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脾耳穴 - 針灸穴位

耳背脾耳穴,耳穴名。位于耳背正中部,即耳背3区,耳轮脚消失处的耳背部,与耳前正面胃穴相对应,左右计2穴。主治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胸胁痛、胆囊炎、胆石症、腹胀、泄泻、便秘、水肿、四肢无力、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失眠等。为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参考穴。可用针法、耳穴压疗法、耳穴注射疗法等。

功能作用

健脾和胃,生營血,養肌肉。

定位

位於耳背正中部,即耳背3區,耳輪腳消失處的耳背部,與耳前正面胃穴相對應,左右計2穴。

詳細主治

1、胃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胸脅痛、膽囊炎、膽石症、腹脹、洩瀉、便秘、水腫、四肢無力、胃炎、十二指腸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失眠等。 2、該穴是診斷消化系統疾病的重要參考穴。穴位壓痛及電測陽性均是消化系統生病的表現。

詳細操作

可用針法,耳穴壓療法,耳穴注射療法等。 1、針法:尋找到耳穴位置,用針柄在耳廓面板上留一凹痕,用75%酒精棉球消毒,用鑷子夾好消毒的耳針,對準穴位垂直快速刺入,再用0.8釐米×0.8釐米大小的膠布固定,囑患者每天早、中、晚用洗淨的手指按壓3次,以加強刺激,特別是晚上睡前按壓尤為重要,兩側同時包埋,經1-2周將耳針取下。 2、耳穴壓療法:治消化不良,找到耳穴後,把粘有王不留行子的0.5釐米×0.5釐米大小的膠布,準備地貼壓在耳穴上,囑患者每天每穴按壓5次,每次4分鐘,隔天1次。 3、耳穴注射療法:治食慾不振,用胎盤注射液0.25毫升加壓注入耳穴中。

配伍

1、配合胃、十二指腸、肝治胃痛;配胃區、賁門、胃竇、上腹治消化不良。 2、配皮質下、脾、肝胃溝治食慾不振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