嘴哭綜合徵(Asymmetric Crying Facies),其實在笑的時候,因為嘴角也會向外拉,所以也會有些歪,但不如哭得時候歪的厲害,並且孩子剛生出來,只會哭,不會笑,所以就沒把笑放進來。
歪嘴哭綜合徵是一種先天性的綜合徵,生後哭鬧就能發現,是因為降口角肌和降下脣肌(主要是前者)發育不全或缺失,導致口角不能向外、向下拉導致的,80%發生在左側,就是左側嘴角不能下拉,如下圖所示。
歪嘴哭綜合徵的發病率在 0.2-0.6%左右,也就是 500-160 個寶寶裡會出現一個有該問題。原因不明,可能和染色體異常、宮內病毒感染等,導致降口角肌發育不全有關。
其實如果僅僅有歪嘴哭,問題不大,就是會影響美觀,等孩子長大後,讓孩子少哭、輕笑,一般沒啥異常,但是歪嘴哭綜合徵可能合併其他畸形的風險是正常孩子的 3.5 倍,尤其是心血管系統畸形。
如果合併心血管畸形,比如動脈導管未閉、三尖瓣閉鎖、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症,就稱為 Cayler Cardiofacial Syndrome,這些孩子進行染色體檢查,會發現 22q11 微缺失。
除了心血管的畸形外,歪嘴哭的孩子還可能有其他系統,比如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等畸形。當然最表象的,還是出現諸如耳朵、手指畸形,如下圖所示:
所以,如果發現孩子生後有歪嘴哭表現,要做個全面的檢查,最起碼心臟超聲、腹部超聲等要完善,然後染色體檢查和治療關係不大,不是必須檢查的。
如果排除了其他系統問題,僅有歪嘴哭,就不用太擔心,雖然長大後也不會自行恢復,但可以不做任何處理。
如果想治療的話,可以在健側注射肉毒素,或者進行健側的肌肉切開等手術,讓健側口角在哭鬧時也不能向下、向外拉,這樣左右兩側就對稱了。
上圖 A 是向白色箭頭處(正常肌肉處)注射肉毒素,B 是治療後的效果,圖片來自參考文獻[5]
呵呵,這和你想的要治療患側是不是不一樣啊。
有人會問,怎麼和麵癱區分呢?比如出生時,因為擠壓導致面神經受損,出現不能控制面部肌肉,導致也會出現歪嘴哭的問題,這時和歪嘴哭的表現是一樣的啊,也是受損那側的嘴角不能下拉。
這時可以看孩子的眼睛和鼻脣溝,因為這些部位的肌肉都受到面神經的控制,如果面神經出現問題導致面癱,在安靜時,患側的眼睛是張開的,因為眼瞼肌肉是神經控制的,神經有問題,眼瞼就閉不上,同理,患側的鼻脣溝是淺的。
上圖能看到,孩子的左眼沒有閉上,嘴角也有些歪向右側,這個孩子是左側面癱。
如果這樣不太好區分,咱們還能看哭鬧時表現。如果是面癱的孩子,在哭鬧時,患側的眼睛是張開的(閉不上),患側的口角不下拉,患側額頭沒有皺紋,和歪嘴哭就能區分開了,如下圖所示,是右側面癱。
如果是分娩時外傷、擠壓導致的面癱還好,因為數週到幾個月後,80-90%可能就恢復了,就沒事了。
參考文獻
[1].Moshe Shapira.Asymmetric Crying Facies.NeoReviews October 2009, 10 (10) e502-e509.
[2].Asymmetric Crying Facies.
[3].Sunil K. Jain.Facial Asymmetry in a Crying Newborn: A Comparison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Case Reports in Pediatrics. 2017
[4].Xiaoqiu Liang.Congenital asymmetric crying facies syndrome.Medicine (Baltimore). 2018 Aug; 97(31): e11403.
[5].Tonguc Isken.Botulinum toxin for the correction of asymmetric crying facies.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 2009.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